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背影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中山语文教学研讨课初二7班《背影》录像(海洲中学)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2018-11-21中山语文教学研讨课:海洲中学陈小玲初二7班《背影》录像
课例名称 | 《背影》 | ||||
科 目 | 语 文 | 教学对象 | 初二学生 | ||
课 时 | 一课时 | 执教者 |
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 陈小玲 |
||
一、教材内容分析 | |||||
《背影》是国家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选入了五篇不同类型的散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阅读赏析中让学生把握不同类型的散文的基本特点。以理解写法、品味语言作为教学的重点。也因此,我希望通过这一节课,提高学生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和水平。 | |||||
二、教学目标 | |||||
1.引导学生了解散文语言的特点,重点理解《背影》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 2.提高学生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品味,深入理解、体会文中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
|||||
三、学情分析 | |||||
在学习这一单元之前,我设计了一节自学课,就是要求学生一堂课完成第四单元的五篇散文的阅读,并要求他们阅读完文章后,从写作对象、主要内容、作品主题、写作方法、语言特点、散文类型等方面对五篇散文进行梳理,并比较五篇散文的异同。 1.学生能区分散文与小说,他们知道散文是写实,小说是虚构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知道散文有这么多种类型,更不要说区分了。而区分散文的不同类型,散文语言的赏析是一个很好的角度。但语言的赏析是众多授课内容中最难的,因为对于语言的感受,就算是我们作为老师的,也好像更倾向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如何教会初二的学生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呢?需要教师的深入思考和由浅入深的引导。 2.我已经用了两个课时将《背影》的主要内容和主题乃至四次“背影”的描写和四次流泪的分析都完成了,但感觉学生没有我所期待的那样理解文意。我希望通过设计这一节课深入剖析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的语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体会文中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
|||||
四、教学方法 | |||||
1.讲授法 2.启发式教学法 3.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4.诵读法 | |||||
五、教学准备 | |||||
1.学生准备:阅读第四单元五篇散文,尝试用自己的话去描述每一篇散文的语言给自己的 感觉。 2.教师准备:写好教学设计、做好PPT、做好学习单。 |
|||||
六、教学过程 |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 ||
一、导入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品味《背影》的语言 三、品味散文的语言 四、布置作业 五、总结 |
1.播放董卿讲朱自清《背影》背后故事的视频。 2.同学们:要读懂我们的父亲,或许需要用上我们一生的时间。而今天让我们用一节课去读懂《背影》的语言吧! (一)教师投影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语言的特点,重点理解《背影》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 2.提高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 3.通过语言的品味,深入理解、体会文中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二)教师点拨学习目标中的关键词 (一)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背影》这篇散文的语言的特点。 过渡语:同学们,这篇课文的预习提示说:“本文语言平实,饱含情感,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课后的“积累拓展”处又说“本文的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品味这些独具特色的语言吧! 1.教师展示预习提示和“积累拓展”处中本课语言的特点。 2.教师同学生分别具体解释“素朴”“典雅”“简净”“细致”的语言的特点。 素朴:不花哨、少用修辞、平淡质 朴,多用口语。 典雅:不随意、不乏味、适当使用 文言词汇,文白融为一体,不显生硬。 简净:语言简洁,句式简短,句句有用,鲜有冗词。不笼统,不抽象。 细致:详细的描写 (二)教师进行品味语言示例,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语言的品味。 第一步:明确语言特点:“素朴”“典雅”“简净” 第二步:初步构思品味的框架——语言特点+作用 这句话具有素朴、典雅、简净的特点。写出了丧事和父亲的失业导致家中光景惨淡。 第三步:语言特点(结合相关词句谈)+作用 这句话的句子都很短,且句句有用,可见语言之简净;其中“典质”、“亏空” “惨淡”“赋闲”等词很文雅,但总体而言是口语,明白易懂,可见语言之素朴而典雅。这句话运用短促的语句,将事件、氛围、原因概述得清清楚楚,带给读者一种忙碌、沉重之感。
