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核舟记》第二课时-福建省 - 厦门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99267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核舟记》第二课时-福建省 - 厦门

视频标签:核舟记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核舟记》第二课时-福建省 - 厦门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核舟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读文本,把握说明对象核舟的特点,欣赏核舟所体现的古代劳动人民的奇特技艺、奇妙构思。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3、体会作者准确而生动的描述,学会有条理、准确而生动地描写。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学会有条理、准确而生动地描写 
课前准备: 
1、完成导学案:撰写核舟宝贝鉴定辞 
2、绘制“思维导图”(以核舟为中心语,将有关内容梳理出来) 
3、妙手丹青画核舟:根据文章的内容详细地画出核舟及人物的样子,尽可能还原细节,画得生动逼真。  
教学过程: 
一、回顾文章,鉴物之奇巧 
1.导入: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形容核舟,你认为哪个词更合适?——奇巧  
2.【活动1】:为CCTV《寻宝》栏目组制作宝贝鉴定辞。 示例: 
宝贝鉴定辞 格式 名称+特征+年代+市场估价 
 
辞曰 
月白釉三足炉,造型精准,釉色莹润,釉面发色呈北宋钧窑特征,经专家鉴定为北宋晚
期民钧窑精品。市场估价约120万元。 
 
                    
             
                    
                            核舟专家鉴定辞 
 
方式:课前布置预习作业,展示部分作业,让生点评。 
师:请大家从几位鉴宝师的鉴定辞中归纳出核舟的特点,同时从文中找出文本依据。 预设: 
尺寸小:能以径寸之木、曾不盈寸 
内容多:通计一舟,为人五;……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形态异:各具情态、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价值高:盖大苏泛赤壁云、“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二、重点探究,品文之奇巧 
1. 过渡语:我们从几位鉴宝师的作品中体会到了雕刻者王叔远的“奇巧”,但是你们知道吗,有一个人的奇思妙手丝毫不逊于王叔远,他就是——本文作者魏学洢。一个核舟的“奇巧”是怎样被魏学洢写出来呢?这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的重点——说明顺序。  
2. 【活动2】:展示课前布置的作业“思维导图”(以核舟为中心语,将有关内容梳理出来) 师生共同点评 
 
辞曰 
 
 
                    
             
                    
                             
3. 问: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一一介绍呢? 
明确:全文先总体介绍王叔远的雕刻艺术,再具体介绍大苏泛赤壁的核舟,最后对核舟雕刻做一个分类统计:总——分——总 
     具体介绍核舟主体时,是按实物的逻辑顺序:主——次 
     核舟的视觉主题部分应是中间的船舱。且窗上又刻有苏轼的名句,使读者可联想到这个作品的主题背景;主体既明,接下来船头三人为主要人物,故要先讲;船尾舟子是陪衬,故后说。  
4. 关注第三段,看魏学洢按什么样的顺序来把船头三人说明得简洁而有条理。 方式:生小组讨论,师点拨 
① 参照物:以苏轼(主人公)为参照物 ② 分类:苏黄一拨,佛印一人 
③ 顺序:三人皆从上身写到下身,由右到左的顺序  
5. 学以致用:展示一张教室里同学们自由活动的照片,让学生写出照片中三人的情态。 
方式:让生当堂练笔,操练上述方法。 
    每个小组推选出较好的作品分享,全班共同点评。   
三、深化拓展,感艺之奇巧 (留作课后探究作业) 
师:“天启壬戌秋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根据天干地支纪年法,60年为一甲子,从苏轼写下《赤壁赋》到王叔远做核舟恰好9个甲子,540年。为何如此之“巧”? 
王叔远为何要在540年的纪念日,刚好做一个“大苏泛赤壁”的核舟呢?  
王叔远:并非一个普通的工匠,自号为“初平山人”。 “山人”在当时是一个特殊的团体,他们大都是一些在社会上小有名气的读书人,通过传“飞语”的形
 
式表达自己对时局政治的批判。王叔远在明亡后改字叔明,也表明了他本人也有一定的政治抱负。 
魏学洢:出身名门显宦,其父魏大中是东林党的领袖人物,必然对政治也有着极为强烈的兴趣。  
可见,王叔远和魏学洢都没有只把核舟当作一个玩物,而是将之作为一种文化思想、一种理想生活的载体来创造、来观察。   
资料链接:苏轼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问:这里的“客”是指黄庭坚和佛印吗? 明确:不是,三人同游是虚构的。  人物链接 
1、北宋苏轼,是一个士大夫的领袖人物,他工诗文、善书画,堪称一代文坛巨星,而他又是一个既热心又执着地在政治上干一番事业的传统思想继承者,他才力雄大,旷达豁然,交游甚广,特别是与禅僧们来往极密切,他自己曾说:“吴越多名僧,与予善者常十九”。 《记承天寺夜游》、《定风波》  
2、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游学于苏轼门下,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3、佛印:宋代云门宗僧,三岁能诵《论语》,五岁能诵诗三千首,被称为神童。佛印禅师与苏东坡过从甚密,称为至交。  
 
                    
三人共同之处:文人雅士、志同道合、超然脱俗、豁达  
这个故事虽是虚构,但具有合理性。这与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描写的“飘飘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浩浩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脱俗气度是相应的。  
小结:所以小小的一枚核舟蕴含的是雕刻家和品鉴者的一种精神追求。  
四、作业: 
(1)介绍家中的某件工艺品,按一定的顺序,尽量用文言文写作,并附上物品的照片。 
(2)深化拓展,感艺之奇巧:探究王叔远刻“大苏泛赤壁”核舟的用意。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核舟记”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核舟记》第二课时-福建省 - 厦门”,所属分类为“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核舟记》第二课时-福建省 - 厦门”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99267】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9926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