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板块构造学说
所属栏目:高中地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第三章《宇宙与地球》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甘肃省 - 白银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板块构造学说》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板块构造学说》是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第三章《宇宙与地球》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主要讲述板块构造学说,世界著名山系的形成原因,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等内容。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学生学习地球内部构造之后,进一步了解有关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对地球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为地表形态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将为区域地理有关章节的地理成因学习奠定基础,有利于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二、课标解读
本部分内容的理论性较强,但要求比较简单,即“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结合实例说出世界著名山系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大致情况,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同时中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参与意识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多个学生活动,化抽象为直观,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2.通过录像、投影、模型等多种媒体组合教学,培养学生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应用板块学说解释山脉、岛弧、海沟成因的能力。
3.通过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级跳”的学习,初步认识人类对地壳运动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感悟科学探究的无止境、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科学质疑的重要性,从而辩证地看待科研成果,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有较大的帮助。
五、教学重点
全球构造理论的发展过程,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六、教学难点
海底扩张过程。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八、教学媒体
Flash动画:大陆漂移过程、海底扩张过程、板块运动过程
投影片:大陆漂移证据的复合片、世界大洋地层年龄分布图、大西洋海底地貌分布图、六大板块空白图
模型:世界地图
九、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引出新课
师:播放BBC《地球》片段,设置问题:①地壳是如何运动的?②是什么力量驱使板块运动呢?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学习新课——板块构造学说(板书)
【设计思想】问题①、②并不急于要学生回答,而是为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做铺垫,此环节旨在通过巧设问题情境,力争“课伊始趣即生”。
(二)明确知识结构——全球构造理论三部曲
师: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大陆漂移学说;二是海底扩张学说;三是板块构造学说(强调重点)
1.大陆漂移学说——一张地图引发的科学革命(板书)
师:出示世界地图,设问:观察各大洲大陆轮廓图(如图1),你有何想法? 生:大西洋沿岸的大陆可以拼合在一起,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可加以提示。 生:在黑板上演示,将大西洋两岸的南美洲与非洲轮廓拼合在一起。
教师及时鼓励:当年魏格纳也是这么想的,你们具有科学家的潜质!适时介绍魏格纳的故事,接着追问:如果你是魏格纳,你如何验证你的设想?
生:讨论回答
随着学生的七嘴八舌,证据逐渐清晰(古生物、古气候、古冰川、地质构造等) 生:归纳证据。(教师注意鼓励评价学生)
师:【出示投影片】大西洋两岸的非洲与南美洲,鸵鸟、肺鱼、舌羊齿化石等古生物分布,大西洋两岸古地质构造连续性,赤道有冰川遗迹、南极有巨大煤层等古气候的复合片(如图2)
图1 图2
【启发讲解】1912年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他认为3亿年前地球表面存在一个联合大陆,这个大陆在2亿年前开始分裂,由较轻的花岗岩类组成的大陆在较重的由玄武岩类组成的海底上漂移,直至形成现代的海陆分布。
师: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发表后反对者远远多于拥护者,这是为什么? 生:守旧的思想在作怪;无法解释大陆漂移的动力等,引发学生的质疑—大陆漂移的原动力是什么?学生如果无法回答,教师可加以引导。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动力问题是本学说的致命弱点。这个学说一经提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但是魏格纳顶住巨大的压力,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断的求证。1930年,当他第四次去格陵兰寻找证据时,不幸去世。随之,大陆漂移学说陷入沉寂。
【设计思想】“大胆设想但需小心求证”的科学思维方式是学生开启地理学科智慧之门的钥匙之一。没有“设想”就缺少探究的动力,敢于“设想”才能创新;“质疑”是科学研究不断创新的原动力之一,恰恰也是中学生最为缺乏的科学素养之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适时地加以引导。
【过渡】科学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地球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收集了大量有关海底岩石年龄的资料,据此,形成了另一构造理论——海底扩张学说(板书)
2.海底扩张学说
师:【出示投影片】(如图3)提出问题:从大西洋海底地形图中,你能说出海底地表形态是怎样分布的吗?