1.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文段一的语言特点是:素朴、简净、细致 2.接着教师让学生结合文段一相关的词句品味出以上的特点,并表达出这样的语言在表达上的作用。3.教师展示参考示例:文段一基本上是以叙述代描写,表现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父亲“拣定椅子”,反复叮嘱,都是极琐细的事,作者却不厌其烦地一一写来,看似细碎,却并不让人觉得繁冗,因为其中点点滴滴,都是父爱的真实流露。语言简净,不显抽象;多用口语,显得素朴。“我将……紫毛大衣铺好座位。”是一个重要细节,突出父亲对我的爱。 4.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段二与文段三中选择一段话进行品味。 文段二: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文段三: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品味的表达。教师要多肯定学生的表现。 6.教师展示文段二三的语言品味的参考 文段二参考:作者使用的是白描手法,笔法简净,却细致传神地描画出了父亲的形象。这三个句子看似平淡,其实内有起伏,“本来”“只好”“尚不”“可是”“就”等词语,看似寻常,却表现出“我”心中并不平静的感情。 文段三参考:这几句话的书面语特点明显,既用文雅的四字词语,还使用接近文言文的句式,强化了句子的概括力,短短几句,概括了父亲的人生历程。虽以第三人称来写,“哪知”“触目伤怀”等词语却写出了父亲的心境。连用两个 “自然”为父亲辩护,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语言典雅简净。 7.教师鼓励学生从课文中选择一句话进行语言的品味。 8.教师引导小组推荐优秀的分享到班内进行分享。 表述思路为—— 我要举例的那句话是……,我认为那句话的语言特点是……,我是这样品味的…… (一)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 1.教师投影散文的语言特点; ①语言朴素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平实、饱含情感; ②语言紧凑有力、直抒胸臆。 ③语言精粹、在感叹中透出睿智; ④语言坦诚而耐人寻味; ⑤语言直白而平和,流利而自然,简洁而富有韵味,并富于生活气息; ⑥语言朴素,蕴含深邃的哲思。 …… 2.教师让学生自己地朗读散文的语言特点; 3.教师让学生完成学习单六个文段的阅读,并完成表格语言特点的填写。 4.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文段,指出语言特点相似的文段或句子。 教师展示自己整理的并进行点拨: ⑴富有哲理:《永久的生命》、《菜花》 ⑵典雅:《菜花》、《背影》 ⑶耐人寻味:《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菜花》 ⑷简净(洁):《永久的生命》、《昆明的雨》、《菜花》、《背影》 ⑸饱含感情:《白杨礼赞》、《我为什么而活着》、《菜花》、《背影》 ⑹朴素:六个文段的语言都比较朴素 5.教师提问:散文的语言特点与什么有关? ⑴教师展示第四单元的几篇散文的类型和相应的语言风格。 ①写人记事散文:《背影》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平实,饱含情感 ②托物言志散文:《白杨礼赞》语言紧凑有力、直抒胸臆。 ③哲理散文:《永久的生命》语言精粹、在感叹中透出睿智。 ③哲理散文:《我为什么而活着》语言坦诚而耐人寻味。 ④写景抒情散文:《昆明的雨》语言直白而平和,流利而自然,简洁而富有韵味,并富于生活气息。 ⑵教师点拨学生的回答,并归纳: ①与散文的类型有关 ②与作者的写作语言风格有关——其实,与作者的性格、生平、阅历等等有关。 阅读学习单附录的朱自清的《春》和《绿》,举例谈谈作者在《背影》和在《春》《绿》这两篇散文中语言表达上的异同。 教师总结: 1.散文语言的形是多姿多彩的,散文语言的神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才能体会。 2.任何一种方法均是人总结出来的,可以学习和运用,但不要被方法禁锢自己自由的灵魂,否则,得不偿失。 3.阅读应该为写作服务,希望你的文章的语言也这样独具特色! |
