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童年的水墨画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童年的水墨画》北京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童年的水墨画》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
1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墨、染、碎等13个生字,学写墨、染这2个生字。
2. 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碎”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
3.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儿童生活的快乐,试着写写描绘童年生活的诗歌。 教学重点:1.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的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读懂诗歌意境,体会儿童的欢乐,试着写写描绘童年生活的诗歌。 教学准备: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一、走进水墨画,导入揭题。
1.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美丽的画,咱们一起欣赏欣赏。
瞧,这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这是齐白石画的虾;这个竹子呢?是“书画三绝”之一郑板桥爷爷画的;还有咱们的老乡丰子恺,他呀最擅长把生活画进画中。这些画大多寥寥几笔 但笔墨的浓淡晕染出了诗意的画面,像这样的画,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作——水墨画。
2.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伸出金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教写墨:上宽下窄,黑表示颜色,土表示砂石,墨就是用黑灰制成的墨汁。)
3. 指生读题,齐读。
4. 这是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出示篇章页)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预设1:运用多种方式理解难懂的句子。(这是要掌握的学习方法) 预设2: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习作要求) 预设3:写的是童年的事。(童年为主题)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童年这座百花园,一起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二、整体感知,揭开画面。
1. 请同学们轻轻翻开课本72页,放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你从诗中看到了哪几幅水墨画?
2. 请三个小画家用朗读来为我们呈现这些画面。(指三生分别朗读三首小诗) 3. 谁来说说,你从诗中看到了哪几幅水墨画? (依据回答,引导学生联系诗题,试着用上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将三幅画面说清楚。并以此板书:溪边垂钓 江上戏水 林中采蘑菇。)
这就是藏在小诗中的三幅水墨画,画出了孩子们五彩的童年。
三、聚焦《溪边》,欣赏画面。
2
就让我们先走进溪边,去仔细欣赏一下这幅吧!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溪边》这首诗。想一想:你在溪边这幅画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圈圈划划,把美景标记出来。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你在溪边这幅画上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a.垂柳:垂柳姑娘,你在溪边干什么呀?诶,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的呀?那一定很美,请你美美地读读吧!
b.溪水:垂柳垂柳,你为什么把这溪水当作镜子呢?
把溪水比作镜子,生活中的镜子是平静的,说明这里的溪水很静,很平的,所以才能当镜子。
真厉害,联系了自己的——生活体验,看到了这幅画面。(板书:联系生活经验)。
瞧,平静的溪水就是垂柳的镜子,(呈现图片)指生在看图基础上有感情读好诗句。(这景可真美,真静啊!板书:静 ) 还有谁也看到这条山溪啦?
c.山溪:闭上眼睛想想,像绿玉带一样的山溪,那是什么样的呀?预设:弯弯曲曲的,长长的,绿色的。
d.同桌讨论:溪水不该是透明的吗?怎么变绿了呢?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 预设1:因为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垂柳倒映在溪面上,所以把溪水染绿了。
我听明白了,你是依据上一行诗来理解的,像这样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
预设2:小溪两边都是山,山是青翠的,溪水如镜,那么青翠的山倒映在平静的小溪里,山溪就如绿玉带了。
2.谁给大家读出这美丽的画面?
3.想不想看看这美丽,宁静的画面?(呈现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太美了,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读:像小诗人读,有停顿、有节奏。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4.你在溪边这幅画上还看到了怎样画面?
预设:有人在钓鱼,钓竿上有一只红蜻蜓,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蜻蜓的红和人影的绿相映成趣,请你读。
5.(出示“染”)认识这个字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预设:加一加的方法。 是呀,染这个字可有意思了,指的就是从植物中(标红“木”)提取的染料,放在水里(标红“氵”)经过多次(标红“九”)上色,颜色就均匀了。 6.在生活中你见过染吗? 预设:染布。
7.水墨画中的染你见过吗?(呈现动画)瞧瞧,是怎么样的呀? 8.那谁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预设:因为垂柳倒影在溪水中,溪水变绿了。而人影也倒映在溪水里,所以被溪水染绿了。
3
你瞧,他已经学会用——联系上下文来读懂画面了。
9.请把你们的理解送进作业本中说一说吧!(呈现作业本题目)
是呀,像画水墨画一样,把人影染绿了,这就是它的美妙之处。 10. 想不想看一看?你看到了一副怎样的水墨画?请你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安静美好的画面吧!
