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范进中举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2课《范进中举》湖北省 - 荆门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改写结局,通过情景剧表演或情境朗读,学习通过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2.理解对比和讽刺的写法与作用。
3.认识封建社会嫌贫爱富、世态炎凉的人情世态,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重难点:
1.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品味小说语言,领会讽刺艺术。 课时: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古人道:“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遇见这样的喜事,谁人不高兴?这不,白庙村里那个贫穷的范进中了举人,把捷报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范进中举》。(PPT出示教学目标)
二、改写结局,分析形象
师过渡:且说范进中举人第七名后,其丈人胡屠户喜到极致,连日到女婿家中拜访,连声“贤婿、贤婿”的称道。张乡绅赠银赠房,又有乡邻前来庆贺。不禁赋短诗一首:昨日落榜心苍凉,今日中举变凤凰。乡邻丈人皆来贺,乡绅送银又赠房。昔日现世宝穷鬼摇身一变成了老爷,胡屠户刚笑咪咪地走来迎来送客。(PPT)只听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而来,正是先前来的三个报录员,其中一人下马喊道:“范进何人?我们刚才送错了帖,只因你和另一人同名同姓,所以中举的不是你。我们要收回报帖。”报录员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一阵骚动,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
师要求:听到这个结果,哪些人的反应会比较强烈?(生答)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你感兴趣的人物,请把人物可能发生的言行写下来,并简要说明这样写的理由。 生:讨论(1—2分钟)
师过渡:我们现在来共同交流讨论,如果你有不同意见,包括本组人
和其他组人均可以随时发言。 预设:1.胡屠户组 组长小结:胡屠户是一个贪婪虚伪、前倨后恭、嗜财如命、趋炎附势、粗鲁、嫌贫爱富、有家庭暴力……的人
师:我刚看到还有其它小组也讨论分析了胡屠户,还有补充的吗? 师:说出了理由,还说出了胡屠户的性格。除了胡屠户急了,还有人也急了。 2.乡绅组
小组长总结:原文中范进家贫时看不见张乡绅的影子,可见范进在乡绅眼中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去送房赠银完全是看范进中举了。赠银送房的举动也是为了拉拢关系,巴结他人,攀高,根本就不是真的交朋友。
师:有目的地结交朋友——善于拉拢、长于巴结。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那范进的邻居们又会怎样? 3.乡邻组生
(PPT展示此三类人性格特征) 师小结:大家犹如一条变色龙,变来变去。无论是谁变得有权有钱了,哪里就会热闹非凡。这个从二十多岁考到五十四岁,老母死活都不顾的男子,穷尽一生去考试,这个考试在当时叫什么制度?为何要考?同学们在课下找了资料,来与我们介绍下。 三、介绍科举制度,感悟文章主旨
生(预设):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时期。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库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考试限定由四书五经命题,考生不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最终成为科举考试的奴隶。
师: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耗在科举上,将中举取得功名利禄当作唯
一的奋斗目标,几十年屡试不第,这样的做法值得提倡吗?
生(预设):他不愿从事劳动养家糊口,其灵魂完全被科举的锁链缚住了。范进中了举,虽然物质富有了,社会地位提高了,但我感觉他的灵魂完全被科举毒化了,他与张静斋称兄道弟,说明他中举后也成了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也会与其他统治者一样欺压百姓的。所以,吴敬梓先生不仅是揭露封建社会人们的冷漠无情、趋炎附势,我感觉更揭露了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之深。封建科举制度已经扭曲了这些知识分子的人格和灵魂。
四、拓展迁移
师:有人曾写了一副对联入木三分的讽刺了这种现象(大屏幕打出对联):
上联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下联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师:同学们,作为今天的读书人,我们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总结:不再是为了升官发财,成为人上人。我们要摆正我们进取的心态,高扬理想的旗帜,创造出属于自己也属于他人的幸福。
教学反思:本堂课我“由果及因”,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设想范进未中举,其他人会是怎样的形态。学生若想充分展示人物性格特征,就必须回归文本,了解吴敬梓笔下的众人形象,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参与度很高。学生基本能理解小说依据人物的言行举止塑造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其次,学生通过课下预习,充分了解我国科举制度,进而便可理解本文主旨: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对冷漠社会的讽刺。但在这堂课中,我的教学语言还应更加精炼,对于学生的活动应有一个更准确的语言反馈!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