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基因的表达,基因对性状
所属栏目:高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 基因的表达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高二年级 生物 科教案
课题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主动的学。本节课在设计上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为目的,教师适度使用启发、引导,通过师生的互动合作,共同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和容量,设计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和地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现代遗传学的关键内容之一,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的最后一部分,是对DNA的结构知识的具体应用。本节课内容包括两部分: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二、基因、蛋白质和现状的关系。学习了这些内容,学生才能在生物性状遗传和变异的复杂现象中,懂得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及规律。它既是前面所学蛋白质基础知识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生物变异的理论基础,所以在知识的学习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来看,学生在必修一已掌握了氨基酸到蛋白质的过程,知道一切生命都与蛋白质有关,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前一节课刚学习了基因到蛋白质的过程,知道在基因表达过程中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了蛋白质。已经知道了DNA的结构以及基因的定义,又学习了性状的相关知识,但阐述的都是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学生对蛋白质在其中的作用并不很明确,并没有形成“基因——蛋白质——生物性状”这三者关系的整体认识。在细胞呼吸知识中又学习了代谢就是化学反应,酶控制和催化化学反应。以前所做的一些习题中已经渗透了酶可以通过控制化学反应而控制性状的观点,有了以上的这些知识基础,学生完全可以理解本节知识,教材中的几个实例也都是着眼与此,与前面的遗传因子等遥相呼应,是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三者的关系。 所以教师必须适时给予引导和梳理。因此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但是从基因到蛋白质再到性状毕竟是一个抽象的、微观的过程。而且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参与思考但不主动发言,因此在课堂上要加强问题引导和指导动手写的过程,多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解释中心法则并绘制图解; 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从资料中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从遗传现象得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科学理论总是在不断发展完善中逐步接近真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难点:(1)中心法则的理解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
1、 教师讲述、举例、演示、启发与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探索相结合。 2、 学案导学
教学时数与流程
课时安排:1课时
预习检测----新课引入-----问题探究------展示总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材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引入
通过几张直观展示一些与性状有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展示学习目标。
阅读、思考回答
明确学习任务
1、播放《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视频。
2、提问:能否用流程图画出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3、教师讲解中心法则的含义及由来,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本节“资料分
析”,运用已有的知识和从“资料分析”中获得的信息进行讨论。 总结学生讨论情况,并用多媒体课件绘制图解归纳中心法则的发展。
1、观看视频并回顾旧识
2、积极思考讨论并画出画出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图
3、阅读、思考,讨论、完成导学案活动1并展示。
结合讲解,阅读、讨论,能解释中心法则。 为下面的学习做
准备。
白银市实验中学
高二年级 生物 科教案 施教人: 张永军
教学环节二 活动2、3
二、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1、基因对性状的间接控制
提出问题:中心法则很好地揭示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和途径,也直观地表达了基因的功能。那么基因、蛋白质、生物性状三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①豌豆的圆粒与皱粒这一对相对性状的控制并解释;②人的白化病症状的控制并分析、解释。
提问:1、两个例子中的蛋白质都属于哪一类物质?
2、两个例子中的性状是由什么物质体现出来这些物质是蛋白质吗?
3、那么这两种性状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小组讨论。
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得出问题的答案: 学生举手回答
给学生以思考的时空,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形成答案的能力。
白银市实验中学
高二年级 生物 科教案 施教人: 张永军
教学环节
二
活动4 二、基因、蛋白质和性状
的关系
1、基因对性
状的直接控
制
继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结合图4—9阅读教材第70页“囊性纤维病和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控制”实例,让学生思考后回答:这两个实例说明了
什么? 以上四个实例综合起来看又说明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进行评价并引导总结提升:
学生阅读、思考、
讨论并得出这一问题
的答案:
基因还能通过控
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
控制生物的性状。
培养学生自
学并总结归纳问
题的能力。
教学环节二
二、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2、基因数量
与性状的
教师结合教材分析说明:人的身高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其中每一个基因对人的身高都有一定的作用。同
时,人的身高也不完全是由基因决定的,还与后天的营养环境和体育锻炼等有关,那么我们能说基因与生物的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吗? 结合前面例子中的苯丙氨酸羟化酶
基因对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的控制,思考基因的改变仅仅引起生物体单一性状的改变吗?
学生结合教师的分析介绍,思考后得出思考题的答案:在自然界中,不仅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而且还存在多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一对
相对性状的情况,而且生物生存的环境也对生物的性状有影响。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提升和拓展。而且更能全面地理解基因、蛋白质与生物性状间的关系。
白银市实验中学
高二年级 生物 科教案 施教人: 张永军
教学
环节二 活动5
二、基因、蛋白质和性状
的关系
3、基因型与
表现型的关
系
教师把学生的思维再次引回到本节的“问题探讨”上来,学生得出: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引导学生讨论完成“技能训练”导学案活动5
1、分析出现残翅果蝇的原因进行解
释。 2、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概括: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生物体的现状;生物体的现状受一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而且还与其生存的环境条件有关,因此,生物体的表现型是基因型、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的综合表现,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踊跃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
的意见
I
小组讨论总结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开动学生的脑
筋,活跃学生的
思维,锻炼学生
的表达能力。
教学环节三
细胞质遗传
教师简述:细胞质遗传的实例及特点
学生阅读P70的细胞质
基因的资料
归纳总结知识的
能力
教学环节四
本课小结
师生共同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整理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白银市实验中学
高二年级 生物 科教案 施教人: 张永军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 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 2.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白化病等。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等。2、生物性状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
3、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4、细胞质遗传
作业布置
练习册第31页及本章单元检测完成。
教学反思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教学中提倡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将知识目标通过设计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利用教材及资料、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积极思考、分析、讨论活动,学生自主、亲历问题的解决过程,较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落实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充分利用本节“资料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解释中心法则,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认同科学研究是不断深入、完善的,树立学生科学的发展观,较好地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理解和评价“基因决定生物性状”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依然存在个别学生参与活动不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自主性不强的现象;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发言尚存在总结点评不到位之处,这是今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要克服和完善的地方。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