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优质课六年级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第二课时_新疆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99267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优质课六年级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第二课时_新疆

视频标签:好的故事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优质课六年级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第二课时_新疆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优质课六年级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第二课时_新疆

六年级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
一、教材解析:
《好的故事》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描写梦境的文章。文章起于昏沉的夜,结于昏沉的夜。而在这起结之中,以渐渐地缩小了的灯火,燃起了一种美好的希望,展开了一幅美好的回忆图景。鲁迅先生用了许多意象来描绘这个梦: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安宁静谧的画面。但这不仅仅是一篇描写梦境的文章,这个“好的故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黑暗现实的愤慨,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对理想生活的热烈憧憬。
由于特定的时代背景,鲁迅先生的一些文字会有晦涩难懂的特点,或者看似普通的文字背后实则另有深刻的含义,《好的故事》也是如此,看似描绘了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梦,意境也是明丽的、温暖的,然而却与现实生活中的黑暗、昏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授本课时,对写作背景可简略提及,无须过于深入地挖掘其中的象征意义,而重于引导学生欣赏鲁迅文字的优美、想象的奇特、视觉形象的奇特和丰富。
二、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重点理解“预告、幽雅、错综、荡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关键词句,弄清“好的故事”的具体内容,体会这个故事“美丽、幽静、有趣”体现在哪里。
4.结合“阅读链接”中的材料初步了解象征的写法,理解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进一步体会作者于美好的景致中寄托的感情。
5.通过补充的阅读资料,初步感知鲁迅的作品内涵,体悟鲁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对鲁迅的作品产生一定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弄清“好的故事”的具体内容,体会这个故事“美丽、幽静、有趣”体现在哪里。
教学难点:
1.结合“阅读链接”中的材料初步了解象征的写法,理解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进一步体会作者于美好的景致中寄托的感情。
2.通过补充的阅读资料,初步感知鲁迅的作品内涵,体悟鲁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对鲁迅的作品产生一定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补充资料。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重点理解“预告、幽雅、错综、荡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梳理“好的故事”的具体内容,初步体会这个故事“美丽、幽静、有趣”体现在哪里。
教学重点:
1. 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梳理“好的故事”的具体内容,初步体会这个故事“美丽、幽静、有趣”体现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思考示课题
1.激趣谈话,引入新课。
导语: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有些人说鲁迅先生的文章不好懂,或许是因为时代特殊、寓意丰富、思想深刻,但鲁迅先生一生创作的作品无数,有些却也是非常亲切、感人、有趣的。我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就好比是一粒茴香豆,它不好嚼,因为太硬,但用劲嚼了,便会发现真是回味无穷。今天,我们就不妨来嚼嚼看。这堂课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诗——《好的故事》,这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好的故事。
思考: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
预设:这个课题很能引发学生的联想,学生可能会想到看过的一个有趣的好故事,可能会想到这是一个讲述真善美的故事。依照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我们不会想到这个“好的故事”是梦里的故事、梦里的情景。
三、初读课文,字词随文解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细细品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
2.出示生字,读准音、认清形。
综 锦 萍 藻 漾 焰 削 瞬 凝 骤 掷 陡
◆易读错字:
“综”“藻”是平舌音,“瞬”“骤”是翘舌音。“削”在文中组词“瘦削”,读作xuē,不要误读作xiāo。
◆易写错字:
“萍”和“藻”都是草字头,为上下结构,不要写成了左右结构。
“漾”的右上部“”的竖不出头;右下部是“永”,不要写成“水”。
“瞬”指一眨眼的时间,所以部首是“目”不是“日”。
3.学生随文认读词语,结合课后第一题提示理解难懂的词语。
教师提示: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初读课文时,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再读课文时,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在学习《少年闰土》时,我们总结了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在理解本课词语时也可进行灵活运用。
三、再读课文,整体初感知
1.再读课文,交流对文章的初步印象。
过渡:我们常常说,看人有第一印象,其实看文也是一样的。请大家说一说,你对《好的故事》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交流示例:
生1: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鲁迅先生写的景物非常美。他写到的乌桕啊,野花啊,都写得很美丽,同时也很细腻。
生2: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画面感,在读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个画面。
生3:我感觉这篇文章读来很美,但是却读不太懂,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把梦境里的一幕幕景色称为“好的故事”。
师:我想告诉大家,其实这篇貌似又美又悠闲的文章,看不懂是正常的,因为它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而《野草》是非常难读懂的。但总的来说,《好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比较轻松、比较美的感觉。
预设:学生初读这篇文章,对其中的景物之美肯定都印象深刻。同时,本学期学生也进行过不少想象的训练,所以也能感受到其中的画面美。但是这篇文章确实不太好懂,不像我们之前学的文章,情感明确,主旨也清晰,所以学生说读不懂也很自然。通过交流初步印象,教师能对学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根据学生关注的重点调整教学。
2.快速读文,小组合作,简析本文结构。
(1)提出问题,思考后小组交流。
①鲁迅先生写“好的故事”,主要集中在哪几个自然段?
