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山西省 - 太原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山西省 - 太原

视频标签:青铜器,甲骨文

所属栏目:初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山西省 - 太原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山西省 - 太原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1页(总 14  页) 
  
 
课题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型 
新授课 
第几 课时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1.了解青铜工艺和甲骨文,认识它们是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典型代表。 2.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通过展览、讲解、想象,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收集甲骨文造字特点的图片及有关资料,学会辨认甲骨文,了解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增强史料实证意识,体现历史核心素养教学。 3.真切感受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灿烂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 难点 
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及甲骨文的历史渊源与影响。 难点 
对一些专门的科学知识如甲骨文的字型结构较难讲述清楚 
教学方法 与 手段 
方法 
运用导学式教学法,提前准备学案,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通过教师必要的讲解,引导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说、去写、去想、去悟,不仅真正学到知识,而且情感得到升华。 
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图、音像、文字资料、达标检测、课后作业等辅助教学,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启发思维的目的。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本课是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介绍的是商文化的典型代表——甲骨文和青铜器。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奴隶制大国。商朝的文化在古代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是上古文化中绚丽的瑰宝。如果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讲授,则是陶冶学生情操,增进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好内容,好渠道。同时,课标要求本课的教学活动建议是“搜集青铜器的图片,说说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因此结合教学活动建议,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搜集青铜器的图片,感受图像史料带来的历史真实性,实践史料实证意识,体现历史核心素养教学。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明确目标(用时约2分钟) 
教师展示青铜器爵,提问: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大家知道老师手里的是什么? 
 
教师继续设问:大家知道爵在古代是干什么的呢?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请大家仔细
观察爵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教师提问:除此之外,大家还知道“爵”在古代还有什么含义吗?   
教师总结:非常好!青铜器是我们的祖先通过高超、令人难以置信的制作手段,给我们留下的商文化的典型代表。同学们知道商文化还有哪些代表吗? 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进行导入:我国古代的商朝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而商文化更是上古文化中绚丽的瑰宝。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商文化的殿堂,来共同学习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师板书课题。 多媒体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预设学生回答:爵。  
预设学生回答:爵是贵族专用的饮酒器。  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这是一件
精美的青铜器,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
即倾酒的溜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
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杯口有二柱,通体有蟠螭纹,此为商和西周早期爵的共同特点。  预设学生回答:爵另外也是古代君
主对贵族功臣的封号,爵位、爵号。 
    预设学生回答:甲骨文。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目
标,带着目标开始学习。 1.了解青铜工艺和甲骨文,认识它们是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典型代表。 2.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通过展览、讲解、想象,加强对青
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收集甲骨文造字特点的图片及有关资料,学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2页(总 14  页)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补  充 设计意图: 
历史情境的创设,特别是实物史料的引入课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欲望,并着意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实践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同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有重点的学习。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体验历史(用时约20分钟) 
教师讲解:中国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较早地从原始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其重要标志就是商、周时期拥有世界先进的青铜制造工艺和商朝出现了甲骨文。首先让我们共同走入礼仪之邦——工艺高超的青铜器 。 
教师引导提问:什么是青铜呢?是青色的铜吗? 
  
教师提问:那么青铜是怎样冶炼的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教师总结:看完视频后,同学们终于知道“模范”这个词的来历了吧!刚才我们看到的是饮酒器爵,那么青铜器还有哪些种类呢?有一次,纣王远征东夷得胜,好大喜功的他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宴会上可能会使用到哪些青铜器? 
文字之源——体系完整的甲骨文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会辨认甲骨文,了解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增强史料实证意识,体现历史核心素养教学。 
         
预设学生回答: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呈金黄色,本色是金灿灿的,这才是中华文明本色,生锈后则多呈青绿色,所以叫做青铜。 
 
