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法律保障生活
所属栏目:初中政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一框9.2法律保障生活-重庆市实验学校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一框9.2法律保障生活-重庆市实验学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 9.2 法律保障生活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法律保障生活 单元
四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下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目标 感受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 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法律的特征。 理解法律的作用。
重点 法律的特征 难点 法律的作用
学法
体验法、讨论法、情境探究合作
教法 讲授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热点事件“周杰伦西安演唱会”的视频。 思考:
在此事件中,你认为哪些人的行为欠妥?为什么?
观看视频 畅所欲言
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对道德、纪律、法律的归类引出法律的概念 讲授新
课 板块一 奇怪的小偷
【法律的特征——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呈现案例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去年的六一儿童节,画面上的这对
母女引发了一场社会大讨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真实的
故事。故事开始于一个奇怪的小偷。
2016年5月31日,南京某超市内,一位形迹可疑的女子引起了超市工作人员小王的注意,她神色慌张,随身携带的布包里好像装着东西,腰部也鼓鼓囊囊的,她没有付款,径直走出了超市。想到超市最近频频失窃却一直没有抓到“肇事者”,小王加快了脚步,拦住了这名女子。 经盘问,女子身上的确有未经付款的东西。
思考
观看案例 交流
帮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律都可以规范我们的行为。
如果你是这个超市的工作人员,你会怎么做? 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追问:
报警后,这名女子会面临什么样的境况?
教师小结: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则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罚,如果违法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非常大的话,则由人民法院进行审判,这体现的就是法律的制裁,或者说是国家强制力的制裁,就是因为法律有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所以他显得最有威严,最有效,这就是法律不同于其他规则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
(板书,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板块二
【法律的特征——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国家强制力机关依是怎样保障法律实施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接到超市报警后,民警潘顺群很快赶到了现场,经过讯问和调查,发现该女子为初犯,偷窃的物品有一些杂粮,一个鸡腿和两本儿童书籍。
请同学们来当警察,如果你是警察,你会怎么处理?你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教师呈现相关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里有相关依据。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有四类,分别是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这名女子涉及到的盗窃行为在第四十九条有规定,盗窃等行为处至少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第十九条规定:违法情节特别轻微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在法律条文清晰的情况下再次询问学生应如何处理。 教师总结:该女子最终受到了“警告处罚”。 除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你还知道哪些法律呢? 那在我国,法律是怎么产生的呢? (播放视频)
教师总结:在我国,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而除了根据立法程序制定法律以外,我国还有一些法律是国家对社会上已经形成的道德、习惯加以确认,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这是法律的第二个特征。
(板书,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板块三 心酸的抉择
【法律的特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归纳总结
学生根据自己的法律常识来谈处理依据
学生回答已知
的法律名称。
让学生理解法律之所以比道德更有效是因为法律有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特征。
通过对处理依据的探寻,引发大家对法律条文是如何产生的思考。
通过视频明确立法机
关,立法过程,从而得知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的作用——保护,规范,指引,教育】 (一)背后的故事
案件就此告一段落,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名女子做出这样的举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背后的故事。年轻女子姓刘,是山东德州平原县坊子乡人,一对8岁双胞胎女儿的妈妈。不幸的是,两个女儿大双、小双都患有肾病综合征,6年来她四处求医,欠下不少债,丈夫承受不了经济压力离她而去。为了给女儿治病,她带着两个女儿在距离南京约100公里的盱眙,以收破烂为生,每月挣千把块钱。
大双的病偏重,周身浮肿,刘某几乎每个月都要来一次南京军区总医院给她输液治疗,每次一周左右要花费3000元。她们住在靠近医院的黄浦路4号小区,一个2平米的逼仄小屋里,每天的房租30元。这次来了一个礼拜,她凑来的3000元已经所剩无几。 这位妈妈说:“因为今天是儿童节,昨天一早,孩子就说想要礼物,说想吃鸡腿,但是超市的鸡腿要7块钱一个。还想要一本三字经,学校早读课上要背,之前一直没舍得给她买,她常和我说,别的小朋友都有,就她没有,我总跟她说再等等,过段时间买。昨天下午去超市,本来是想买点薏米大豆,给她吃消肿,结果看到有鸡腿和三字经,可我身上只有5块钱,我拿起又放下,拿起又放下„„” (二)现场还原
这位母亲在“拿起又放下”的时候,内心在做怎样的挣扎?
母爱能不能为违法免责?
教师总结:伟大的母爱也不能成为违法的理由,这是法律的第三个特征: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纵观整个事件,法律对哪些人起到了哪些作用? 作用一: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作用二:法律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作用三:法律为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教育人向善
小组讨论
“偷鸡腿妈妈”的故事给你哪些启示? 教师总结:
法律是和谐之基,有了法律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法律是文明之花,有了法律公民才能提高素养; 法律是实践之果,有了法律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在法制化的国度里,我们时刻都有可能与法律迎面相遇,我们必须别无选择地面对法律,我们必须正视并尊重法律的力量
让我们一起学法、守法、用法,让法律在我们心间长驻!
阅读 观看图片 加深印象 小组讨论 分享
让学生对情境有代入感,能感同身受,去感受当情与法发生冲突时应该怎么选择。
加深对法律特征的认识,通过对现场还原的讨论得出法律的作用。
板块四 法外的温情
案件到此告一段落,但应该如何帮助“鸡腿妈妈”一家走出困境呢?
在得知母女三人的苦难遭遇后,负责此案的潘警官感慨万千,他从警十多年来,这是他抓过最让人心酸的小偷,潘警官很想帮助这家人,他将这件事发到了微信朋友圈上,并倡议大家给孩子捐款捐物。
这条微信很快就引发了广泛关注,很多人去医院探望她和女儿,有送钱送吃的送玩具的,还有许多的好心人打电话、发短信,表达自己的关心,并问她银行卡号和地址,要给她捐款寄物。
你愿意给这位“偷鸡腿的妈妈”捐款吗?捐款能不能为“鸡腿妈妈”解燃眉之急?
教师总结:跟同学们一样,社会上有很多乐于助人,乐善好施的群众,大家汇聚的爱心暖流,成为这个社会法外有情的最好注脚。所以法律到不了的地方,我们能用道德补充。
现在中国还有成千上万跟这位妈妈相同遭遇的人,都可以通过捐款来解决问题吗?如果不行,如何才能从根本上帮助他们?
教师总结:我们还可以依靠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如《社会救助办法》,《大病重病救助制度》等。所以道德也去不了的地方还可以靠各种正义的制度来补充。
思考 交流 做出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思考、交流
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明白法律不是万能的,是行为规范的一种。
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除了法律以外,还有哪些规则能保障我们的生活
课堂小
结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在自己的范围内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但法律不能代替其他社会规范的作用。让我们一起用高尚的道德,严格的法律,正义的制度建立一个更
加文明和谐的国家。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