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认识面积
所属栏目:小学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认识面积》北京市 - 石景山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认识面积》北京市 - 石景山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在“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认识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五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解决问题五部分。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认识面积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然后是“面”的大小。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人教版教材三个维度的知识载体分析: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认识面积
学科 数学 学段 第二学段
年级
三年级
相关 领域 空间与图形领域
教材 书名:数学 第六册 出版社:人教版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
学情分析:
认识面积是本班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认识了长、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本班学生在生活中与物体也有广泛的接触,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这都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保障。但学生对面积的概念还处于一种迷茫的感性认识阶段,对于度量面积只死性地记忆公式,对于面积单位的产生、意义没有很强的需求感。这种浅性的认知将直接影响今后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的理解和空间观念的正确形成。
我的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进行猜测、实验、、推理、交流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了解,感悟面积的空间观念,建立面积概念。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探讨为什么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而不是圆或三角形等;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发展面积的空间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数学教学应从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素材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 结合实例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 经历用不同图形做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 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生度量意识的培养。
4.教学过程
一、涂色活动,引出新课 师:孩子们,上次的班会上,大家都亲手制作了漂亮的书签,李老师也想做一个,先要用剪刀剪下来,沿着图形的哪儿来剪?(周长)接下来请大家给它涂色。我们涂的是这个图形的? (面)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面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做书签活动,学生认识到沿着图形的边剪的是周长,涂色涂的是图形的面。引出“面”的概念,为认识面积做准备。)
二、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1、认识“面”
师: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物体,每个物体都有面。 (1) 这是数学书的封面,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怎样摸它的周长的?今天我们
要摸它的面,怎样摸?请你像他这样,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 (2) 摸一摸课桌的桌面。有什么发现吗?
(3) 你能找到比课桌的桌面大的面吗?比数学书封面小的面有哪些? 2、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能感受到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就说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这些物体的面积。
所以我们就可以说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你能像这样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
3、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
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
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
4、感受面积运动不变性
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呢?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的活动,学生感知物体的表面,再通过比一比的活动,认识到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结合学生身边实例,揭示面积概念,学生初步认识面积。通过说一说,用实例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通过判断不同位置摆放的数学书封面面积,学生认识到同一个物体,无论怎样放,面积大小都不变,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
三、探讨比较面积的方法,发展学生度量意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那你能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吗?
(1)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个图形面积大? (2)用重叠的方法能比较出面积大小吗?
(3)还有什么方法能测量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引导:以前我们是怎样测量长度的?用这样的长度单位能测量面的大小吗?用什么样的单位测量面积呢? 小组讨论、汇报。
2、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1)自主探究,体验度量方法。
每个小组都有多种不同的学具,请小组同学一起想办法,选择合适的图形,测量比较出他们面积的大小。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小正方形、圆片、三角形、长方形若干。 (2)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展示不同的方法: 用圆作单位:
用三角形做单位:
用长方形做单位:
用正方形做单位:
思考: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比较出哪个图形面积大吗? 用哪种图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介绍:国际上就是规定用小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那我们就用正方形来测量黑板上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经历用不同图形做单位度量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拼摆过程中体验单位的价值和选择面积单位的依据,通过比较感受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认识到正方形是最合适的面积单位。)
四、拓展应用,发展能力
1、下面三个图形中,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2、下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3、在同样大的正方形中,去掉同样大小的三个小正方形,所剩图形的面积是否相等?
4、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长?为什么?再想一想,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设计意图:通过第1、2题的练习,学生体会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几个单位,感悟单位的价值;通过第2题的练习发展学生的面积守恒观念;第3题帮助学生将周长概念与面积概念加以区别。)
五、回顾整理,展望新知
1、回顾一下我们的活动,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你还知道关于面积的哪些知识?
2、介绍:其实关于面积还有很多知识等着我们去研究,比如说对于面积的度量,我们刚才发现要用统一的标准才能测量比较,同学们特别聪明,国际上其实就是规定了要用正方形作为度量面积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这些面积单位就是我们今后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4.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
5.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注重沟通长度与面积的联系。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从学生熟知的实物图中指出周长,发现摸数学书的封面不能用手指,应该用手掌;接下来通过摸物体的表面认识到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从而认识什么是面积。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
注重激发孩子的思考,引导孩子找到比较长、正方形面积大小的方法后,让学生真正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比较出面积的大小,认识到很多图形都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出面积的大小,但是通过对比孩子们发现小正方形做面积单位更合适,因为可以铺满,而且摆放方便。
3、注重在活动中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是在“做”中积累起来的,学生从课堂上的摸面、指面、比面过程中认识面积,在探讨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和动手比较面积大小的数学活动中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各项活动中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