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学宪法,讲宪法,我与宪法
所属栏目:初中政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 学宪法、讲宪法、用宪法—我与宪法 》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北京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 学宪法、讲宪法、用宪法—我与宪法 》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北京市
教学设计
《 学宪法、讲宪法、用宪法—我与宪法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北京市关于开展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顺义八中政治教研组的发展特色、资源优势和初二《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实际以及初二学生的特点、实际生活,有效落实学科课程标准和思想品德学科德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四个服务”,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增强对宪法的信服与尊崇,树立宪法信仰,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切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我们在初二年级开展了“学宪法、讲宪法、演宪法—我与宪法”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二)理论依据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依据: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法律与秩序中的3.1、3.2、3.4、3.5
3.1 知道中华和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的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3.2 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职责。
3.4 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
权、监督权。
3.5 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
“学宪法、讲宪法、用宪法—我与宪法”是初二《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法律专册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通过组织学生活动,将党的十九大有关精神和内容有机融入到道德与法治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宪法、认同宪法、树立宪法信仰、践行宪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
为了深入学习宪法内容,宣传宪法条文,深度感悟中国宪法的发展历史,弘扬宪法精神,在实践中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宪法,坚决捍卫宪法的尊严,我们组织了我与宪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学宪法、讲宪法、用宪法,了解宪法,明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宪法与公民息息相关,青少年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增强宪法意识,认同宪法价值,树立宪法信仰,坚持宪法至上,以实际行动来宣传宪法,践行宪法,捍卫宪法尊严。
通过诵读宪法条文、绘制我与宪法手抄报、观看宪法宣传片、编排展演我与宪法情景剧、我与宪法主题演讲活动、书写感悟等多种形式,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二)学生情况:
1.认知状况:
①随着学生生活领域的扩展、生活经验的增长以及行为能力增强,初二学生不仅要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面对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还要作为公民,在国家生活中面对和处理与国家的关系。
②初步了解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和规范国家权力的宪法精神,初步树立起宪法意识,已初步具备了对宪法文本的理解能力。 知识基础
2.能力基础
①有一定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现实发生的案例有一定的辨识、析能力
②对宪法文本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生活体验
①对宪法的历史、宪法的内容、宪法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深度、系统的了解,也缺少深入思考。对宪法活动缺乏兴趣,很少参与。
②对抽象的法律文本缺乏深入理解的能力
③对宪法精神的理解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树立宪法信仰
(三)教学方式: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四)教学手段:小组合作交流分享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诵读宪法、真实的案例、讲故事、展演我与宪法情景剧、谈感受,帮助学生感受宪法的尊严,领悟宪法的价值,树立宪法信仰和宪法意识,宣传宪法、践行宪法。
2.能力目标:
通过查找资料,编排展演我与宪法情景剧、诵读宪法、演讲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宪法,探寻宪法价值,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客观全面的观点理解宪法,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收集、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
3.知识目标:
通过诵读宪法、展演我与宪法情景剧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宪法,理解宪法精神,认同宪法,践行宪法。
教学过程(文字/表格描述选一)
一、活动内容和过程 (一)活动内容:
1. 下发任务单,明确任务。
2. 搜集整理宪法条文、宪法历史、2018年两会、我与宪法的关系、我与宪法的故事等相关材料,认识宪法、了解宪法、感悟宪法。
3. 分小组领任务,以组为单位,交流探究,编排情景剧,完成各自任务。
4. 每节课诵读宪法部分条文,了解宪法内容和精神,形成整体认识。
5. 编排练习情景剧,学讲我与宪法故事,了解宪法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认识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6.交流展示: 以“学宪法、讲宪法、演宪法” 为主题,撰写感受体会和手抄报,以诵读宪法、演讲、讲故事、情景剧等形式进行展示交流。
7. 交流展示:通过参与活动,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二)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根据实际,确定主题
(2018年2月25日—2018年3月1日)
第二阶段: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 (2018年3月1日—2018年3月20日)
1.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课下搜集材料,了解宪法的相关情况。
2.诵读宪法,了解宪法的内容。
3.思考我与宪法的关系,了解宪法的作用。
第三阶段:交流展示,深入探究
(2018年3月21日—2018年4月8日)
1.课上诵读宪法部分条文,了解宪法原则,懂得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认识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认同宪法价值,理解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
2.设计我与宪法的手抄报
3.以组为单位,结合本组的任务,搜集整理相关材料,探究我与宪法的关系,编排情景剧。
第四阶段:学以致用,汇报展演
(2018年4月9日—2018年6月20日)
1.各班召开小组汇报、分组展示、年级汇报展演等多种形式交流学习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宪法的认知,践行宪法。
2.上交我与宪法的手抄报,并展览
3.撰写“学宪法、讲宪法、用宪法—我与宪法”活动的收获体会。 4.上传“学宪法、讲宪法、用宪法—我与宪法”活动的收获体会和相关作品。
二、成果展示流程与形式
