视频标签:简谐运动的描述
所属栏目:高中物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第一章第二节《简谐运动的描述》辽宁省 - 大连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第一章第二节《简谐运动的描述》辽宁省 - 大连
选修3—4 第11章《机械振动》
第二节 简谐运动的描述<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弹簧振子为例,在观察其振动过程位移变化的周期性、振动快慢的特点时,引入描绘简谐运动的物理量,再通过单摆实验引出相位的概念,最后对比前一节得出的图像和数学表达式,进一步体会这些物理量的含义,并通过“科学漫步”栏目将以上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教科书并不就相位这个概念进行“深挖洞”,而是通过阐述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函数式和这三个物理量的联系,使学生能在具体的位移—时间函数式中识别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相位和初相,这样做就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振幅、周期和频率,了解相位。 2)能用公式描述简谐运动。 2、能力目标:
1)通过做一做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2)用数学手段描述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数理结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态度。 2)通过做一做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实施
学习阶段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课题 复习第一节《简谐运动》的内容,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生一起回答提出的问题。并让学生
自己阅读这节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明确这个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2
明确振幅全振动、周期、频率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通过做小题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振幅,并思考分析振幅和位移的区别。全振动的概念在学生对教材中该定义理解后在通过实例明确其概念,教师总结。在全振动理解的基础上再引入周期和频率的概念。重点是通过题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概念。
积极思考回到振幅、全振动、周期、频率等相关问题。
让学生把死板的概念通过做题深入掌握理解,学以致用。
小组合作 探究一
探究一: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问题一:给出弹簧振子的图像探究全振动、振幅、周期振子的路程等概念。 问题二:不给出任何图像,学生自己画图分析探究全振动、振幅、周期振子的路程等概念。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展示和点评。
通过进一步的探究明确振幅、全振动、周期、频率的定义,及其函数表达式。
小组合作探究二 探究二: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问题:给出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分析比较振幅、周期、相位差、振动步调的问题。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展示和点评
通过进一步的探究明确振幅、全振动、周期、频率的定义,及其函数表达式。
小组合作探究三 探究三: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和周期性 问题:不给出任何图像,自主画出相关过程分析出周期。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展示和点评
通过进一步的探究明确振幅、全振动、周期、频率的定义,及其函数表达式。
板书
第二节 简谐运动的描述
1.振幅
2.全振动
3.周期、频率
4.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教学反思 这节内容看似简单,但不能掉以轻心。明确描述简谐运动的各个物理量对
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在明确概念定义的基础上主要让学生能应用。
选修3-4第11章 机械振动
第2节 简谐运动的描述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及相位。
2、理解周期和频率的关系及固有周期、固有频率的意义。
3、激情投入,了解简谐运动的数学表达式,体会数学知识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预习案
使用说明:
1、先通读教材P5-8,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限时5分钟。
2、依据预习案再次阅读教材,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并将疑问填写在【我的疑惑】中。B层力争完成课内探究,并准备展示。A层力争全部完成,注意拓展,并准备点评。
3、限时20分钟。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5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振幅?振幅与位移有什么区别?
2.什么是全振动?
3.什么是周期?什么是频率?他们的单位是什么?周期和频率有什么关系?
4.用来描述周期性运动在各个时刻所处的不同状态的物理量叫________,当t=0时的相位称做________,用字母____表示.
阅读教材P7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回答下列问题。
5.写出简谐运动的质点在任意时刻t的位移表达式,并说明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供课堂解决。
探究案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探究一: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问题一:弹簧振子在A、B间做简谐振动,O为平衡位置,A、B间的距离是20 cm,振子由A运动到B的时间是2 s,如图所示,则( )
A.从O→B→O振子做了一次全振动
B.振动周期为2 s,振幅是10 cm
C.从B开始经过6 s,振子通过的路程是60 cm
D.从O开始经过3 s,振子处在平衡位置
问题二: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20 cm,某时刻振子处于B点,经过0.5 s,振子首次到达C点,求:
(1)振子的振幅;
(2)振子的周期和频率;
(3)振子在5 s内通过的路程及位移大小.
