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乡愁》河南省 - 郑州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乡愁》河南省 - 郑州

视频标签:乡愁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乡愁》河南省 - 郑州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写在前面的话: 
以“兴发教学”为核心理念,遵循“情境(点燃)—问题(萌发)—探寻(引发)—优化(启发)—稳定(阐发)—应用(兴发)”认知六步骤,构建了四课型渐进式教学模式,即:自主先修课、当堂展示课、思辨探讨课、评估反馈课四种类别,本节课,我授课的课型为:   思辨探讨课    
 
《乡愁》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 2018部编版语文教材 内容来源: 九年级上册 主    题:《乡愁》 课    时:1课时 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 
设 计 者:刘 芳/郑州龙门实验学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做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朗读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朗读中,能够体会到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 2.教材分析: 
这首诗歌是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个新诗单元,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感情,揣摩诗歌含蓄、精练的语言。本诗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诗中表现的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乡愁,但诗人不落俗套,构思独特,借助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思念。基于以上原因,《乡愁》的教学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3.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于现代诗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理解,在课下对诗歌的有关常识进行预习,达成自己学习的目标,课上再通过学生的朗读、背诵、比较阅读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阅读诗歌的兴趣。九年级学生由于人生阅历的不断增加和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对诗歌的领悟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而《乡愁》的内容相对简单,学生读几遍基本都能理解诗歌内容,不用老师过多的讲解。通过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一步步加深。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诗歌,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 2.通过品读诗歌,体会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情怀。 ◆学习重点、难点 
1.体会意象和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 2.对诗中四种意象的体会和把握。 ◆教学过程: 
 
                    
             
                    
                            ▲环节一:以诗会友,美文导入 
1.以《经典永流传》视频和余光中先生的一节小诗导入新课,带着问题感受文字之美。 
“一封简体字的来信问我 
说暮春三月 江南草长。” 
提问:这一句小诗,大家听出了哪些信息呢? 2.学生诵读,同伴点评 3.教师范读,教学相长 
【设计意图】将诗人的另一首作品作为引子,悄然间把“思乡”的主题渗入教学环节,过渡自然;加之多次朗诵,让学生感悟“其意自见”的妙处。 
▲环节二:问题萌发,提炼要点 
1.问题一:同学们,你们觉得乡愁看得见吗? 
追问:那么从这首诗中,你能看得见吗?都看到了哪些具体的事物呢? 
小结:作者巧妙地化抽象为具体,把抽象的“乡愁”化作一个个具体的“乡愁”。 
2. 问题二:四样事物的顺序可以打乱吗? 
【设计意图】问题引发学生兴趣,巧妙的将“意象”这个抽象的概念植入课堂,为下一步的修改环节做好积淀。 ▲环节三:初品乡愁,回眸儿时 
 
                    
             
                    
                            1.通过三次不同的修改,与原诗作比较,初步品味诗歌的修饰语的表达效果: 
(1)修改一:“乡愁,是邮票” 
(2)修改二:“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3)修改三:“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邮票” 2.诗词延伸 
用邮票这个意象来表达乡愁,余光中先生在另一首诗歌里也有体现,这首诗叫《乡愁四韵》。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1)提问一:这里的乡愁是什么? (2)提问二:什么样的信? 
(3)用信来表达乡愁,我们学过的,有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有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小节:通过三次不同的修改,我们对诗歌音韵美有了初步的感受,也对诗人最初的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也了然于胸。同时,叠词、三声的运用,都是诗歌形象更加具体化的绝妙之笔。这个环节的最后,补充诗人的其他可以表现意象的作品,使意象这个抽象的概念更加明晰。 
 
                    
             
                    
                            ▲环节四;再品乡愁,离愁别绪 1.提问:长大后的乡愁,使什么样的呢? 2.背景补充: 
余光中1956年与范我存女士结婚,1958年第一次赴美进修,结婚两年,还称太太为“新娘”,这是为什么呢? 3.再次诵读,感受思恋 
▲环节五:生离死别,忘情乡愁 1.提问:后来的乡愁是什么样的? 2.诗词延伸 
母亲去世38年后,诗人再写《母难日三则》,和大家分享一段: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 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 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 
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3.师生齐读,读出感慨,读出悲伤,读出无奈。 
 
                    
             
                    
                            ▲环节六:升华乡愁,曲尽意绵 1.比喻过渡,问题引领 
诗人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比喻:“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这四个地方都是诗人到过的地方,那么母亲和后三者有什么区别呢? 2. 齐读感知,品味乡愁 (1)学生齐读 
(2)“而现在”的乡愁是什么?(海峡) (3)什么样的“海峡”?(浅浅的) (4)海峡很深,为什么说是“浅浅的”呢? 
(5)补充追问:这首诗写于1972年,大陆这个时候正在进行文革,诗人不能写信,不能探亲,只能站在海峡的“这头”张望。那么他会想些什么呢?(回家) 3. 诗词延伸 
(1)以余光中的诗呼应当时的社会所造成乡愁之深: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在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2)以洛夫的诗再次证明乡愁是一代人的记忆,更是一代人的国殇: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4. 再次齐读,回味乡愁 
【设计意图】以上几个环节,都是讲朗诵与课外诗词补充融合,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进一步对本诗的情感把握更加到位。 ▲环节七:眺望乡愁,意味未尽 
余光中说自己“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乡愁》里有与母亲的离别的怅然,与妻子相隔的思恋,有与母亲阴阳两隔得悲恸,最后,所有的滋味,如同50年得陈酿,拂过心灵的伤口,浓香了海峡那头雪满白头的老先生。 
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海峡这头,却无法抵达家的那头。 
最后,让我们再一起走进乡愁,共同感受余音绕梁的“乡愁”。 【设计意图】以读促悟,对全诗高屋建瓴的小洁,起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朗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准确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情感的体会。本节课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诵,指导学习朗读诗歌的技巧,从感性上初步感受诗歌,但是,要真正把一首诗的神韵演绎得出神入化,还得要准确地把握它的情感。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乡愁”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乡愁》河南省 - 郑州”,所属分类为“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3课《乡愁》河南省 - 郑州”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