播放青铜器冶炼的视频,学生感受青铜铸造技术——“混范铸造法”。 
     
预设生1:我们组搜集到的是有关食器的青铜器。如:“鼎”是古代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一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青铜器是司母戊鼎,也有学者称为“后母戊鼎”,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亲而铸造的礼器。它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被誉为“镇国之宝” 、“世界青铜器之王”;鬲lì古代汉族煮饭用的炊器,大家看到它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簋guǐ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 ;这个是盛放食物的青铜盘;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今天的高脚盘;最后一个是盛饭的青铜勺。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3页(总 14  页)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补  充 设计意图: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历史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观看视频,从视频中提取有用历史信息的方法,学会使用影视史料,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为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实践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文字之源——体系完整的甲骨文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文字之源——体系完整的甲骨文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文字之源——体系完整的甲骨文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教师总结:那么,青铜除了大量用于礼仪和宴会之外,还可能会用于什么地方?  
文字之源——体系完整的甲骨文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预设生2:我们组搜集到的是有关酒器的青铜器。第一个觥是古代汉族带盖的盛酒器,大家一定听过成语觥筹交错;尊”也是盛酒器,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青铜器是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它以工艺精美而著称,被誉为“国之重品”;“罍léi ”是大型盛酒或盛水器,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 “觯zhì ”也是一种饮酒器,多为小瓶形状;爵,饮酒的器皿,刚才大家已经看到实物了; 角jué古代酒器,形似爵而无柱,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预设生3:我们组搜集到的是有关乐器的青铜器。如:演奏歌舞用的青铜编钟,是古代汉族大型打击乐器,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还有青铜鼓等。 
预设生4:我们组搜集到的是有关生活用品的青铜器。如:匜是古代洗手的器皿;这个是生活中用的铜镜;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是缝在衣服上的装饰物。每个牌饰以数百块大小不一的绿松石块,镶拼成兽面图案,两只圆凸的双目炯炯生光。 
   
预设生5:我们组搜集到的是有关兵器的青铜器。如:矛是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进攻性武器,是战争中常用兵器;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装有长柄;戟,将矛、戈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一般在古战场上由将领使用;矢蔟(cù)也就是箭头;鉞古代兵器,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大家看到这个兵器还长得挺萌;殳(shū)  古代的一种武器,有棱无刃;剑,古代兵器之一,属于"短兵",素有"百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4 页(总 14  页)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补  充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为落实“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通过展览、讲解、想象,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增强史料史证意识,体现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的目标而设计。学生讲解自己制作的课件,特别是图片史料的大量运用,培养学生整理知识、创新思维、动手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并通过合作交流,体验合作的乐趣,实践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文字之源——体系完整的甲骨文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教师总结并引出新的问题:听了青铜器组同学的解说,我不禁为大家的口才和知识而折服,大家的解说也反映了同学们在课下对青铜器学习比较深入。通过刚才青铜器组同学的介绍,大家能不能总结出我国古代青铜器的特点? 
           
教师继续引导:可见同学们听得也非常认真!但刚才最后一个同学说到“青铜器没有广泛地用于农业生产” ,那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什么?请同学们看材料。    
教师讲解: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比如: 
兵之君"的美称。 
预设生6:我们组搜集到的是有关农具的青铜器。如:铲是古代汉族民间起土用的农具;斧是一种伐木工具;凿是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但由于当时青铜铸造造价昂贵,所以青铜器没有广泛地用于农业生产,农民大部分仍使用石器。       
    学生归纳总结: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工艺高超。 
中国青铜器的品种也极其丰富,不仅有食器、酒器、水器、兵器、礼器,还有车马器、农具、工具及各类生活用具等一应器物,可以说遍布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究竟中国有多少件青铜器物,这是谁也无法统计的数字。 
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式样,而且造型生动、多彩多姿,令人目不暇接。 
   
出示材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后,回答: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用的礼器和战争用的兵器。    
出示材料:“天子九鼎,诸侯七,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5 页(总 14  页)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补  充 设计意图: 通过文献史料,扩充知识容量,达到课程资源的整合,突破重难点,增强史料实证意识。在教师进行学法指导的基础上,学生学会从文献史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括,通过文献史料,体会历史的真实性,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教师提问:这段材料什么意思?  
教师总结并继续引申:在商周时期,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是为国家重器,其寓意深奥、内涵丰富,并且与政治纠缠在一起 ,显示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因此中国的青铜器不仅是物质的,更是一种精神产品,这是中国青铜器的奇妙之处,也在世界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其实,商代留下的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文明成就不止青铜器,还有闻名于世的甲骨文。我们来共同走进文字之源——体系完整的甲骨文  
文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创制了文字。世界各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我国的汉字在世界语言文字的历史上独树一帜:它结构复杂,被誉为方块字。它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文字,也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你知道我们今天的汉字是怎么来的吗? 
   教师提问:那什么是甲骨文?同学们在这些图片上看到了些什么? 
文字之源——体系完整的甲骨文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大夫五,元士三。”  
                ——《公羊传》学生翻译: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 
                      