1.看视频 1.学生读一遍学习目标 2.学生随着教师的点拨更加明确本课学习的目标 1.学生在课文的预习提示和课后“积累拓展”处划出本课语言的特点。 2.学生和教师一起了解语言“素朴”“典雅”“简净”“细致” 等特点 3.学生在课文练习题中做简要的笔记。 1.学生一步步地配合教师完成第一个句子的语言品味。 2.学生将品味语言的思路抄写在学习单上。 3.学生朗读示例的句子和文段品味参考。 1.学生自己先轻声朗读文段一,并思考这些句子体现了这篇课文语言的哪些特点?并简单写在学习单上。 2.然后小组长带领着组员结合相关词句品味语言。小组长作记录。 3.小组派代表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 1.学生自己先轻声朗读文段二和三,并思考这些句子体现了这篇课文语言的哪些特点?并简单写在学习单上。 2.学生自己选择其中一个文段按照品味语言的思路完成语言的品味。 3.学生举手展示自己品味语言的成果。 (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到黑板上板书,但因为是移动黑板的原因,有可能会比较难操作。) 4.学生朗读展示的品味参考一遍。 5.学生自己从课文中选择一句自己喜欢的话进行品味,并与小组的同学分享。 6.小组长从组员的分享中选择一位同学的分享,推荐到班里分享。 1.学生自由地朗读散文的语言特点 2.学生完成学习单六个文段的阅读,并完成表格语言特点的填写。(若时间不够,填写序号就好。) 3.学生对比文段,指出语言特点相似的文段或句子。 4.学生做相应的笔记。 5.学生思考作答。 6.学生做一些笔记 学生课后完成作业 学生了解 |
1.准备好董卿讲朱自清《背影》背后故事的视频; 2.给学生营造学习《背影》的充满爱的氛围,为学生深入理解《背影》的语言酝酿了情绪。 先明确本课学习的目标,使学习更有效。 同学生明确本课我们将从语言品味的角度进行学习,并且首先明确了该篇课文的语言的特点,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再和学生一起具体解释“素朴”“典雅”“简净”“细致”的语言特点,将难度再次降低。 学生做简要笔记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这些语言特点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品味语言环节打好基础。 教师示范如何品味语言是很有必要的,而整理出一定的品味语言的步骤和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让学生有章可循,不至于因为太难而导致没有信心。 学生做必要的笔记也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学生后面进行语言品味实践时可以参考自己所抄的品味语言的思路。 学生朗读示例句子和文段品味参考,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语言品味的思路的把握。 朗读文段有助于集中学生对文段的注意力。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思考并指出句子语言的特点,为的是确保学生踏实地走好第一步,因为这是方向。 让小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语言的品味,是考虑到大部分的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不容易,让悟性高一些的同学先带着组员,容易些。 让小组展示是为了及时反馈学生实践的情况。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方式方法。 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一个文段进行语言的品味,并让他们自己举手展示,是第一次放手,也该放手让他们进行实践。 教师的鼓励在这一次放手中的意义非常重大!因此,除非学生的回答真的毫无价值,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赞扬! 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语言品味,并通过小组分享后推荐优秀的分享,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和同学分享自己学习的成果,这无疑是实现面向全体的路径。给学生一个分享的说话思路,也是为了强化语言品味的思路。 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以前面的“点”(课内写人记事散文的语言特点品味)带出散文语言特点品味这个“面”,既是一种能力的迁移提升,又是对整个散文语言“面”的覆盖。让学生走出“点”的局限,来突破“面”。 教师的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散文语言特点的丰富性的因由,让学生明白散文语言因其所属不同类别的散文而有所不同,因其作者语言风格不同而各异,引导学生理解:若想把握不同散文的语言特点,先了解各种类型的散文,了解作家的语言风格。 这样作业设计,一是为了巩固本堂课所学到的品味散文语言的知识,二是为了提高学生对比不同类型的散文的语言风格的能力,并感受相同作家因为散文类型的不同而在语言表达上的不同。 设计这个总结,是为了引导学生在以后的阅读当中,有意识地自然地品味文章的语言,同时,也激励学生提高自己语言的表达能力。 |
||
学习 目标 |
1.了解散文语言的特点,重点理解《背影》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 2.提高学生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 3.通过语言的品味,深入理解、体会文中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
篇 目 | 《白杨礼赞》 | 《永久的生命》 | 《我为什么而活着》 | 《昆明的雨》 | 《菜花》 | 《背影》 |
语言特点 |
|
|||||
共同点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