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核舟记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一课核舟记-青海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核舟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词句,领悟文章内容 2、理清说明顺序 3、体会雕刻者精巧的构思
二、教学重点:了解文中说明核舟的顺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如何用精炼简洁的语言展现精妙绝伦的雕刻技艺。 四、教学用具:课件 五、教学方法
兼用诵读和讲解两种教法。
诵读教法主要用于第2至4段,要求达到当堂基本成诵。应当说明的是,课本并未提出背诵的要求,但这是文章中的精彩部分,熟读成涌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语感的培养,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这样做不仅必要,而且符合教学大纲精神。
讲解的重点是文章的写法和雕刻家的艺术构思,个别难句也要照顾到。 六、课时安排
这篇课文拟用两课时教读。 七、预习要求
1、对照注释弄清文章大意。 2、解决个别生字词的读音。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有一种艺术是微雕,微雕,顾名思义,就是微型雕刻,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PPT微雕作品展示)这就是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那么你能想象在一个小小的桃核当中能雕刻出怎样的事件吗? 二、阐释课题
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雕刻技巧。 三、作者简介
补充:其父魏大中曾任吏部都给事中(大致相当今中央部的办公厅主任),因上疏弹劾当时掌握朝政的
阉党头子魏忠贤,被捕下狱遭暗害。魏学洢扶枢还乡,悲愤而死。他一生没有做过官。 四、预习检测 五、朗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与停顿。 2、教师范读全文 3.学生齐读全文。
强调要用一字一顿的方式,切实掌握字的读音和意义,不要求读出语气、〔说明]这种读法适用于生僻字多而虚词较少的说明文。在大体熟悉其字句后,再划分节奏为好。 六、品味语言 探究学习
1、找出文中最能表现核舟特点的词语,并找出文中表现奇巧的语句,交流自己对精湛的雕刻技艺的理解并说说自己的感想。 细观核舟明顺序
1、请你划出表示核舟各部分空间位置的词语。 2、你能说出文章是按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吗? 启示:
1、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要抓住文中关键词句。 2、介绍物品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才能条理清楚。
如果将文章第一段改为“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善雕刻”好不好?为什么? 启示:说明文语言要力求周密、准确、简洁、生动。 五、小结雕刻家的艺术构思 学生讨论后,归纳要点如下:
1.原材料桃核“修长”,宜刻成舟形。关键是“泛舟”的主题要求将游览的全过程集中到“核舟”上 。 2.苏轼是主要游览者,但必有同游者,由此而想到苏轼在黄州时过从较密的黄庭坚和佛印;再将苏轼当时的闲适和旷达心情集中到与黄“共阅一手卷”上来,使主题思想变得极其鲜明。
3.借苏轼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点出游览地点和舟四围的景色,使“核舟”的艺术空间显得极其宽阔。 4.通过“一楫横卧”点明船在随水飘流,静中有动。
5.舟子“啸呼”,使人感到江上有清风徐来;佛印“矫首昂视”,使人感到四周景色在不断变化,也是静中有动。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