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湖北省- 荆门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浣溪沙》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感受本词清丽婉约的风格特点。 2、在品读中感受边塞词的意象和画意。
3、结合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理解纳兰性德借景抒发的情感。 4、在经典诵读和积累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诗词鉴赏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意象、把握感情。
教学难点:
文学素养和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学法指导:
朗读法,自主、讨论、点拨、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浩如烟海的诗坛,有一类诗人,他们有PPT1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放旷达,PPT2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浑悲壮,PPT3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磅礴瑰丽,PPT4也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思乡思亲,他们就是边塞诗人。
其实,边塞诗人也不乏缠绵细腻、清丽婉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PPT5领略他笔下边塞的景象,领略我国经典古词的魅力。(板书 《浣溪沙》 纳兰性德)
二、美词我来读。
1、遇见诗词,便是遇见美好!美美的一天,美好的一课,让我们从美美的读词开始吧! 2、PPT6活动一:美词我来读。
(1)听读该词。轻声跟读,注意字音,体会停顿、节奏、重音、语气、语速。 (2)模仿朗读。
一读,读准字音,读响韵脚。PPT8检查学案中的基础达标——PPT8读准字音,PPT9划出韵脚。
二读,读清节奏,读准重音。PPT10检查学案中的基础达标——划分节奏,标出重音。 (3)PPT11反馈朗读。组内交流,朗读表演。
三、美词我来绘。
1、诗词,美在意境。读诗词,我们常常感觉到扑面而来的诗情画意。(板书:画意 诗情)。现在先让我们一起来品读纳兰性德的《浣溪沙》,感受字里行间渗透的画意。
(1)PPT12默读词,借助注释和学案疏通词句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PPT13检查学案中的基础达标——解释词义。 (3)学生疏通词句。 出示PPT14-15 疏通词句
2、PPT16活动二:美词我来绘 读纳兰性德的词,我看到了 (意象),感受到 (画面)。 组内讨论分析:
(1)词中有哪些意象? (2)尝试描述词中的画面。(描述是在翻译的基础上,添加合理的想象,用散文化的语
2
言,生动地呈现一幅画面、一个场景。)
(3)反馈回答。根据学生反馈,出示:PPT17 词中的意象:云山、北风、嘶马、深秋、晚烟、戍垒、斜日、关城。
PPT18画意: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深秋远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
3、美术特长生绘画展示。
PPT19检查学案中的基础达标——美术特长生绘画。 宋·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画相通,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语言的美酒、画是形象的甘醇。一首古诗词就是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请美术特长生结合本词,想象其中描绘的画面和场景,择其一画一幅画。
四、美词我来品。
现在再让我们一起来品读纳兰性德的《浣溪沙》,感受字里行间渗透的诗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诗词中所有景物都寄托有情思,情思要通过写景表现出来,所谓情景交融。
PPT20活动三:美词我来品 “一切景语皆情语。”语出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十》:“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意思是以前人们讨论诗词,都会有写景的语言,写感情的语言,殊不知所有的写景的语言都是为了表达情感。)
1、这首词的字里行间渗透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自由回答。 2、(1)如果我们读诗词仅仅停留在诗词文字表面,那么,我们只能算是粗浅地了解诗词的内容,还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与他们产生共鸣。我们只有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说说你了解的纳兰性德和这首词写作的背景知识。
(2)补充说明。
PPT21-24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PPT25写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纳兰性德奉命与副都统郎谈等赴觇(chān)梭(suō)龙打虎山巡查边境,十二月返京。这首词大约作于这一时期。
3、再次回答刚才的问题,这首词的字里行间渗透什么样的感情?为什么?(根据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说依据。)
根据学生反馈,出示:PPT26 诗情 这首词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全篇除结句外皆出之以景语,描绘了深秋远寒,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而景中又无处不含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可谓景情交融。最后“古今幽恨几时平”则点明主旨。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虽可能囿于一己,然而其情不胜真诚,其感不胜拳挚。
4、 PPT27《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著名教授蒙曼老师说过一句话:古诗词是中国语言的提纯,是中国情感的提纯,诗词更是精神的提纯。
的确如此,读纳兰词,我们就可以充分感受到这一点。纳兰性德用极其精炼的42个字,让我们感受到深秋远寒、荒烟落照的边塞景象,我们还感受到婉丽清新、寂寥凄惘的超然情趣,我们不由得爱上天资超逸、自然超逸的纳兰性德!不知不觉间,我们的灵魂受到了洗礼,
3
精神得到了滋养。这就是中国诗词的无限魅力。
五、美词我来悟。
1、纳兰性德还写了一篇《长相思•山一程》,请尝试着用我们今天学到读词方法,自主品悟画意和诗情。
PPT28活动四:经典我来悟 读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结合写作背景,自主品悟画意和诗情。 《长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2.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3.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4.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5.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6.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7.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8.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写作背景:康熙二十年,三潘之乱平定。竖年三月,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纳兰性德扈从。本篇即作于词人由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本词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读思考 → 组内交流 → 全班交流)
2、PPT29画意: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诗情:抒写词人羁旅关外,思念故乡的情怀,柔婉缠绵中见慷慨沉雄。
六、美词我来诵。
当我们遇见词人纳兰性德穿过历史的尘埃,吟咏着“纳兰词”向我们走来时,我们在静静的聆听中,恍然回到那个时代,用心体会,便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他们产生共鸣。
PPT30习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今天,两首纳兰词便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两篇经典,经典需要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来传承。现在,让我们化身为经典文化传诵人。
PPT31活动五:经典我来诵
我是经典吟诵人 ,我(们)把纳兰性德的《 》诵给您听! (自主选择一首纳兰词背诵,尝试着诵出感情 → 诵给自己的小伙伴听,努力完善个人诵读或自己组团合作朗诵 → 展示诵读成果)
七、总结作业。
1、总结: PPT32“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去读诗词吧,好让我们自己多
一份诗情,好让我们的民族多一份文化自信!
2、PPT33布置课后作业:做《浣溪沙》学案----课后检测。 板书: 《浣溪沙》 纳兰性德 画意 诗情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