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挂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漂亮的挂盘》是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课程,属于“人与生活经验”为取向的课程。课程以“设计·应用”为学习领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学会运用适合纹样装饰挂盘,培养学生欣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掌握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方法,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和表现欲。本课通过设计纸碟,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创造能力,感受“变废为美”、“化腐朽为神奇”的乐趣,进一步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核心素养目标】
1. 图像识读:通过教学游戏,让学生感知适合纹样的特征,在比较中体会“平衡式”和“均
齐式”的特征。
2. 美术表象:通过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制作出漂亮的挂盘。
3. 审美态度: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4. 创意实践:将课堂知识点内化为创造过程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
动脑的创新能力。
5. 文化理解:从德育教育角度来观察理解学生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能运用“均齐式”或“平衡式”的纹样设计装饰挂盘。
【教学难点】能运用明快的色彩和简练、夸张的手法设计适合的纹样装饰挂盘。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激趣引入:
教师活动:1.编排表演剧《盘子的对话》,以“选美大赛”引入,以“选美大赛”揭晓。
2.引导学生通过表演剧故事情节,提出帮助策略。
学生活动: 1.学生表演:《盘子的对话》
2.同伴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盘子的对话》情景剧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及目标。
二、图像识读 自由探究
教师活动:1.预设多种形状、多种色彩、多种题材的挂盘,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 2. 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总结知识点。
3.根据学生探究学情,概括挂盘设计的多种题材:动物、植物、人物、景物等,
为学生更深层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学生活动:1.感受挂盘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运用合理美术语言描述挂盘的美感。 2.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和解读生活中的美术创作素材,从而创作。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对学习兴趣,体会挂盘设计的乐趣。 三、技术支架 铺垫操练
教师活动:1.设计动画挂盘,点播均齐式、平衡式构图形式。 2.设计给不同的挂盘找到合适的图案,点播适合纹样。
学生活动:1. 通过给不同形状的卡纸找到相应的图案,激发学生对适合纹样的理解,。
2.动手参与摆放适合纹样,将书面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
设计意图:利用生动的动画效果,吸引学生注意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学生的观察力,
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能力。
四、 示范引领 技能内化
教师活动:1.通过展示教师范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借助媒体教学,拍摄微课《挂盘的制作》。采用儿童的语言讲解,深入浅出的激励学生大胆创作。
学生活动:通过欣赏,亲临老师的学法指导,催化学生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 设计意图:针对绘制挂盘知识点而制作,适合学生对挂盘创作的深度学习。 五、 提升业务 反思教学
本节课是让学生在比较和欣赏中体会均齐式和平衡式的美感形式,感知适合纹样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主要反思如下: 1. 设置情境 感染其“美”
有效的教学情境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当孩子置身于某一情境时,他的潜能可发展到极至。本节课有意识创设《盘子的对话》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品展示与讲评环节,以“选美大赛”形式进行,设计小组合作推选大赛评委,选出冠军,投学生所好,换来的却是热情不减,何乐而不为呢? 2. 展示图片 催生其“美”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所需要的信息,80%以上通过视觉获得,视觉不仅给人的生存提供必要信息,而且也是人类乐趣与幸福的一个重要源泉。考虑到孩子们知识储备的有限,上课前,本人收集大量的图片,有意识选择了不同题材、不同形状、不同色彩的挂盘做成课件。想以本节课参赛,已经是几年前的想法了,因此,每届四年级有创意、图案美的的挂盘精品,都成了这节课课件的素材。学生作品,更贴近儿童美术语言。他们看得多了,有种“水满自溢”的感觉,沉睡的思维唤醒了,几十张作业无一张雷同。 3.实践引导 激发其“美”
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不断地引起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表达,是施教者应该具备的课堂教驾驭能力。因此本节课多次运用观察对比等方式,激
发学生学习热情。如:给不同形状的卡纸找到相应的图案,对学生掌握适合纹样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
4.充实文本 促成其“美”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既不是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桥梁。”因此要活用教材,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不断充实、拓展。如:展示教师范品、在教学中选择富有“中国风”的剪纸作为奖品,为的是丰富他们的感受。
总之,一堂课是否能焕发生命活力,来源于教师对教材的精准把握和对学情的深入了解,还需要有一份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