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电容器
所属栏目:高中物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1第一章第五节《电容器》天津市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电容器》课堂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核心素养
认识常见的电容器,观察电容器的充电、放电现象,能举例说明电容器的应用。了解电容器的电容,并知道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因素。 2、科学思维核心素养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在进一步探究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描述过程中,总结常用方法:比值定义法、类比法,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 3、科学探究核心素养
学生在利用“控制变量法” 自主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实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使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思想,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重点: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策略:通过两个电容器的直观比较,进一步运用Q-U图像加深对电容物理意义的理解,从而引出电容的比值定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加强了对图像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
难点: 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策略:通过自己制作的平行板电容器,引导学生积极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法、完善实验方案、总结实验结论,从而完成自主探究的过程,使学生感受深刻,理解透彻。 三、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突出学生“自己制作、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互动高效”的教学方式。首先,本着“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让学生充分了解电容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热情,并趁热打铁,由学生亲手制作平行板电容器。
在教学过程中,又利用“手机随拍”,即时投屏。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有
机整合。同时知识讲授时,有意识地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比值定义法、控制变量法等,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物理观念的理解。
在处理“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影响因素的探究”时,注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方法、分享具体方案、进行实验、归纳总结,从而体验自主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使学生在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曲折的过程中,完成对重点知识的建构,感悟科学思想,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实现物理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最后,课堂总结以学生为主体来完成。通过学生自己对知识的总结,对方法过程的回顾与思考,理清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感悟物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在本节课应用。 四、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
(1)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场力和电场能的知识,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电学概念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对电的感性认识又较少,使得学生在学习电学时普遍感到比较困难,所以电容器概念的教学成为本节的难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增设自制电容器的实验,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电容器的概念和本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快,学生无法直接观察,就给学生对这一知识内容的学习也造成一定的障碍,成为学生的第二个学习难点。 能力方面: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也较熟悉高中物理常用的比值定义法、控制变量法等,对物理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也有一点的了解。但学生面对这个生活中很难遇到,功能和性质还都很陌生的电学元件,学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还是稍显欠缺的。 五、教学资源
学生:每组电容器(多个)、木板(带把手)(2块),铝箔(1卷),数字万用表(1个),介质纸板、介质木板(各1个),胶带(1卷),铁架台(2个)。
教师:自制电磁炮、自制小台灯、自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器(已拆开)、电容器充放电实验演示板。
六、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点评
一、导入课题
通过自制台灯、自制电磁炮导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
1、介绍电容器的基本构造
拆开一个电容器,让学生观察电容器的基本构成,利用课件进行总结。
2、亲手制作平行板电容器
3、观察实验电容器的充电、放电过程,加强对电容器基本工作流程的了解。
投影实验电路图。
4、进一步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充电、放电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总结。
课件演示,分析总结。 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Q 两个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
5、通过比值定义法得到电容的概念,利用Q-U图像进一步分析比较,
加深学生对电容的物理意义的理解。
物理意义:C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大小。
①定义:C =
U
Q
C与Q、U无关,定义式提供了一种测量的方法
观看模型和图片,思考回答
观察实物,获得感性
认识。
动手制作,小组合作。
观察思考,分析回答
观看、分析、理解。
观察、思考回答: 同一个电容器,电荷量Q与电势差U的比值恒定。Q-U图像“斜率”表示“电容”。
从生活走向物理,让学生
了解电容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热情,提出课题。
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
动手实践的好习惯,发挥
学生主体地位。
使学生获得对电容器充、
放电过程的感性认识,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
利用Q-U图像将抽象的
模型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电容的物理意义。在成功突破教学重点的同时
感受科学研究方法——
比值定义法。体现出物理教学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视方法的渗透。
②单位:法拉,符号:F 1F = 106μF =109 nF= 1012 pF 6、得出结论,指导学生应用结论,加深理解。
7、实验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可能因素
①展示自制平行板电容器,由制作的平行板电容器出发,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假设并进行研究方法的确定。
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实验? (控制变量法)
思考: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②小组讨论,制定具体方案,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可能因素
指导学生设计、完善实验方案,要注意以下问题的解决:
怎样测量电容器的电容? (万用表使用的注意事项) 教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活动,进行实验探究。 8、得出结论,加深理解。
给出由理论分析得到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表达式。
①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
kd
S
C4
--- ε 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完成练习题
观察自制实物、 大胆猜想讨论、 确定研究方法、 制定具体方案、 进行实验探究。
分组讨论、探究,汇报可行的实验方案。
学生合作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寻找规律。
由学生代表汇报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学以致用,帮助学生理解电容的定义式和物理意义。
引导学生由生活实际抽象出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适时引导,引导学生对猜想与假设进行评
价、梳理、总结,提高探
究活动的科学性和可行
性。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充分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9、介绍常用的电容器
利用多种电容器实物和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常用电容器。
观察常用电容器并识读。 了解额定电压与击穿电压
三、教师点评,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自我小结:
本节课学到了那些物理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物理学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学习电容器电容实际的意义?)
观察、识读
知识回顾,进行自我小结。
通过对常见电容器的识读,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课堂总结以学生为主体来完成,引导学生在理清本节课的知识结构的同时,进一步感悟物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六、板书设计
一、电容器 二、电容 三、常见电容器
1、构造 1、定义: C =U
Q
2、充电、放电 2、单位:法拉 F
3、Q 、U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kd
S
C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