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所属栏目:初中物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湖北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湖北省 - 襄阳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活动,知道影响凸透镜成像性质的因素,得出凸透镜成像基本规律的雏形。
2.经历科学探究,提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操作、得出结论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3.主动参与,大胆展示,学会倾听,提出质疑。
2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在 “透镜”和“生活中的透镜”后,学生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的基础上,带着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三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的疑惑的情形下学习本课。通过这些光学仪器的成像实例使学生建立凸透镜成像概念,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和从物理社会,这些都为本节的教学做好了知识上的储备。
2.技能储备
通过小孔成像实验和平面镜成像实验,学生已经能区分实像和虚像,同时也具备了利用刻度尺读取数据的能力。学生已对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熟练掌握,从技能上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学习心理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对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有着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完成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
3重点难点
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视频小魔术
观看自拍的视频,用一杯水和一张标有箭头的纸玩的小魔术,激发学习的兴趣,并由此展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系列活动。
活动2【讲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猜想、实验设计、活动安排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问题的提出:同一个凸透镜成虚实、大小、正倒不同的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2.猜想与假设:
3.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到结论:
活动3【活动】探究活动
活动一:请你用桌面上的凸透镜,通过凸透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再通过凸透镜观察离得比较近的手指然后把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活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f=10cm)、光屏、光具座等
注意: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可以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实验步骤:1.调节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形成烛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记下此时的物距和像距。改变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再做两次。
2.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记下记下此时的物距和像距。改变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再做两次。
3.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去掉光屏后能通过凸透镜看到 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记下此时的物距。
活动三: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作图法)
1.物体放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
2.物体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
3.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
活动4【测试】当堂检测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在光具座上由左向右依次放置 、 、
。为了确保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 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大致在
上。
2、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 那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凸透镜前15cm处时,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倒立放大的像
3、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30 cm B、15 cm C、10 cm D、5 cm
4. 用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拍照时,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半身像,现要改拍全身像,则应该( )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B.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后调节
C.照相机靠近该同学,镜头向前调节
D.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5. 课后动手做一做。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1) (2) (3)
活动5【活动】总结反思
总结反思本节学习中的所得和所存在的问题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