(一)展示流程:
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
第一部分:学宪法
环节一:诵读宪法部分条文 全班:集体诵读宪法部分条文
第二部分:讲宪法,分组展示交流 环节二:走近宪法,了解宪法
小组1:通过PPT展示、视频、讲故事,介绍我国宪法的历史、宪法内容,特别是1954年宪法的制定与之相关的故事、现行宪法的制定、修改,重点是2018年宪法的修改。了解什么是宪法。 第一幕:我国宪法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幕:宪法内容与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三幕:我与宪法的故事。
小组2:情景剧:法律家族的故事——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什么是法律?什么是宪法?宪法与法律的联系及区别(宪法规定内容、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修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环节三:我与宪法 ,关注宪法
小组3:我心中的宪法,感悟宪法与我们息息相关。通过讲故事感悟宪法与公民的关系,宪法是公民的权利的保障书。
小组4:通过情景剧展示宪法与公民息息相关,
第一幕:我心中的宪法,通过讲宪法的故事,我心中的宪法,畅谈感悟,讲述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第二幕:通过情景剧展现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环节四:践行宪法
第一幕:宪法的实施,小组4:通过PPT展示交流宪法的实施 第二幕:小组5:表演小品:我与宪法
选取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某项基本权利,以“我们的某项权利”为主题表演小品。展示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要学会正确行使权利,正确履行义务。
第三幕:小组6:通过PPT展示交流宪法监督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的国家机构都有哪些?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第三部分:知识竞答。
通过线索题和关联题,考考大家对宪法相关内容的了解。 以组为单位,必答与抢答,调到大家的兴趣与积极性,积极参与其中,了解宪法相关知识。
第四部分:模拟宪法宣誓
全班:模拟国家工作人员集体宣誓就职(展示国家工作人员就职
进行宪法宣誓)
全班模拟宪法宣誓,感受宪法尊严,树立宪法意识。
(二)成果形式
手抄报、情景剧展演、PPT与学生互动、讲故事、演讲交流分享等多种形式。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 同组评价☆☆☆☆☆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 评价量规:
准备充足 (搜集资料)
积极参与 (参观过程) 展示精彩 (小组合作设计) 答题竞赛结果(课上展示) 小组综合 评价(选取参 展小组)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总成绩
评价说明:打分主要参考学生各个环节的积极性、学习中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在小组中的活跃程度、通过学习对学习资源利用的能力和效果、展示和成果是否精彩有特色。
教学设计特点分析
1. 本次活动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北京市关于开展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所开展的一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结合我校新初二的实际情况和初二《道德与法治》课的特点,我们专门设计了在初二年级开展《学宪法、讲宪法、用宪法—我与宪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2. “以德育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为出发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的实际情况,在活动中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和体验为基础,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实践。
教学特色主要表现在: 1.参与主体受益颇多 (1)学生:
在开展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和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规划设计活动的能力,学生通过完成各项实践任务,积极搜集材料,整理信息,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学习知识、增强了各种能力,在展示中增强了宪法意识。
通过小组探究展示交流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宪法,了解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学生通过绘制手抄报、书写活动感受、小组探究、表演情景剧、小品等多种形式,来完成本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的收获。培育了情感,提高了核心素养,切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乐在其中,享受过程,成果丰硕。
① 本课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小组单位,探究交流,在学生个体充分展示的基础上,体现小组合作,展示活动成果,给学生充分的拓展空间,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感悟中深化思想认识,寓教于乐。
②本活动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老师布置任务单,学生独立完成。同时以组为单位,老师为每组布置任务,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发挥自己的创作空间,自编自导小品,设计活动形式,体现了思想品德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对学生个性心理素质教育的要求,锻炼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很好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
③学生搜集整理材料,制作PPT,采用小品、情景剧、演讲等多种形式,自编自演,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2)教师
①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学生给予教师很多惊喜和感动,改变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看法,只要给学生提供平台,学生就会回报我们一场精彩的、美轮美奂的演出。教师的态度变了,视角变了,带来的课堂就会变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就提高了。
②一次次的学习研讨,一次次的修改方案,一次次地组织学生活动┉┉老师的思路会越来越清晰,对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定位、理解会更加清晰深刻。教研组之间一次次的研讨磨合,政史地等多学科教师的协调合作,有助于学科间的配合与提高,教研组团队建设的发展。教师对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开发、落实,有助于教师提高专业素养,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教师间的合作,师生间的协作,家校间的协同、校社间的连同等,对教师、学校、社会等都会产生积极的效应,会促进相互间的和谐与发展。
2.实施中不断学习、反思、修改、完善、提高。 不足:
①学生对宪法缺乏了解,法治观念淡薄,这为本课的教学增加了难度。
②学生在展示成果时表现整体较好,但最大的问题是准备不充分,缺乏训练。同时对自己组的任务缺乏深刻的认识,在展示中看到学生还很幼稚,展示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PPT的制作、材料的选择,情景剧的编写及创新、展示的稚嫩,只是照着稿子念,不能真正把自己的体会、认识展示出来。还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帮助。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学习是一件永久且持续的事情。作为教师,要善于学习,才能不断地汲取养分,充实自己,形成不竭的智慧源泉,教学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教育之树才能长青不衰。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