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狼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语文人教部编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0 狼_湖北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0 狼_湖北省优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一.读课文,检测一下 1.)说出下列红色字的意思
1.止有剩骨 3.一狼仍从 5. 顾野有麦场 一狼得骨止 择其善者而从之
2. 缀行甚远 4.恐前后受其敌 6.弛担持刀 7. 一狼径去 8屠自后断其股 9狼亦黠矣 10.狼不敢前 11意将隧入 2.)用现代汉语解说下列语句
1.并驱如故 2、其一犬坐于前 3、目似瞑,意暇甚 4、一狼洞其中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词类活用
1 . 一狼洞其中 2 . 狼不敢前 3 . 其一犬坐于前 4 . 意将隧入„„ 二.再读课文,依据图片复述课文大意,理清故事情节 在下面的箭头里填上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
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三.三读课文,分析形象
1.请同学们在原文找一个字,这个字最能体现狼的本性 “黠 ”
2.狼之“黠” 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自读勾画找原文) 3.学生汇报
4.然而,尽管两狼如此狡诈,它们最后的结局也无非是被屠户劈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屠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四读课文,深入思考。
1、“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
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 2.为什么狼的形象在传统文化中是不佳的呢? 主要是不同文化背景导致的。
因为中原文明一直都是农耕文明。纵观历史,只有元朝是游牧民族,统治只有短短的100多年,而且一直也没有改变传统的中原农耕文明。中原文明主旨是孔孟之道,是中庸厚黑之说。是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而狼的性格偏偏是狡诈、有仇必报、凶狠的。与中原文明刚好背道而驰,所以,就成为了反面的典型。
其实,我们应该客官地看待各种文化的核心。每种文明存在,一定是有它的历史必然性的,也是各有意义的。
3.作品简介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艺术造诣在历代文言小说之上,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最高峰。 “聊斋”是他的书房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这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鲁迅曾经说过,《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细按原意,当是指用传奇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志怪式的题材或内容,也就是接受了它之前的这种文言小说的优点,所以鲁迅把它列入了“拟晋唐小说”,正确地指出了它的渊源。 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4.同学们,读完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可以从人和狼两个角度思考。
a.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以及妥协让步,必须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成功。
b.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的下场是自取灭亡。 c.人有狼没有的勇气,智慧和力量,人能够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d.除恶无尽,要像屠户那样并毙两狼,不留后患。
五.拓展延伸:
狼,是陆地上生物最高的食物链终结者之一。由于有狼的存在,其他野生动物才得以淘汰老、弱、病、残的不良族群;也因为有狼的威胁存在,其他野生动物才被迫进化得更优秀,以免被狼淘汰,所以狼使生态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没有狼的存在,生态上将出现良莠不齐、传染病众生的局面,不利于生命的稳定、健康的平衡发展。况且狼是群居动物中最有秩序、纪律的族群。
▬▬▬阿奎利斯·爱克斯 狼的处世哲学
众狼一心
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而攻之。 同进同退
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狼却是最团结的动物,你不会发现有哪只狼在同伴受伤时独自逃走。 知己知彼
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他,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授狼以渔
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他,因为狼知道,如果当不成狼,就只能当羊了。
六.学以致用
1.用两个含“狼” 的成语造句。 2.写写“狼”的精神给你的启发。
板书设计:
狼
蒲松龄
屠 智 狼 黠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勇于斗争,善于斗争。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