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图形的折叠
所属栏目:初中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复习课《图形的折叠》山西省 - 太原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太原三十六中教学设计课时首页
课题 图形的折叠 课型
复习
教学 课时
课标 依据
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来看,本部分的内容着重体现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的培养,辅以对数学建模的关注,建立模型,通过计算和推理解决问题。 学 习 目 标
(1)深刻理解折叠图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能概括出图形折叠中的共同特征, 进一步体会折叠与图形全等,相似,勾股定理等内容的联系.
(2)会将折叠中的相关知识结构化,深度理解以折叠为主线的相关知识结构. (3)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方程的思想等,发展数学抽象和逻 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教 学 重 难 点
图形的折叠是指把某个图形沿某直线翻折,这条直线为对称轴,在折叠过 程中,线段的长度、角的度数保持不变。解图形折叠问题,首先要正确添 加能完整显示折起部分与重合部分的辅助线;其次必须认识到折起部分与 重合部分全等,并注意运用全等形的性质。而字母化、建立方程、数形结 合必要时从动手操作中寻找答案,这是解图形折叠问题的常用技巧。 学 情 分 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完初中阶段的所有数学知识,会借助观察,实验证 明等手段研究图形的性质。已经积累了有关的知识和经验。知识方面:学 生对三角形,四边形图形非常熟悉,对全等,相似三角形,轴对称等的性 质已掌握:经验方面:学生已具备部分折叠的经验及推理,证明等数学能 力,这些都为学好本部分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主 预习 提纲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判定、轴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程的思想,转化的思想。
太原三十六中课时教学设计流程
知识生长 思维发展 自主互助式课堂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课堂 调控
回顾旧知,引入课题
概括特征,建立联系
问题呈现,总结解题思路
观看视频,看看视频中有什么与数学相关的知识。
问题1:视频中有什么相关数学知识?
追问:构造了什么基本图形?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认真阅读,完成学案第一部分的内容,初步掌握今天要学习的知识点。
问题2:折叠中有全等形,相似图形,在解题过程中我们会运用方程的思想建立等式,从而解决问题,在做题的过程中我们有什么要引起注意的呢?
追问:对于折叠问题的解决,你需要关注什么?
例1:如图,在Rt△ABC中,∠BAC=90°,AB=3,M为BC上的点,连接AM,如果将△ABM沿直线AM翻折后,点B恰好落在边AC的中点处,那么点M到AC的距离是多少?(上海中考题)
教学说明:学生对于M到AC的距离是否为B′M的长可能存在混淆。另一方面折叠可以得到90度角的角平分线,通过做AC的垂线段,构造出A型相似,可以顺利求解;亦可以用面积法求解。引导学生仔细审题,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
观看视频 学生回答 解法一:利用平行线,找相似三角形 过M作AC的垂线交AC于点H,折叠带来的∠B=∠MB′A和∠BAC=∠MHC=90°,可以得到△MB′A∽△CBA,从而求出MH=2,即点M到AC的距离是2.
解法二:利用角平分线性质,找面积关系 过M作AC的垂线交AC于点H,过M作AB的垂线交AB于点D,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得到MD=MH,又从已知可以知道AB=AB′=B′C所以,三角形ABM的面积=三角形AMB′的面
学生分析,
注意审题。
知识生长 思维发展 自主互助式课堂
例2:如图,已知△ABC中,∠CAB=∠B=30°,AB=2√3,点D在BC边上,把△ABC沿AD翻折使AB与AC重合,得△AB′D,则△ABC与△AB′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多少?
教学说明:对于关键的已知合理运用,引导学生发现存在的特殊三角形。
例3 :(1)观察与发现 小明将三角形纸片ABC(AB>AC)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得AC落在AB边上,折痕为AD,积=三角形CB′M的面积,即三角形ABM的面积是三角形ABC面积的三分之一,建立等式,从而求出MH=2,即点M到AC的距离是2.
解法一:过点D做AC的垂线段,交直线AC于点H
由题可以推导出△CB′D是一个含有30°的直角三角形,求出AC和DH的长度,可以求出三角形ACD的面积为
。
解法二:过点D做AB的垂线段,交AB于点M
抓住关键已知。关注学困生
知识生长 思维发展 自主互助式课堂
展平纸片(如图1);再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点A和点D重 合,折痕为EF,展平纸片后得到△AEF(如图2).小明认为△AEF是等腰三角形,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2)实践与运用
将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BE(如图3);再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D落在BE上的点D′处,折痕为 EG(如图4);再展平纸片(如图5).求图5中∠a的大小.
教学说明:可以从每一步折叠带来的思想实质来引导学生思考,一方面,启发学生折叠的实质是对称问题,可以运用轴对称的性质,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一步折叠的操作都会带来数学实质,从而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图3四边形ABFE是正方形,可以得到BED=135°,因为折叠BEG=67.5°,
从而求出∠FEG为22.5°.
学生讲解
帮助学生克服题目较长的心理压力
太原三十六中课时教学设计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课堂 调控
知识生长 思维发展 自主互助式课堂
合作互助
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认真讨论老师设计的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质疑补充,以便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一步的分析和整理。
2003年上海召开第二次国际开放题研讨会上,有学者提出一个折叠问题:如图①、②,一张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ABCD,将B折至AD的中点E,FG为
折痕,将C折至AD的中点,ML为折痕,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1. 如图,在等腰△ABC中,AB=
AC,∠BAC=50°,∠BAC的平分线与AB的中垂线交于点O,点C沿EF折叠后与点O重合,则∠CEF的度数是
老师提问后,各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后选出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小组做补充。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可以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得出线段
BF,FG,DK,KH,HG,GC的长度,也
可以得出四边形AFGD,FBCG的
面积和周长等;图2可以得出线
段FG与ML的关系,以及FM,
LG的长度等。开放题结论没给
出,同题异构可以启发学生对折
叠内容进行整体回顾和思考,帮
助学生完善折叠的
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
学生完成学案的第二部分
学生完成学案
关注
各个
小组,
给有
困难
的学
生适
当提
供帮
助,鼓
励学
生探
求。
知识生长 思维发展 自主互助式课堂
目标反馈
2. 如图,OABC是一张放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矩形纸片,O为原点,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OA=10,OC=8.在OC上取一点D,将纸片沿AD翻折,使点O落在BC边上的点E处,则D点坐标是
3. 如图,沿DE折叠长方形ABCD
的一边,使点C落在AB边上的点F处,若AD=8,△AFD面积为60,则△DEC的面积为
4.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的四个角向内折起,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四
边形EFGH.若EH=12cm,EF=16cm,则边AD的长是()
A.12cm B.16cm C.20cm D.28cm
知识生长 思维发展 自主互助式课堂
检测学生本节课的收获。
作 业 设 计
达 标
分层作业,巩固提升
必做题:把今天的例题完美的写出推理过程。
拓 展
选做题:对于今天的操作题,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写出来。 找一道折叠问题,探究题中的所有的数量和位置关系。
教学说明:必做题是对本部分内容和方法的巩固。选做题是进一步拓展。分层作业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