预设学生回答:就目前的考古学成就来看,我们今天的汉字源于甲骨文。 
多媒体打出商代“全形卜甲”和“牛骨刻辞”的图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看后,分组讨论,然后每组由一个代表发言。 
预设生1:形状不同,有的像龟甲,有的像兽骨。 
预设生2:上面有文字,而且不是写的,是刻在上面的。 
预设生3:上面有许多不规则的裂
纹。 
预设生4:上面的文字有的多,有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7 页(总 14  页)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补  充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史料,给学生关于甲骨文的直观的印象,以便能引起其深入探究的欲望。发挥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明确青铜器的政治含义,它是我国古代“礼制”的典型器物,体现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得出“甲骨文”的概念: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并强调文字是刻上去的。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那么,甲骨文是在哪发现地?请大家看这样一段史料,这句话什么意思?         
教师继续提问:商朝时人们为何要把文字刻在龟甲上、兽骨上?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那么甲骨文里到底记载了什么内容呢?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思考甲骨文的史料价值。            
的少。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尚书》      学生结合旧知得出:《尚书》上古之书,我国古代较为著名的古书之一,这条资料告诉我们,商朝的先人,就已经有书册了。此处的殷是指商朝,书册是指刻有甲骨文的兽骨或龟甲。因此甲骨文主要发现于“殷墟”,即今天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  
学生根据课前微课可知: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要去打仗,能胜与否?今年小麦,丰收与否?老天下雨吗?有人进攻吗?王后什么时候生孩子?是男呢还是女呢,等等,全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并将预测结果刻在上面,以期以后验证,因此甲骨文就是商朝人占卜的记录,故甲骨文又称为卜辞。 
 
材料一:甲骨 《丙》 87 写到:“允获麋(哺乳动物 ,俗称“四不像” )四百五十一。” 
材料二:《殷墟文字乙编》写到:让妇好(妇好是商朝国王武丁的王妃,是位杰出的女政治家与军事家 )和去征伐巴方,而王则亲自从东方深入进击巴方,敌人会陷入妇好的埋伏吗?  
材料三:甲骨文中关于商朝时期日食、月食、彗星和流星的记载 
材料四:甲骨文中关于商朝历法的记载,而中国古代的历法与农业密切相关。 
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四人小组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8 页(总 14  页)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补  充 设计意图: 此设计使用了文献史料,需要学生联系新旧知识回答,学生提高把握历史脉络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培养归纳、综合的能力,实践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设计意图: 课前微课大量使用图片史料、文献史料等。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已明确了甲骨文的来源,并强化了史料实证意识。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教师总结:甲骨文记载了三千多年前商朝的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是研究商朝社会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堪称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甲骨文的知识,那同学们认识甲骨文吗?下面就请甲骨文组的同学展示你们在课下收集到有关甲骨文造字特点的图片及资料,我们来一起破译甲骨文。 
十二生肖辨识



兔龙

 
文字之源——体系完整的甲骨文
象形字
破译甲骨文


  
讨论分别得出每段材料所反映的甲骨文史料价值:预设生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了解商朝贵族狩猎的情况。 
预设生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了解商朝的军事以及商朝国王武丁和妇好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生平。 
预设生3:从材料三中我们可以了解商朝时期的天文信息。 
预设生4:从材料四中我们可以了解商朝的农业以及日常生活。            
    课件依次展示甲骨文组学生收集的甲骨文图片并分析它的造字方法。 
甲骨文的史料价值——
象形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预设生1:请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字?木。 
它是用的什么造字方法呢?象形字。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下面请同学们进行有趣的十二生肖辨识。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9 页(总 14  页)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补  充 设计意图: 通过文献史料和图片史料,扩充知识容量,达到课程资源的整合,突破重难点。在教师进行学法指导的基础上,学生学会从文献史料和图片史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括,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实践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文字之源——体系完整的甲骨文
象形字
破译甲骨文


