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马说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陕西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 马说-陕西省 - 西安
《马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马说》是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该文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于大约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作的。当时,韩愈初登仕途,却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常有“伯乐不常有”之叹。本文正是以良马喻人才,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对统治者埋没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愤懑不平之情充溢其中。教材编排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用文字来抒写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同时引发学生对当代伯乐和千里马关系的思考。 【学情分析】
1.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勇于表现等方面可能还有所欠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精心设计环节,安排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勇于表现。
2.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形式、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还缺乏字词分类归纳掌握的能力。因此在这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3.因本文所写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受自身的知识和阅历所限,对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寓意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托物寓意的写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认识和了解。所以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根据背景资料等,理解作者的情感。 【设计理念】
从刘备和的卢马的故事导入,引发学生们对千里马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整堂课的设计过程中,“读”贯穿课堂始终,采用“走进文本,读出‘意味’”、“探究内容,读出‘情味’”、“ 知人论世,读出‘寓意’”、“ 各抒己见,谈出‘新意’”四个大环节来逐步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以及教师的参与,在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作者情感,合作探究中愉快学习,实现语文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最终让学生明白当
今社会的优越性,并寻找到自我被赏识的途径,最终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本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短文中“食、见、策、尽”等实词和“其、也”等虚词的用法。
2. 理解文中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的关系,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3. 知人论世,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4.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认清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学习重点】
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学习难点】
1.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寻求自我被赏识的途径。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刘备与的卢马的故事。(三国时,刘备得到一匹好马。有人对刘备说:“快别骑它了!这种马眼下有泪槽,额上有白点,名字叫的卢,骑它会妨主。”刘备说:“谢谢你的好意。不过人的生死是由上天来定的,岂是马能阻碍的了的吗?”
后来有人想暗害刘备,被刘备发现,急忙逃出,可是却被一条几丈宽水流湍急的大溪挡住,这时追兵到了。刘备只好跃马下溪,结果连马带人陷在泥水里,刘备加鞭叹到:“的卢!的卢!今天妨碍我了!”不想那马忽的从水中跃起三丈,飞上了对岸。刘备脱身了。)
历史上这样有名的马有很多,它们本身很有才华,并且还遇到了懂马的人,正所谓“良将辅明主,宝马配英雄”。但是所有千里马都能遇到赏识它的人吗?今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韩愈《马说》。看题目《马说》,这篇文章是马在说话吗?(生:不是)那是在说什么?我们有见过类似的文体吗?(生:《爱莲说》)
齐读“说”的文体知识,这篇文章是“说说千里马的问题”。现在我们和韩愈一起去谈谈马、说说马。(板书课题:马说) 二、讲授新课
(一)目标展示。学生齐读,教师解读。 (二)走进文本,读出“意味”
1.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让集体读两遍,通过对比,学生评价,对课文有初步感知。)
2.结合注释,交流翻译。(小组合作也是对自主预习成果的展示) 3.整理归纳,勾画疑问。
(指导学生从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五大文言现象入手,学生将小组交流成果展示。)
4.全班展示,解决问题。(学生讲解,学会迁移,教师指导强调) (三)探究内容,读出“情味”
1.思考:千里马有哪些特征?(生:日行千里、一食或尽粟一石)
板书:千里马
2.千里马的遭遇有哪些?(批注:选一句话,分析内容,读出“情味”。) 板书:食马者:愤恨、谴责、嘲讽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课堂的核心环节,让学生通过对千里马遭遇语句的寻找,融入到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上,并对朗读语气进行指导,使学生仔细品读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通过伯乐相马的故事,引出下一环节。 板书:伯乐 (四)知人论世,读出“寓意”
韩愈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代八大家之首,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这样一位优秀人才,他的遭遇是什么?
(出示作者资料:1.科考遭遇:19岁第一次科考落榜,21岁第二次科考落榜,23岁第三次科考落榜,25岁第四次科考通过。2.仕考遭遇:26岁一考不中,27岁二考不中,28岁,三考不中。
出示写作背景: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
1.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寓意。 板书:人才、昏庸统治者、重视人才的人
2.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托物寓意、怀才不遇)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教学的难点,教师结合作者资料和写作背景引导学生感受本文寓意及情感。 (五)各抒己见,谈出“新意” 1.韩愈为什么要呼吁识人,用人呢?
于己:儒家积极入世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于国: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才观念的延续。
2.在当今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时,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设计具体的、开放性的题目,让每一个孩子有话可说,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启示,也实现了语文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六)教师寄语
无志难成千里马,有翼敢为九天鹰。愿每位同学能成为驰骋于生活中的一匹千里马。 (七)课堂小结
学生可从文言现象、写作手法、情感感悟等方面小结本课内容。 (八)作业布置
1.归纳整理本课文言现象,并背诵课文。
2.阅读推荐:阅读《马说》姊妹篇《龙说》,感悟其托物寓意的手法。 设计意图:设计有基础性和提升性作业,让文言文教学落到实处。 【板书设计】 马 说 韩 愈 (人才) 千里马 埋没 托物寓意 发现
愤恨 怀才不遇 谴责
食马者 伯 乐
嘲讽 (昏庸统治者)
(重视人才的人)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力求简洁,突出重难点,浓缩教学内容,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