(第3—8自然段。)
②鲁迅先生所说的“好的故事”,到底是什么?
(是他做的一个梦。)
③再留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能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文章的写作顺序吗?
(看书入梦——梦境——梦醒。)
(2)教师根据交流情况进行小结,概括文章在写法结构上的特点。
小结:大家说得很对,所谓的“好的故事”,不过是鲁迅先生的一个梦。先生从“昏沉的夜”开始,做了一个梦,梦惊醒后又回到了“昏沉的夜”,这就是整篇课文的结构。
3.勾画出文中的关键句,体会“好的故事”的特点。
(1)学生汇报找出的句子。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2)说说自己的发现,用词语概括“好的故事”的特点。
(这两个句子中形容“好的故事”时用词是重复的。好的故事的特点是:美丽、幽雅、有趣。)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
过渡:这节课,我们主要的学习内容是理解字词、读通课文,对“好的故事”有个初步印象,也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2.引导学生交流,说说自己在字词学习上或者阅读这类离自己有一定时代感的课文的学习方法上的收获。
(1)学生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朗读、推荐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总结:鲁迅先生笔下的这个故事是美丽,幽雅,有趣的,到底是怎样的“美丽,幽雅,有趣”甚至“分明”?我们下节课再去细细品味。
板书设计:
26. 好的故事
美丽  幽雅 有趣
      分明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进一步体会这个故事“美丽、幽静、有趣”体现在哪里,体会景物自然美、画面动态美、文字诗意美和视觉色彩美。
2.结合“阅读链接”中的材料初步了解象征的写法,理解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进一步体会作者于美好的景致中寄托的感情。
3.通过补充的阅读资料,初步感知鲁迅的作品内涵,体悟鲁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对鲁迅的作品产生一定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进一步体会这个故事“美丽、幽静、有趣”体现在哪里,体会景物自然美、画面动态美、文字诗意美和视觉色彩美。
教学难点:
1.结合“阅读链接”中的材料初步了解象征的写法,理解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进一步体会作者于美好的景致中寄托的感情。
2.通过补充的阅读资料,初步感知鲁迅的作品内涵,体悟鲁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对鲁迅的作品产生一定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语言引话题,词串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鲁迅先生笔下的“好的故事”有什么特点吗?(生回答:美丽,幽雅,有趣。)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鲁迅先生的梦境,去看一看、听一听这个“好的故事”。(板书课题)
2. 词串穿方法,寻找重点段。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该如何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今天的这一组词,自己读一读,并迅速在课文中找到它们集中出现在了哪些自然段中。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重点段落一:第五自然段。
(1)欣赏思考“好的故事”中的景物之美。
①将文中出现的景物进行概括,这些景物有出现的顺序吗?
②我们可以给这些景物按照类别、或者远近进行分类吗?
预设:没有顺序,不可以进行归类或者排序,因为这是作者的一个梦境。梦里的事物出现往往都是无序的。这样的写法更具有真实性。
(2)朗读赏析“好的故事”中的景物之美。
教师:这一自然段的事物虽然出现的很随机,但却不失美感,你认为哪一句很美,请自己读一读,思考美在哪里。
预设汇报角度:动态美;颜色美;光影美……
2.学习重点段落二:第七自然段。
(1)还有一些事物出现在了第七自然段,这些事物主要和什么色彩融合在一起呢?请自读这一自然段并圈画出带有这一色彩的事物。
预设:红色。大红花、斑红花、一丈红……
(2)这里的“一丈红、大红花、斑红花”都是红色,它们是几种植物呢?
对比“大红花一朵朵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两个句子的异同。发现这三种花其实是一种花。
(3)为什么鲁迅先生在这里要写三种不同的名字呢?
