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原电池
所属栏目:高中化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青海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青海油田第一中学
2017年青海油田教育管理中心“优质课”教学竞赛
《原电池》说课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新课标化学教材》选修4
青海油田第一中学·高中化学组·王文娥
《原电池》说课稿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新课标化学教材》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第一课时。
高中化学新课标解读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无论是从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还是从课程内容的设置来看。始终体现一个鲜明的理念:从学生未来的发展出发,努力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未来的发展”是课程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这个基本出发点的重点,“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则是实现上述基本出发点的基本手段、策略和途径。
指导思想
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从“知识系统”向“多元能力”转化,鼓励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高能力,这是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如何既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堂课我尝试采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具体做法为:首先围绕主干知识设计问题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再用实验进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产生问题体验过程。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应用。在整个过程中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情感,并内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从易到难,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顺序,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了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并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依据新课标理念,教育改革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将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教材分析:
1、课型:新授课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及教材处理
地位:本节内容选自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必修阶段已经学习了单液原电池的基础知识,以铜锌原电池为载体,简单介绍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本节内容以必修化学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为基础,进一步介绍原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为基础,同时借助于氧化还原的知识进行学习,此乃承上。作为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的内容,原电池原理在学生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的转换以及了解电解池的知识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此乃启下。同时它是电化学学习的基础内容,同时也是核心内容。
作用:学习本节内容,既可以加深对氧化还原理论的理解,又能用此原理去解释很多实际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问题,学好本节知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后续较为深入地学习化学电源、燃料电池等打下基础。
教材处理:从必修水平到选修水平,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需要进行一次较大的跨越。在这一跨越过程中,合适的模型是学习和理解原电池原理的重要工具,选修教材中呈现的带盐桥的双液电池模型与必修阶段的锌铜单液模型承载的功能截然不同。如何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完成跨越是在本节课教学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节课我首先通过复习回顾了单液原电池,接着对单液原电池实验现象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得出其预期现象和实验现象产生矛盾的原因,从而针对性进行改造,得到双液原电池的构造。通过对双液原电池中闭合回路形成过程的分析,引出盐桥等概念,帮助学生拓展概念,建立新的思维模式,即氧化剂与还原剂不直接接触也能得失电子,帮助学生对于电化学的研究和应用范围形成一个概貌性的认识。
3、本节内容的课标解读
<1>新课程标准对电极电势等概念不作要求,在理论方面控制了知识深度。
<2>氧化还原理论和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物理学中的电学知识,已对有关问题进行一些定性的介绍和分析。
<3>本节课重在对原电池中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分析探究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实践性、注重科学性。
4、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进一步理解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及原电池原理。
b、掌握盐桥的作用。
c、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确立依据依据】《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做了如下要求:1.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陈述性知识);2.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陈述性知识);3.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策略性知识)。其次,从历年高考考查情况来看,原电池原理(包括原电池中盐桥的作用,其依据的原理:氧化还原反应)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近两年如2015年新课标卷11题,2016年全国II卷11题,全国I卷11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因此本教学设计就是以原电池原理为核心展开的。
<2>过程与方法:
a、在小组合作实验过程中,培养团结合作的探究学习观念,强化合作意识。
b、通过原电池装置的改进设计,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c、在对单液原电池现象成因的分析过程中,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确立依据】《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在小组合作实验过程中,培养团结合作的探究学习观念,,强化合作意识。
b、根据所学知识来主动探究未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c、通过对原电池原理的分析,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确立依据】依据《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情感态度目标要求: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原电池工作原理
【确立依据】根据《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标准: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本节课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重点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重点突出措施】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围绕“原电池原理”来设计教学,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并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问题预设、启发探究、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分析讲解、知识生成等教学过程都着眼于让学生理解、掌握重点。
教学难点:单液原电池的现象成因及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确立依据】通过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应该是“单液原电池的现象成因及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目前的高中学生往往容易固守原有的知识,因此在打破原有知识积累,构建新的原电池,并掌握其原理上可能存在一些学习的困难。