归纳总结:
探究二: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问题:有两个振动,其表达式分别是x1=4sin (100πt+) cm,x2=5sin (100πt+)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振幅相同 B.它们的周期相同
C.它们的相位差恒定 D.它们的振动步调一致
归纳总结:
探究三: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和周期性
问题:一个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先后以同样的速度通过相距10 cm的A、B两点,历时0.5 s,如图所示.过B点后再经过t=0.5 s,质点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再次通过B点,则质点振动的周期是( )
A.0.5 s B.1.0 s
C.2.0 s D.4.0 s
学以致用:
1.关于振幅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幅是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B.振幅大小表示振动能量的大小
C.振幅有时为正,有时为负
D.振幅大,振动物体的最大加速度也一定大
2.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当物体的位移为负值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一定为负值
B.速度一定为负值,加速度一定为正值
C.速度不一定为正值,加速度一定为正值
D.速度不一定为负值,加速度一定为正值
3.一个弹簧振子,第一次用力把弹簧压缩x后开始振动,第二次把弹簧压缩2x后开始振动,则两次振动的周期之比和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之比分别为( )
A.1∶2,1∶2 B.1∶1,1∶1
C.1∶1,1∶2 D.1∶2,1∶1
4.质点沿直线以O为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A、B两点分别为正最大位移处与负最大位移处的点,A、B相距10cm,质点从A到B的时间为0.1s,从质点到O点时开始计时,经0.5s,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幅为5cm B.振幅为10cm
C.通过路程50cm D.质点位移为50 cm
5.对简谐运动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的最大位移等于振幅
B.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C.振幅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D.物体两次通过平衡位置的时间叫周期
6.物体做简谐运动,通过A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1 s后物体第一次以相同速度v通过B点,再经过1 s物体紧接着又通过B点,已知物体在2 s内所走过的总路程为12 cm,则该简谐运动的周期和振幅分别是多大?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
第二节 简谐运动的描述
教学反思
在这一届的“一师一优课”开课的过程中,我经历了备课、试课、上课的过程,对于任教年限很短的我来说是一次很大的考验,也是一次非常宝贵的锻炼,这样的机会真的不多。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对这堂课的教学反思。
1.目标达成方面:
本节课从学习描述简谐运动的基本物理量内容,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三维目标的实现。
2.突破重难点方面: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对于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都是以活动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依靠自己的智慧,依靠小组团队合作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热爱,提高学科素养,只是活动探究在时间上的把握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及时调控。
3.不足之处:
简谐运动的实例之多,在有限的课堂中无法面面俱到,使学生无法深刻的体会到简谐运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所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上可能会有些许不足。即使少部分能理论与实际联系的很好,但是大多数学生认知水平有限还是难以有效联系实际的,这部分是我所没有考虑到的。所以,课后我会尽我所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料,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当然在以后的教学中也要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4.创新之处:
由于本节课属于第一节“简谐运动的”后续,对于第十一章的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首先把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牢靠,但学生往往没有动力去自主地进行复习。我采取的是在预习案中以“自主学习”的形式,以问题串的方式列出教材中重要的知识内容,对于预习成果采取课堂验收的方式进行,即在课堂上相应的问题由某一小组派代表回答,并且给与适当的点评与赋分,小组与小组之间有了比赛的意识,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复习的效率与热情,同时也将枯燥的复习课转变为了活跃轻松的课堂,做到老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通过这节课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收获颇丰。学案要经过多次的修改最终完成定稿,通过试课来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认为最为珍贵的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让我学会了以后要如何去准备一节课,同时也发现了要想准备一节好课是多么的不容易,明白了要成为一位名师更是需要努力与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的!“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愿意为了这门艺术去不断地努力!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