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所属栏目:高中地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重庆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重庆市江津中学校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课标呈现与解读
1、课标呈现: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2、课标解读:①课标内容是一章的,而本节主要讲的是后半部分;②要选定一定的区域(本节课选用的是桃花源);③要应用资料(本节课选用的是《桃花源记》及其古今研究数据);④要区别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但是将地理问题定量化,对他们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通过数据呈现与计算并建立简单的模型也是非常大的挑战。学生已经学过前两节人口数量的变化,即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对人口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没有形成对人口问题的系统认知,也无法辨别人口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资源和环境的问题,是发展的问题。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获得终身有用的科学思维,包括基于数据和公式的数学思维,以及基于概念和定义的逻辑思维,学会理性地分析地理学科的问题,并尝试建立模型。做到真正的立德树人,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如下:
1、在数学模型和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两个概念的区别 2、经过数学计算过程建立环境承载力的数学模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3、阅读材料,通过桃花源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图,从耕地资源的角度计算桃花源适合养活的人口数,并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图分析当时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通过分析人口倍增时间的概念、观察表格规律,计算桃花源人口增长过程。 通过维持最基本的生态系统标准下的环境要求,计算桃花源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5、当人口超过环境承载力时,学会分析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6、通过数据事实和逻辑推导,学会批判性思维,并树立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7、通过课后资料的阅读与思考题,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难点
1、通过数据事实和推理探究,理解桃花源时代的人类无法避免因为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社会悲剧。
2、为什么说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最重要因素是人类对于发展观念的价值判断。 3、通过对数据与公式的处理过程,建立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
五、教学重点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两个概念的区别
六、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数学分析法、概念剖析法
七、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文本材料:《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理想状态
材料1:根据湖南桃源县桃花源景区公布的景区面积
为225000亩;两汉及魏晋时期的亩产量:130千克[1]
;要维
持生活, 人均粮食占有量需要500千克[2]
。
材料2:右图为桃花源土地利用类型假想图1。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计算此时桃花源能承载多少人口?
(2)根据桃花源的土地利用类型图1,推断此时的人与
自然的关系?
【探究二】:增长过程
[1]《汉代不同农耕区不同劳动生产率的考查》 黄今言 温乐平;
[2]《高中地理必修2》 中国地图出版社;
[3]《地理学与生活》 美:阿瑟•格蒂斯; [4]《西汉人口研究》 尚新丽.
假设最初到达桃花源的人口为500人 ,根据表1所给数据,完成表2内容。(人口倍增时间:若人口按某一固定增长率增长,其总人数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
表1:不同增长率下人口的倍增时间[3]
年自然增长率(%) 0.5 1.0 2.0 3.0 倍增时间(年)
140
70
35
24
表2:以2%的自然增长率计算[4]
,不同年份桃花源人口的数量
距迁入年份 0 35 70 105 140 175 210 245 人口数
500
1000
【探究三】:极限状态
要维系最基本的生态系统,则至少需要15%
的林地,5%的草地,5%的水域,且建设用地已增至15%。 结合前面材料1的数据,计算桃花源最多能够承载多少人口?
【探究四】:走出迷茫
当灾难降临桃花源,你认为在当时的认知水平下村民的选择可能是? A.听天由命 B.祈祷神灵 C.逃出桃花园
D.反思人地关系,探究灾难发生的本质原因,并运用数学工具建立人口的理论体系,积极主动地避免下一次灾难的发生。
【探究五】:区别概念
1、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如果超出这个界限,就会造成对某些资源的过度利用,消弱环境的再生产能力,使整个生态系统退化,甚至遭到破坏。)
2、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并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要求:自学上述两个概念,小组讨论完成下列两个问题。
(1)根据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在前面所计算的数据中,找出哪一个是桃花源的环境承载力填入下列括号中,请说明理由。并将环境承载力的数字计算式转化成文字式,再分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数字计算式:( )=
文字计算式:环境承载力 =
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2)根据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请在前面所计算的数据中,找出哪一个是桃花源的人口合理容量?并说明理由。
三、 课堂小结
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并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问题性质 实然判断,即实际是怎么样
应然判断,即应该是怎么样
侧重点 自然资源、科学技术水平、消费水平、区域对外开放程度等客观现实 除了自然资源、科技水平、地域开放程度等客观因素外,更侧重于人类“发展观念”的
主观价值判断 研究意义 主动探究人口数量的警戒值,避免饥荒、战争等重大灾难的发生
将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四、 课后阅读材料及思考
材料一 《瓦尔登湖》的创作背景
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正处于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初始阶段。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与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的脚步,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蓬勃发展的工业和商业造成了社会大众当时普遍流行的拜金主义思想和享乐主义思想占绝对主导地位。同时,也刺激着人们对财富和金钱的无限制追逐,人们都在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而整日忙碌着。聚敛财富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唯一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以不顾一切。人们疯狂、贪婪、过度的拉取、霸占有限的自然资源,开垦荒地的同时,大面积的森林也随之消失,大机器的轰鸣声随处可闻,而鸟儿的歌声却很难寻觅。人们无限制的向大自然索取,最后也遭到了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导致森林覆盖率急逸下降,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使得整个自然生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与污染,而且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也变得岌岌可危。
材料二 《瓦尔登湖》简介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
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梭罗以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们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
不用给我爱,不用给我钱,不用给我声誉,给我真理吧——梭罗 《瓦尔登湖》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应了以“高速度、高生产、高消费”为特征的发展观下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现代化运动模式。请从中找出关于资源、科技、社会文化等要素的相关内容,并说明这种变化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2.有人说瓦尔登湖就是西方的桃花源,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3.你是否认同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那种生活方式?结合自身实际,思考“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