生:读图后回答。(教师及时给与鼓励与肯定)
师:【出示投影片】(如图4)从全球海底岩石年龄图中,你能说出海底岩石年龄分布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及时评价)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海岭岩石年龄最轻,向两侧逐渐变老,但最老不超过2亿年;以海
岭为中心岩石年龄对称分布。
图3 图4 师:播放【Flash动画】海底扩张过程(如图5)。
【小结】地幔物质从海岭不断冒出,形成新的大洋地壳;新生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把早已形成的大洋地壳推向两侧,就像商场的滚动电梯;地球表面积是一定的,海底不断的扩张,必然会有物质消亡。那么,扩张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大洋地壳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地壳下方的地幔中,逐渐熔化消亡,成为新的地幔物质。
图5
【启发想象】能否将刚才讲的内容用一个游泳动作形容一下?
这好像蛙泳动作。我们大家一起做:熔岩冒出(双手合十向上)→推向两边(双手向两侧分开)→遇陆俯冲(双手往下)→重熔再生(双手相向合并向上)。
师生总结: 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观点:
1. 洋壳从海岭处不断生长并向两侧扩张,老的洋壳在海沟处俯冲入地幔而消失; 2.海底扩张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对流。
3.海岭附近的岩石年龄较轻,海沟处的岩石年龄较老。
【设计思想】人类的研究视野从大陆转向海洋(大陆漂移学说研究大陆、海底扩张学说研究海洋),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换位思考方法,也是学生习得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海底探测技术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过渡】“海底扩张学说”问世后,科学家们重新审视“大陆漂移学说”,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书),它是目前最盛行、最活跃的全球构造理论。
3. 板块构造学说
师:出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提问:板块“漂移”在什么上面? 生:板块漂移是指岩石圈漂在软流层上。
师:出示板块空白示意图,设问:(1)判断各板块的名称。(2)板块界线有几种? 生:观察并得出结论。
师:提示板块边界与大洲、大洋的不同,及时说明板块可分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两种,为板块运动形成不同地貌做铺垫。
【归纳】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岩石圈漂浮在上地幔的软流层之上。
②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海岭、海沟等构造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③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设计思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科学研究在“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如何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这种科学素养值得教师关注。
(三)问题回归
师:学习完板块构造学说,我们回过头来看之前的两个问题(展示幻灯片): ①地壳是如何运动的? ②是什么力量驱使板块运动呢?
生:岩石圈漂浮在软流圈之上在地幔物质对流的作用下运动。 教师及时鼓励评价学生并适当引导总结。
【设计思想】教学首尾呼应,先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最后回到开课的问题教学结构完整。教师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完成知识结构体系的建构。
(四)合作探究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师:播放板块运动过程动画。补充讲解板块边界类型及其地貌:若大陆板块(如亚欧板块)与大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由于拖拽,常有地震发生,在地形上则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若大陆板块(如亚欧板块)与大陆板块(如印度洋板块)相撞,则形成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在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或海洋(如红海、大西洋)。
【设计思想】“学习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学以致用”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生习得地理素养的最佳途径之一。
【总结】板块构造学说不局限于海洋或陆地来研究地壳运动,而是第一次把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它能较好地解释许多自然现象,但它的驱动力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人类在认识自然时尽管走了许多弯路,但认识总是在不断的深入,希望许多的不解之谜能在你们手中得以解决,向四级跳发起冲击。(六)课堂反馈
判断下列各题,如有错误请更正!
1. 地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割成两大板块,即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错误,岩石圈被海沟、海岭等构造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漂浮在海洋上,处在不断运动中。(错误,上地幔软流层) 3. 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海沟、岛弧或山脉。(正确)
4. 喜马拉雅山是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错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而成)
5. 大洋板块的生长界可形成海沟。(错误,板块的生长边界可形成海岭或板块的消亡边界可形成海沟)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十、教学反思
我觉得课上应以探索为主,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但在趣味性上还有所欠缺,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用泡沫、纸板制作六大板块和七大洲模板,在课堂上将两者拼合,使学生理解六大板块的分布特点和板块边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加深理解,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