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和差问题
所属栏目:小学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北京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和差问题》北京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北京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和差问题》北京市平谷区第一小学
和差问题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意义。 2. 学会独立思考,感受线段图的直观作用,体会假设、转换等数学思想。 3. 获得分析和解决和差问题的一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4. 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获得分析和解决核查问题的一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获得分析和解决核查问题的一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教师(出示下图)下面的线段图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女生 男生
3人
学生1:男生比女生多3人。 学生2:女生比男生少3人。
教师:女生的人数怎样变化,才能和男生同样多?男生人数怎样变化,才能和女生同样多?
学生1:男生去掉3人才能和女生同样多。 学生2:女生加上3人,就和男生同样多。
教师小结:要使男生的人数和女生同样多,可以把男生人数去掉3人,也可以把女生人数增加3人。不管是减去还是加上,都是这3人。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借助线段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探索新知
1. 审题
教师:(出示下图):这节课我们来解决一道有关环保小志愿者人数的问题。看图,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
过渡:你们愿意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吗? 2.分析解答 出示学习要求
(1)自己独立思考,完成学习单的内容。 (2)完成之后同桌交流。 (3)最后全班展示。 3.集体汇报 (1)先汇报线段图 (2)(25+3)÷2
=28÷2 =14(人) 14-3=11(人) (3)(25-3)÷2 =22÷2
=11(人) 11+3=14(人) 5. 教师根据投影总结这两种做法
①如果女生的人数增加3人,女生的人数就和男生一样多,这时总人数也跟着增加3人,而且总人数恰好是男生人数的2倍。所以男生人数就是(25+3)÷2=14(人),女生人数就是14-3=11(人)。
②如果男生的人数去掉3人,男生的人数就和女生一样多,这时总人数也跟着减少3人,而且总人数恰好是女生人数的2倍。所以女生人数就是(25-3)÷2=11(人),女生人数就是11+3=14(人)。
教师小结:在解决这道题时,你们用了这样的两种方法。比较一下,这两种
3
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生答:相同点是都假设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同样多,看总人数应该怎样变化,然后再用变化后的总人数除以2,就可以求出男生或女生的人数了。
教师: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答:不同点是把女生人数增加成男生那么多,还是将男生人数减少成女生那么多。女生增加,总人数就跟着增加;男生减少,总人数也会随着减少。
教师:通过假设,将不同的数量转化为同样多,就可以用除法将调整后的总数平均分,进而解决问题。
(三)练习巩固
1.概括和差问题的基本框架
教师(出示幻灯片):读一读,比一比,哪道题与例题更相似,说明理由。 题目1:王强和李勇共有邮票195张,王强比李勇少15张。王强和李勇各有邮票多少张?
题目2:小刚在一次测验中,数学和语文的平均分是96分,数学比语文少4分。他的语文、数学各是多少分?
教师:像这样,已知两部分的和与差分别求两部分是多少的问题,也称之为和差问题。
2.解决题目1:
(1) 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2) 列式解答
3.归纳解答和差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师:解答这样的和差问题,大家有什么小窍门吗?
生答:可以用假设法,把两个数都假设成像较小数那么小,就可以用(和+差)÷2=较小数,再用较小数+差=较大数;也可以都假设成较大数那么大,这时就要先用(和+差)÷2=较大数,再用较大数-差=较小数 (3)延伸
教师:刚才同学们分析出第2道题给出的是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及这两科相差的分数,并没有给出两科的分数和。那该怎么办呢?
学生:可以先用96×2=192(分),192就是语文、数学两科成绩的和。
4
教师:看来,这道题也可以转化为一道和差问题,只不过需要先将“藏起来”的和求出来。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