 文字之源——体系完整的甲骨文
象形字
破译甲骨文


人虫



 
       
文字之源——体系完整的甲骨文
会意字
破译甲骨文

文字之源——体系完整的甲骨文
会意字
破译甲骨文
日月明
 
请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字? 龟,这是画出龟的侧面形狀,有头、尾、及背甲、和两只脚。 
鱼,描绘鱼的头、尾、鳍与腹鳍。 老,象一个驼背弯腰又拿着拐杖的
老人。 
儿,象是小孩头上梳两个小发辫在头顶的样子。 
人,一个侧面站立的人。 大,即一个正面站立的人。 夫,下部是“大”,“大”的上部有一小横,表示头簪之形。
会意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预设生2:大家好,还是一个“木”字,但旁边多了一个“人”字,请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字?休。 
它是用的什么造字方法呢?是会意字。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请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字? 
一个“木”和一个眼睛?相,一双眼晴在细细察看一棵树,本义是“细看”、“观察”。  
明,“日”“月”在一起为明。 “册” ,古代把字刻在竹木简册上,用绳子连起来;删,即为刻错或不要时,需要用刀削去。删即削去不要的文字。 
两个“木”即为“林”。 两个“人”即为“从”。 人站在地平线上即为“立”。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10 页(总 14  页)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补  充 设计意图: 课前学生提前收集有关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及代表字体,通过图片史料,知道甲骨文是象形文字,会辨认甲骨文,了解甲骨文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历史的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实践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指事
本末
指事是指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
某一事物或概念。
 形声
“木”
部形声字
形旁声旁案木安
杆木干
栏木兰样木羊………………

 教师总结:同学们总结的非常
好!可见,同学们在课前一定下了不少功夫去搜集资料,学习有关甲骨文的知识!非常棒!那么,刚才甲骨文组的同学为大家总结了几种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呢? 
 
教师继续引导:我们今天所使用
的汉字,都是用这六种方法创造出来
的,而甲骨文已经具备了这六种方
法,所以我们说,甲骨文已经具备汉
字形体构造的主要形式,是我国目前
已知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而
甲骨文中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
所以我们说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那么,古人最先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后来我们的祖先
又把文字刻在哪呢? 
第三环节:体验升华,感悟历史(用时约5分钟) 
预设生3:大家好,还是一个“木”
字,就是在木的根部画一条线,说明这
个字表示的是木之根,这是什么字?本,所以本的原意就是树根的意思。 
还是一个“木”字,就是在木字中
间一竖的上部加了一笔,意是指树梢部分。这是什么字?末,本末倒置用的就是这两个字的本意。 
这两个字用的什么造字方法呢?
指事字,是指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还是一个“木”字,但这次用“木”来做形旁,再用一个字来做声旁,组成
新字,这样就能造出大量文字,这用的
什么造字方法呢?形声字,
形声最为进步,
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学生总结归纳: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示、会意、转注、假借、形声。 
              学生回答:青铜器上。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11 页(总 14  页)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补  充 设计意图:学生讲解自己制作的课件,特别是图片史料的大量运用,培养学生整理知识、创新思维、动手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并通过合作交流,体验合作的乐趣。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教师讲解:我们来共同走进文明
之光——光辉灿烂的古华夏。我们把
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铭文
如:司母戊鼎之所以叫司母戊鼎是因
为鼎内刻有金文“司母戊”;而现存
最长的铭文则是毛公鼎。因此,可以
说器物铭文是中国青铜器最大的特
点。世界各地古青铜器绝大多数没有
铭文,而中国青铜器有铭文者仅出土
的就达一万余件,且名文长篇巨制不
少,这些铭文字体具有很高的书法欣
赏价值。 
那么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繁体字再到今天的简体字,汉字的演变经历了一脉相承的传承,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载体。因此,是汉字使我们
成为我们,使汉族成为汉族,使中华成为中华! 
第四环节:达标检测,拓展延伸(用时约3分钟) 
    教师课堂小结: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今天我们重返商朝,领略了商朝文化成就青铜器和甲骨文,这两种独特的中华文明,再次体会到了我们的祖国不愧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每个华夏子孙都要努力学习创造更加辉煌的现代文明!         
  
