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枣儿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9.《枣儿》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学校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年 级 九年级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下第五单元
学习领域/模块
戏剧教学
课题
枣儿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部编本”语文教材结构上明显的变化,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反映在本单元中,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舞台人生”,语文能力目标是学习戏剧的相关知识,把握戏剧冲突,理解人物形象品味戏剧台词。写作部分则安排的是自选话题,谈自己对剧本和戏剧表演的认识。
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7至9年级学段目标中提出“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因此我们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掌握剧本的基本知识,了解戏剧文学主要特点,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舞台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思考社会问题,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本单元共三篇课文,没有自读篇目,三篇皆为精讲。其中《屈原》《天下第一楼》是专业作家的巨作,取自历史题材,主题厚重,反映了历史文化、地域文化、阶级文化,其艺术价值和学习价值比较高,需要较深的文化积淀。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有较大的阅读障碍。如果进行戏剧文学教学一上手,就讲厚重的篇目,学生容易产生畏难
- 2 -
情绪,担心其敬而远之。因此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宜调整教学顺序,将《枣儿》安排在第一篇。使学生对戏剧文学有初步认知,消除与戏剧的隔膜。
2.学情教情分析
初三学生对戏剧这种文体并不是全新的概念,在小学的课本中就有戏剧课文。但是时间久远,多数学生已经忘记了,而且小学阶段并从文体角度开展过学习。加上日常生活中,学生看电影、电视比较多,看剧较少,对舞台表演认知不够。有些学生认为,看戏剧就是看故事,关注的仅仅情节本身。因此学生对戏剧的认知仍然属于原始的生活认知。
从戏剧教学现状来看,初中教材三年六册书,仅安排一个单元3篇课文,而且被安排在九年级下册。加上各种重大考试的作文要求中都有一条明确规定:戏剧诗歌除外。因此很多语文教师直接将本单元略讲,甚至不讲。学生被考试的指挥棒所牵引,对戏剧文学也不够重视。但是,戏剧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类别,是综合性的艺术作品;加上近年来,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各科的活动式教学中,学生不仅接触戏剧,甚至需要表演戏剧。因此,我们亟需调整部分师生的认知,重视戏剧的教学,认真地开展戏剧文学的学习。
3.学习目标
①借助改编的微剧本和教材的任务单中的知识短文,消除学生与新文体——戏剧知识的隔膜,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对剧本的基本构成及在剧本中的呈现形式有初步的认知。 ②从词语入手,带着学生回忆并快速梳理文章的情节。通过进一步细读,了解剧情,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多层面的浓浓的情意,并初步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③借助戏剧冲突,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如何解决这类社会问题思考。同时,培养学生爱心,尽可能地关爱孤独的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培养社会责任感。
④培养学生对戏剧文学的兴趣,为戏剧表演和写作做好铺垫。
4.学习重点难点
①借助戏剧冲突,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如何解决这类社会问题思考。同时,培养学生爱心,尽可能地关爱孤独的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培养社会责任感。 ②学习戏剧的基本知识,进行微型戏剧的创作。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初识戏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 3 -
1.播放课件,请学生朗读辛弃疾的《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下阕。
2.出示戏剧版的《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请学生判断文体,并说出判断依据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单元任务一:阅读与思考”,对比分析两版《清平乐》,初步了解戏剧的基本要素及相关术语。 落实要点:舞台说明、对白、戏剧冲突。 强调:微戏中冲突 (赶走与不赶走的内心矛盾,可能是辛弃疾内心的,更可能是辛弃疾和旁人的冲突) 1.自由齐读
2.学生举手回答问题陈述理由 依据日常生活积累说出判断依据
3.阅读教材,从教材中提取相关信息。并与刚才的判断进行对照,结合微剧本学习戏剧的相关知识。
自由回答问题
活动意图说明:
1.将同题材“儿童偷枣”的古诗词,改变成微剧本,既保证与教材内容的一致,又引发学生对戏剧文学的关注,同时还为结尾对“人心”的思考做铺垫。
2.用好教材,借助教材知识介绍,引导学生在阅读前做好知识铺垫
舞台说明: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提示环境、舞台道具、布景、音响等。在剧本中通常用括号与台词区分。
位置:开端、结尾、对话中间
内容: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人物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作用:帮助刻画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
台词:就是人物语言,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歌剧和中国的戏曲还有唱词和道白的区别 。台词是剧本的主体。《现汉》戏剧、影视剧中角色所说的话,包括对白、独白、旁白。
戏剧冲突:主要是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
戏剧冲突既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戏剧冲突和小说中的情节一样,也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但通常要比小说的情节激烈,集中。同时,人物性格通常也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以充分的展现。 环节二:语境识词 梳理情节 初感主题 教师活动
1.请学生默读课文,关注戏剧人物及相关的戏剧冲突。
2.出示有拼写错误但暗含不同阶段的冲突要素的字词表,请学生指出错误之处,依据词语的意义回忆原文的冲突过程。
3.引导学生归纳整理
学生活动
1.学生自由用圈点批注法阅读课文
2.学生挑出拼写错误,并回忆原文的细节,梳理冲突过程。
- 4 -
出场人物:男孩、老人
未出场人物:男孩父亲,老人的儿子 戏剧冲突:
男孩想父亲回家——而父亲在城里
另有新家的不能回家的
老人想让儿子回家——儿子好久没
有回来,也不知何时回来
男孩想回家等父亲——老人想让男
孩多陪一会儿自己
男孩想给大爷巧克力,吹嘘父亲—
—现实父亲不回家,没有巧克力 社会问题:单亲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
4.教师归纳小结,播放《中国戏剧》1999年第06期的新闻信息,提出问题进一步引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材料】1999年5月11日,在南昌举行的“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业余组大赛中,南昌市文化馆孙鸿创作的小品《枣儿》,以最高分夺得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等全部单项奖。
【问题】是作品太简单,我们一遍就读懂了,还是我们把这个剧本看简单了,还是教材编者把我们想得太简单了?99年为什么这部剧能囊括全部单项奖?我们是不是得一起深度研究一下这部剧作如何表达,如何吸引观众,触动观众的?
