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所属栏目:高中化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三第二章《杂化轨道理论简介》第1课时-新疆 - 哈密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教学对象 高二
科 目
化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按照新课程标准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要求,在必修2已经介绍共价键的知识基础上,本节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在“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的学习目标中,其中的有关理论是指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理论是现代价键理论的一部分,是1931年由鲍林等人在价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在成键方向,成键能力、分子空间构型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现代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形象的解释了原子之间的成键方法、有关物质的空间结构及其稳定性,内容比较抽象,但是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和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杂化轨道理论对有机化学教学中结构的理解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前期已经学习了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共价键成键类型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并且学会了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来判断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这些都是学习本部分内容的知识基础。应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这些也是学习本部分内容的能力基础。但是我校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较弱,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相关知识的联系性整合不够,对于这样抽象的知识应用起来较为困难,会影响到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效果。但另一方面本节知识属于新价键理论教学和已有知识关联度较少,通过设计引导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理念及设计思想
1、 根据新课标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突出了“以
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新课程理念的“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 2、 将抽象的理论模型化,化难为简,详略得当,有效教学,做成PPT让学生对
空间结构有深刻的认识。
3、 创设多层面多角度的问题,诱发学生不断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构建出杂化轨
道理论与空间构型的关系。
4、 注重学习中所蕴含的化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及课件、资源
内容 学生、教师活动内容 活动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 问题1:判断CH4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子中的共价键数 学生思考并回答
展示问题,激发学生对现有知识相互间发生
2
引入新课 板书
学生完成 思考与交流一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补充
教师讲解
目?CH4分子中4个C-H键的键能、键长,键角的特点?
问题2:根据C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分析,2p能级原子轨道上的单电子与氢1s轨道上单电子成电子对,需要几个氢原子?根据p轨道的电子云方向,如果成键,形成的夹角应为多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化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
第二节 分子的空间构型 三、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学生自己探讨CH4分子形成过程,通过完成讨论1-讨论3的问题,认识什么是杂化?什么是杂化轨道?杂化的目的是什么?杂化的结果怎样?杂化前后轨道有什么变化?
PPT展示:展示s轨道和p轨道杂化成sp3杂化轨道的过程。 结论:
杂化前后轨道的比较 四变一不变
PPT展示:杂化的定义和杂化的过程
教师质疑引导。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回答讨论问题1—3.
教师总结时以展示sp3杂化轨道电子云模型进行甲烷中C杂化的过程分析。
教师强调杂化的过程。 冲突而产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认知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打破传统模式把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合作探究,总结归纳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形象直观的展示s轨道和p轨道杂化后的轨道模型,加深学生的认识,理解。
3
学生总结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
课堂总结
学生活动
学生完成【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杂化轨道理论自主学习sp2杂化类型和sp杂化类型的内容
请学生上黑板填写sp2杂化和sp杂化过程中电子的变化过程。
学生回答自主学习部分sp2杂化类型和sp杂化类型的内容
PPT展示:展示sp2杂化轨道和sp杂化轨道的形成过程。
教师引导三种杂化类型的轨道模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VSEPR模型一样,是否存在什么关系?
根据完成课本表格探究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与分子构型的关系
PPT展示:杂化轨道模型与VSEPR模型的关系,杂化轨道数和价层电子对数的关系。
教师整合强调杂化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关系。
完成学案上的【课堂检测 】内容。
学生总结: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板演。
学生回答【自主学习】内容
教师提示杂化轨道除了形成σ键之外,还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对电子。
教师引导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完成【思考与交流二】
学生总结规律:价层电子对数=杂化轨道数
教师总结
学生练习
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发掘学生学习 知识中的遗漏 点。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挖掘整理知识点间的联系。
利用探究常见分子中心原子的VSEPR模型和杂化轨道类型寻找关系。
检测学习效果。
4
五、教学反思
杂化轨道理论是学习共价键和掌握分子空间结构的基础理论,学好杂化轨道理论,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原子成键之后的轨道为什么和以前的原子轨道不一样,尤其是对有机物结构特点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枯燥的理论怎样才能让学生较好的理解掌握,我以甲烷的形成过程为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提出质疑,引发新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s轨道和p轨道杂化的过程描述成中心原子的价电子为了适应稳定发展而发生的一场重组改革,形成相同个数的不同形状,不同方向,不同能量的新轨道,使学生觉得理论不是很抽象。而且本堂课的三个目标分别使用了两次合作交流和一次自主学习来完成。尤其是自主学习部分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在原有的知识和新知识相互碰撞,相互解释的过程中,能使学生融会贯通;动画,模型的展示和及时总结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巩固所学。在这样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中,通过检测题的完成,大多数学生能完成本节课的三个学习目标。
在难度最大的目标一学习中,我选用了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给学生比较大的思考和交流空间,能基本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并且收到了较好效果。目标二学以致用,在认识sp3杂化后让学生自己完成sp2杂化和sp杂化过程的学习,丰富了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当然在培养学生能力的时候,我还是有一点高估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于目标一的学习,以问题型引导学生讨论学习,发散思维较开,所以有部分学生没有达到我所想要的结果,原因也有前期知识不够扎实,联系不到一起有关,所以在这块我讲解的有些过多,预设的学生分析能力没有达到较好效果。
通过这次讲课,我发现,虽然已经从教很多年,但是每教一次,就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和新的感悟,也让我深刻感受到教无止境,学无止境的意境。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