                学生观察“车”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繁体字再到今天的简体字的演变,体会文字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作用!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 
                               第 12页(总 14  页)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补  充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内容,再次深化知识。同时通过讲解和聆听,使学生感情得到升华,实践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课题 “青铜器与甲骨文”    
年级课序   初一第二单元第5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了解青铜工艺和甲骨文,认识它们是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典型代表。
2.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通过展览、讲解、想象,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收集甲骨文造字特点的图片及有关资料,学会辨认甲骨文,了解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增强史料实证意识,体现历史核心素养教学。
3.真切感受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灿烂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 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及甲骨文的历史渊源与影响。(重点)
2.对一些专门的科学知识如甲骨文的字型结构较难讲述清楚。(难点)
学法导航 1自主学习,感知历史   2.合作探究,体验历史  3.体验升华,感悟历史
            教师指导
一、         问题导学
(一)自主学习
1.观看视频,思考青铜是怎样冶炼的呢?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2.什么是甲骨文?观察图片,思考回答。
g003
(二)合作探究
商刻字卜骨1.青铜器有哪些种类呢?
有一次,纣王远征东夷得胜,好大喜功的他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宴会上可能会使用到哪些青铜器?
       
2.甲骨文有哪些造字方法呢?我们来一起破译甲骨文
 
3.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什么?请阅读分析材料,思考回答。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4.甲骨文是在哪发现的?请阅读分析材料,思考回答。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尚书》
 
5.甲骨文里到底记载了什么内容呢?
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四人小组讨论分别得出每段材料所反映的甲骨文史料价值。
材料一:甲骨 《丙》 87 写到:“允获麋四百五十一。”
史料价值1:                                       
材料二:《殷墟文字乙编》写到:让妇好(妇好是商朝国王武丁的王妃,是位杰出的女政治家与军事家 )和去征伐巴方,而王则亲自从东方深入进击巴方,敌人会陷入妇好的埋伏吗?
史料价值2:                                       
材料三:甲骨文中关于商朝时期日食、月食、彗星和流星的记载
史料价值3:                                       
材料四:甲骨文中关于商朝历法的记载,而中国古代的历法与农业密切相关。
史料价值4:                                       
   6.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繁体字再到今天的简体字,汉字的演变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che-yanbian20020922
二、         达标检测
1 .(史料实证图像史料)下图是我国1964年发行的4枚邮票。据此判断邮票中的器物属于(   )
F@$85MN}E_0DE9P$9(T}MCV
A.陶器        B.瓷器      C.青铜器          D.铁器
2.(史料实证图像史料)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     )
园地原创标识.gif$PNQEP547P1HUU$~L1YWWV7
3.(史料实证图像史料)如图器物在湖南宁乡出土,造型奇特,花纹华丽,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酒樽,它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大盂鼎                 D.铜象尊
4.猜一猜(史料实证图像史料)
 

 
  311785

 

       
   
 
 
 
 


 
 
 
 
 

 
 
 
 
c2
5.课外拓展
1.请回家后用橡皮泥模仿或自己创作捏制一件青铜器,并在课外活动中展示自己的作品。
2.请摹写几个甲骨文,并分析它的造字特点。
 
 
 
 
 
 
 
 
 
方法指导: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或图片,从视频或图片中提取有用历史信息的方法,学会使用影视史料和图片史料。
 
方法指导:将全班同学分为两大组:青铜器组和甲骨文组。青铜器组的同学又分为六个小组,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通过展览、讲解、想象,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增强史料史证意识,体现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甲骨文组的同学又分为三大组,收集有关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及代表字体,通过图片史料,知道甲骨文是象形文字,会辨认甲骨文,了解甲骨文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从文献史料和图片史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括,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实践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方法指导:紧扣学习目标,巩固落实本课基本知识。实践史料实证图像史料和历史理解的核心素养。
 
 
 
 
 
 
 
 
 
 
 
 
 
 
 
 
 
 
 
 
 
 
 
 
 
 
 
 
 
 
 
 
 
 
 
 
方法指导“紧扣课标“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通过动手实践,体会历史核心素养。
 
             

       
 
本课收获及反思:
 
教师评价: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青铜器,甲骨文”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山西省 - 太原”,所属分类为“初中历史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山西省 - 太原”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