11.学法小结:同学们你们看,我们联系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理解了难懂句(板书:展开想象),看到了这幅美丽的画卷。就让我们用上这样的方法来学习下面两行诗,试着理解这个难懂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预设:水面上有波纹,鱼被钓上岸。从“扑腾”知道水面上有水花,鱼上钩。 你钓过鱼?听过鱼上钩声音。你是——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了。
预设:上一行说到钓竿,说明他们在钓鱼,下面说草地上蹦跳着鱼儿,说明鱼儿已经被钓上来了,孩子们很开心,所以有笑声。
你们瞧,他是用了——联系上文来理解句子。
12.孩子们,拿起你的鱼竿准备好,我们一起来掉大鱼啦!(带动作齐读) 采访:你瞧大鱼钓上来啦!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我好开心啊,觉得自己很厉害;今天晚上有鱼汤喝了。 是呀,鱼儿一跳,孩子们一笑,原本静静的画面一下子——动起来。(板书:动) 13.看来第一幅墨画已经画在我们心中了,看,碧绿平静的溪水慢慢在我们眼前展开——(引读前四行诗句);突然,这画面一下子活了起来,——(引读后两行诗句)。
我们就是像这样先读准读通了诗句 ,接着通过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等的方法读懂画面,从而读出童年的乐趣。
四、小组合作,“放学”江上。
1.在江上,又会是一副怎样的水墨画呢?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方法,同桌两人开展合作学习:
呈现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说:我们是用( )方法来读懂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 想:我们仿佛看到了…… 读:请听我们有感情朗读。
通过说、想、读的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读出诗中的画面。 2.合作学习交流汇报:
预设1:我们是用了(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读懂“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嬉戏”这个句子。
我们仿佛看到是一群孩子在水里玩水,拍水玩得很开心 请听我们有感情地朗读——
哇,你们从这两行诗中读到了一群孩子在快乐地玩水呢!(板书:一群)
预设2:我们使用了(展开想象)的方法来读懂“是哪个“水葫芦”……”这个句子。
我们仿佛看到有一个孩子在水里钻来钻去,笑得很开心的样子。 请听我们有感情地朗读——
4
3.(呈现水葫芦图片)瞧,这就是水葫芦,它是一种水生植物,作者把孩子写成“水葫芦”让你感受到什么?预设:可爱、调皮、会游泳 是呀,透过“水葫芦”我们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孩子。(板书:一个)。
4. 孩子们,通过合作学习,第二幅水墨画也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瞧,一群孩子在江上快乐的戏水呢——引读前四行,其中有一个孩子特别可爱——引读后两行。
五、回看画面,迁移运用。
1.孩子们,今天我们不仅读了诗,还赏到了诗中的画,就让我们带上这份童年的快乐,伴着好听的音乐,和老师配合着读读吧!(师生配合接龙读诗)
2.有感情地读诗好听极了,能不能再读一读,想想同样都是写童年的快乐,作者在写时还有什么不同?预设:《溪边》从静静的景写到了动;《江上》从一群孩子聚焦到了一个孩子。
虽不同,但这两首诗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
3.其实,我们的童年也是很快乐的,瞧,墨画上的这些场景你们肯定不陌生,谁能结合画面和我们交流交流。(呈现四副童年的水墨画) 引导学生从动作、神情将画面描述具体而生动,同时可以尝试动静结合或点面结合的写法。
4.就让我们提起诗意的笔,写写这样有趣的童年。可以借助这个句式写写这幅水墨画,有能力的孩子也可以依据自己脑海中呈现的水墨画写一写。
请三生进行诗歌展示。
5.结语:寥寥数字,一幅溪边的水墨画画成了。溪水清清,垂柳依依;缓缓流淌的溪水诉说着童年的记忆,静谥的草地上回荡着童年的笑声,溪边垂钓,温存着童年别样的快乐情怀!
板书设计:
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垂钓 静 动 联系生活经验 江上戏水 一群 一个 联系上下文 林中采蘑菇 展开想象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