【难点突破措施】为了突破难点,除了利用学案将难点分散以外,还利用了“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优化组合,辅以多媒体动画,将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宏观化,降低教学难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单液原电池的现象成因及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更好地突破难点。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分析:学生在必修2中已经学习了电化学的部分知识,已掌握氧化还原反应、能量转化及金属与酸反应规律的基本知识。对于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原电池组成、原理等知识已非常熟悉。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各种类型的电池,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对于化学电池有着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2、学生能力分析:通过高一必修2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原电池的知识基础和设计组装简易原电池实验技能,这些都将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也为提高学生的课堂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创造了条件。
3、学生程度分析:本节课授课的对象是高二.2班的49名学生,大部分同学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本堂课采用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化学,学生必将对化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分小组实验和演示实验时将观察的重点实验现象进行适时的引导,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验和观察。
三、学法指导:
学生的学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学,而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思维的独立性。所以教师不应过多的干涉学生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思维空间。
1、小组合作探究法: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体验合作、探究的能力。
2、问题探究法:针对实验现象,提出问题,通过导学案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启发学生的探究思维。
3、实验法: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增加直观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确立依据】《课标》要求: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要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新课程“教与学并重”的理念,将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同时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采用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等多重形式辅助教学的方法。
1、讲授法:结合实验、讨论等学生活动及课本知识进行分析、讲解,为学生的学习打好基础。
2、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盐桥及加入盐桥后的原电池的基本构造。
3、合作探究法: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4、任务驱动法:教师给定具体任务,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完成任务,以达到目的。
【教学方法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我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展开学习活动,结合实验、层层深入、多层次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并使知识的学习系统化。
五、教学准备:
实验准备:电流表、铜片、锌片、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盐桥、导线(带鳄鱼嘴)、烧杯等。
教具准备:教师制作白板课件、多媒体教学平台。
六、教学设计:
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设计为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回顾原电池 | ||
教师活动:播放相关的视频引出新课。展示图片素材并提出问题。 问题1:判断图片中的装置哪个属于原电池? 问题2:铜锌原电池如何工作?发生了怎样的电极反应? 对学生的回答做必要补充,引导强化和巩固,并对相关的个人及小组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回顾旧知,完成学案,做到温故知新,为本节课新知识学习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创新实验视频导入课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化学学科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价值。由于必修2中《原电池》的学习相隔时间较长,故需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同时,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做到温故知新,为本节课新知识学习打下基础。同时通过理论分析,激活学生对原电池原理及形成条件的已有认知,为后续产生认知冲突奠定基础。(突出重点) (运用电子白板的“多媒体播放”工具和“放大”工具) |
||
环节二:再探原电池 | ||
教师活动:让学生根据书写的电极反应方程式预测实验现象并用实验进行验证。针对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锌片上会有铜析出?电流表读数为什么逐渐减小最终变为0?对学生讨论的结果做必要的补充和总结,并对相关的学生及小组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预测铜锌单液电池的实验现象,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实验,并对锌片上析出铜,电流表读数逐渐变小最终变为0的原因进行思考和讨论,给出猜想,并在学案上对相应问题作书面记录。 设计意图:通过和同学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写作精神、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实验信息的能力。(完成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1,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出与学生原有知识积累的矛盾,引发学生思考。(完成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3,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 (运用电子白板的“智能画笔”工具和“计时器”工具、“放大”工具) |
||
环节三:改良原电池 | ||
教师活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对原电池进行改良引导学生对原电池进行改良,并通过演示实验对双液原电池能否可行进行验证。就改良后的原电池如何工作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学生讨论的结果作必要的补充和总结,归纳盐桥的作用,通过动画展示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对相关学习小组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就单液原电池的改良提出设想,小组合作讨论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在学案上做好相应记录,通过分析形成原理的概念图。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实验及小组合作探究,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深入认识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上升到完整认识。通过双液原电池模型的建构,学生对原电池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有进一步的了解。(完成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2,过程与方法目标2,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3,并突破重难点) (运用电子白板的“动画播放”功能、“放大”功能、“投影”功能) |
||
环节四:应用原电池 | ||
教师活动:展示几种常见实用电池的内部构造说明原理的应用,组织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对相关的学习小组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自我反馈和思考,这一节课学到了什么?小组之间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再现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加强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检测了解学生出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完成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3) (运用电子白板“放大”功能,“画笔”功能) |
||
作业布置:课本73页课后习题1---6 6选做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的教学成果,突出重点。 |
||
板书设计: | ||
4.1 原电池 一、原电池工作原理 负极(Zn):Zn-2e- =Zn2+ 正极(Cu):Cu2++2e-=Cu 总反应:Cu2++ Zn =Cu+ Zn2+ 二、盐桥的作用: (1).构成通路 (2).平衡电荷 |
展示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 |
预期现象 | 实际现象 | |
锌片 | 锌片 | 锌片表面 (填“有”或“无”)明显溶解现象,有 色物质析出。 |
铜片 | 表面有 色物质析出 | (填“有”或“无”)明显现象。 |
电流表 | 指针发生 | 指针发生 ,但读数稳定之后又逐渐 |
表现 | 水平 | ||||
自我评价 | 5 | 4 | 3 | 2 | 1 |
我的小组 | 5 | 4 | 3 | 2 | 1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