      预设:因为鲁迅先生对这种植物印象深刻,记得它的所有名字。……
(4)红色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
预设:红色是一种温暖、热烈、靓丽的颜色,让人的印象非常深刻。
(5)为什么鲁迅先生会选择这么热烈的颜色来写梦中的画面呢?我们不妨一起看看这好的故事开始的地点。
(6)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留恋。
“山阴道”的注释说这梦开始的地点在哪里?请同学们看课文下方注释。来看这是鲁迅先生的生平介绍。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地点都是在浙江绍兴。鲁迅先生写得是自己的故乡。
(7)回顾刚才的问题,为什么鲁迅先生会选择梦境的主色调为红色?
预设:鲁迅先生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很深。表达了家乡的一切在鲁迅先生的心里很美好……
3. 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第五、七自然段,体会“好的故事”的画面美。
三、自然过渡,阅读拓展
1.因为“分明”所以鲁迅先生写到“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那么故乡的哪些人、事、物鲁迅先生记得很清楚呢?
出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介绍《朝花夕拾》。
出示:《少年闰土》片段。
2.这些美好的回忆使得鲁迅先生说“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3.可当鲁迅先生真的想记录下这一切美好的时候,却发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记得《少年闰土》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吗?
生:但从此我们再也没见过。
4.这对昔日的好友真的见不到了吗?
出示:《故乡》片段。
5.你读懂了什么?(一种好朋友间的隔阂。)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变化?
 出示:《呐喊》简介,推荐阅读。
6. 所以鲁迅先生继续写到:“我抛下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这好的故事还在吗?鲁迅先生仅仅是不在小船里了吗?
预设:梦醒了,鲁迅先生很难过。他的难过还因为他无法再回到故乡,再回到从前……
7.那么,这样一个梦发生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呢?这个时间出现了几次?
预设:文章第1自然段中提到“是昏沉的夜”,结尾又强调“在昏沉的夜”。
(板书:昏沉的夜)
8.鲁迅先生两次提到“昏沉的夜”有什么作用?
预设:首尾呼应,显示了结构的完整;同时梦境的美好、明丽与昏沉的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深思。(板书:梦境、现实)
9.为什么第一次“昏沉的夜”出现用的是“是”字?第二次“昏沉的夜”出现用的是“在”字呢?
提示: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可点到为止,等学生读完“阅读链接”中的文字后,再进行讨论、思考,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板书:对比、象征)
10. 作者既然是写自己的梦,而这个梦又发生在“昏沉的夜”,课题为什么又要叫“好的故事”呢?
预设:现实虽然昏暗,但更要有对美好事物的希望。
出示:《野草》介绍,推荐阅读。
四、资料补充,情感升华
1.鲁迅先生的求学路有两次转折,你们了解吗?
预设:第一次是“弃矿学医”第二次是“弃医从文”。
2.关于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他曾这样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这段话中的“那一次”指哪一次呢?我们一起看看。(出示图片,简要说明。)
3.在鲁迅先生决定“以笔为枪”来医治这些麻木的国人的时候,是那么顺利的吗?请同学们自读27课的这一部分“有一次……哈哈大笑起来。”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鲁迅先生以笔为枪的救国之路并不顺利,这里的“四周黑洞洞的”、“碰壁”都是在说他的不容易,而且用了象征的手法。
4. 是啊,在那个年代想唤醒一个民族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可是鲁迅先生停止写作了吗?(没有)是的,他短暂的一生,55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回忆与作品。他的追悼会上臧克家这样写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鲁迅先生虽然离我们而去,可他的作品还在,他的(精神)还在。无论是《朝花夕拾》中对回到童年的美好希望,还是《呐喊》中对社会变革的希望,还是《野草》中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他都在告诉我们人在任何时候不要放弃希望!这便是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精神力量!(生齐读鲁迅生平介绍。)
5. 这便是鲁迅先生!(出示:鲁迅名言警句,师生合作串读)
他曾质问所有人……
他曾对所有青年人说……
他曾对所有人说……
这样一个总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大先生,只给自己留下了这样的14个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面对反动派他横眉冷对;而对他热爱的人民甘为孺子牛!
他曾说过:“现在中国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此后若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五、主题归结,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好的故事      昏沉的夜
                  梦境    对比    现实
象征
希望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好的故事”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优质课六年级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第二课时_新疆”,所属分类为“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优质课六年级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第二课时_新疆”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99267】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9926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