3.自由回答
4.学生用新闻联播的口吻朗读新闻信息,提取新闻的主要信息。
活动意图说明
1.通过挑出并改正字词的拼写错误,与原文信息对照,回忆并快速梳理文章的情节,了解剧情。
2.作品为现代文,话题也为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多数学生很快梳理冲突的相关内容。因此本环节完全由学生,依据初次阅读的印象梳理本剧本的相关要素。
3.利用课文本安排在九年级下,但内容却如此简单的疑惑,加上当年囊括全部单项奖的事实,引发学生进一步研读热情。 环节三:细品写法 再感主题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 5 -
1.请学生按学习小组任选一个身份,选择一个片段进行加工设计。
假如你是导演,说说你打算对演员
提出什么要求,更好地表现作者创作意图。
假如你是演员,说说你会选择剧本
哪一处着力进行表演,以体现人物的什么心理。
假如你是剧务,说说你打算怎样布
置背景、设计灯光、配设音响等等,以更好地帮助刻画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烘托主题。
2.请班里的学生依据大家的设计,一起进行现场表演。
——必选情节“唤亲” 1.以小组为单位成立“枣儿”剧组,先一起研读剧本,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片段,以特定的身份对选段进行适当的加工或设计,制作10-30秒的抖音微剧,以反映留守儿童或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能触动人心,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
2.共同表演
活动意图说明
1.通过小组讨论发言进一步体会冲突、对白、舞台设计在戏剧中的作用。借此分析人物特点,并且能更深一层地体会到本剧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2.通过全班同学的表演,将学生带入剧情,从而去体验作品中的人物的内心,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环节四:深入探究 再悟主题 教的活动
1.补充相关信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有更深的思考。借助图画板书,揭示深刻的社会问题。 问题1:为什么作品人物没有名字?“枣儿“有什么深刻含义?
问题2:外出的人是不想回家,还是不能回家?外出的人都回家,好不好? ——补充民工外出打工的照片,思考想不想回家。
——补充辛弃疾同期作品“醉里挑灯看剑”,思考该不该回家。
2.借助最后“唤亲”的情节,由陌生人之间的互助,联系《礼记》中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
学的活动
1.学生举手自由表达自己的思考
2.师生呼应表达自己的思考
- 6 -
皆有所养”的思想,总结收束本节课。 活动意图说明
1. 由一个人到一类人,由空巢老人到老人的各种孤独问题,由留守单亲儿童到儿童的各种孤独问题,由此引发《枣儿》这幕剧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2. 借助新闻图片、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同期作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照应课堂导入部分,引发学生对新旧时代社会矛盾的深度思考,从更宏阔的角度再深度理解作品的主题。
3.由“唤亲”的情节,结合作品中两个陌生人之间的互助,联系《礼记》中名句,引发学生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作品中的儿童,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他的呼唤既是引起社会关注解决问题的希望,也是在这类问题痛苦中成长的想改变这类问题的下一代。希望我们采用也可以加入这个“呼唤”的行列,呼唤更多人关注这些社会问题,想办法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环节五: 布置作业 巩固知识 写出呼唤 教的活动
1.借助文学、美术、摄影、视频等与本课主题相关的作品,进一步了解戏剧的
特点。
真实生活+音乐+表演+对比烘托……
2.布置作业 必选:观看其他艺术形式下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作品,思考戏剧的特点。 选做:
①任选《枣儿》的片段,录制15秒至
学的活动
1.学生观作品,谈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完成作业。
- 7 -
60秒抖音微戏,反映留守儿童或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以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
②联系现实生活,关注自己周围的老人和小孩孤独的现象,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从生活中选素材,自创剧本,反映留守儿童或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小组合作录成视频。
③查找反映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诗文,改成戏剧。如杜甫的《又呈吴郎》等。 活动意图说明
1.通过文学、美术、摄影、视频等与本课主题相关的作品,将学生带入情境,触动学生的内心,引发他们对这些社会问题的重视。同时,进一步了解戏剧的特点,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可以借助多种艺术形式综合生成舞台效果。
2.加强作业的选择性,使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有兴趣完成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的戏剧知识,完成自己的创作。
6.板书设计
老人——是老一代——是根,是树,是故乡。种树,养树,结果。
儿子——是下一代——是向往一种新的生活的一代,是非未知,结果未知
男孩——是新生代——是希望,是在座的每一个人,是未来可以解决这些生活矛盾,有更幸福生活的一代。
木——源自剧本中“五行缺木”,借助“木”字字形特点,赋予“根”“枝”“芽”的内涵。
7.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布设情境,借助生活和语感导引是本节课突出的教学特色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