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地球的早期演化,地质年代
所属栏目:高中地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第三章第1节《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第2课时》江西省 - 九江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 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类岩石的形成及特点、化石的形成过程及研究意义,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2.总结归纳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地球上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三种岩石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化石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2.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难点:
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
岩石标本、投影仪、实验用具(海绵)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早期演化,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已有46亿年的地质历史,如此漫长的时间,人类是如何记录的呢?让我们开展今天的学习。
【新课展开】展示两张化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化石在哪形成,引出地层的概念。从地层的构成思考岩石的成因以及分类,引出三大岩石的概念。 【教师讲解】
岩浆岩:由岩浆,经喷出或者侵入(未喷出而冷却)作用形成的就是岩浆岩。喷出岩由岩浆迅速冷却凝固形成,有流纹或者气孔构造,安山岩、玄武岩、流纹岩。侵入岩缓慢侵入地壳上部,缓慢冷却凝固而成,岩石致密坚硬如花岗岩。
变质岩:由其它岩石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经压固、富集、重结晶等作用下形成的新的岩石,就是变质岩。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片麻岩。 沉积岩:原有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作用下,使原来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的具有层理、有时带有化石的岩石就是沉积岩。 【岩石观看】 【启发提问】
化石是什么?如何形成?化石有何作用? 【视频学习】化石的形成及作用
思考地球历史如何记录?
思考何为地层?
观看三大岩石形成动图,总结归纳岩石成因及特点,完成导学案三大岩石的表格
传阅岩石标本,了解简单的岩石
开门见山直接引入所学,顺利承转至第二课时
以表格归纳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三大岩石的特征进行总结概括,既培养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2
【教师讲解】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是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化石研究的意义: 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合作探究1】从化石推测地理环境 案例一:珊瑚和珊瑚礁
有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叫珊瑚虫,主要在温暖的近岸浅海中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当严格,在水温23~28℃之间、深度30米左右处生长最为旺盛。群体生活的珊瑚虫、骨骼连结在一起,形成珊瑚。随着骨骼的累积,珊瑚越长越大,进而形成形态万千、色彩斑斓的珊瑚礁。 案例二:大羽羊齿
在地质历史时期,蕨类植物曾经极为繁盛,大羽羊齿就是其中的代表。如果某地层中含有大量大羽羊齿化石,试推测这种植物繁盛时期的气候条件。 案例三:南极洲的煤矿
煤是地质历史上陆地植物在沼泽中大量沉积而成的。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人们发现了丰富的煤藏。请推测煤形成时南极洲的地理环境。 【合作探究2】三大类岩石的相互关系
图中①、②为侵入岩,其他为沉积岩。根据岩层的相互关系,推测沉积岩、侵入岩①、侵入岩②形成的先后顺序。
【实验探究】试验模拟岩石形成先后顺序以及岩石的穿插关系。
【合作探究3】地质年代划分的依据,不同地质年
观看视频,了解化石的形成及作用
合作探究,思考化石如何推测地理环境
合作探究三大岩石的相互关系
试验模拟三大岩石的穿插
设计视频学习目的是以直观的影像资料将亿万年前的地质历史进行模拟重现,利于学生思考记忆。
本环节重视对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从课本中找寻关键字眼,从而推测生物的生存环境,不仅仅践行了地理核心素养中关于综合思维的培养,更是对地理实践能力的锻造。
学以致用,以三大岩石的特征对岩石进行判断,由已经形成的岩石状态反推岩石形成先后顺序,学生以海绵模拟沉积岩,以两支笔为岩浆模拟先后穿插顺序,直观而又具体,形象而又生动,学
图3.5b 岩
3
代的特征?
【教师总结】地壳上不同时期的岩石和地层,(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阶;地层表述单位:宇、界、系、统、组、段)。在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年龄)和顺序。地质年代可分为相对年代和绝对年龄(或同位素年龄)两种。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岩石和地层之间的相对新老关系和它们的时代顺序。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5代12纪。即早期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元古代在中国含有1个震旦纪),以后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7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只有第三纪、第四纪两个纪。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标准化石。各类动、植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绝对年龄是根据测出岩石中某种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产物的含量而计算出岩石的生成后距今的实际年数。越是老的岩石,地层距今的年数越长。每个地质年代单位应为开始于距今多少年前,结束于距今多少年前,这样便可计算出共延续多少年。 【合作探究4】手绘地质年代表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自学课本地质年代表,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不同地质年代的特征,完成学案表格
学生手绘地质年代表
生易于理解。
学生分组对地质年代进行学习,从动物、植物进化角度进行总结概括各个地质年代的特征,小组展示环节的设计不仅锻炼学生语言组织及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激励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提升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图文转换能力,培养绘画功底及动手能力。
【板书设计】
地球的早期演化和地质年代(第2课时)
二、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地层和化石
1、三种岩层的形成和特点 2、化石的形成及作用 三、地质年代
1、划分的依据 2、各个阶段的特点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