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所属栏目:初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小徐的一生》四川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小徐的一生》四川省优课
【教学设计】 从《小徐的一生》看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我的说课一共分为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馈共6个部分进行。
【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1)本课选自人教版(新)七年级下册第16课,主要内容:从科技、建筑与文学三方面总
结明朝鼎盛辉煌的时代特色。作用:为清朝的衰落奠基,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本课是旧人教版两课内容的总和,内容浅显易懂,但极为庞杂。 2.根据课标确立重难点
(1)重点:雄伟的北京城与明长城,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明代小说的文学成就。 (2)难点:明朝成就所反映的时代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3部科技巨著,知晓明长城与北京城的基本知识,感受明代小说的思想艺
术特点。 【What】
2.能力目标:学会设计一张明代三大科技著作表,掌握紫禁城与明长城的建筑特色,感受小
说戏剧反封建的时代特色。【How】
3.情感目标:感受明朝的辉煌灿烂,增加民族自豪感,培养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感 。【Why】 【教法学法】
1.学习情况:学生已经学过明朝的政治与经济状况。
2.学生情况:七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且具备一定归纳比较史实的能力。 3.教法学法:主要采用故事情境创设与角色扮演来激发兴趣,合作探究以升华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以学生为主体,做好课前调查,深知十九中小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较好,故导学案的设计具有针对性。 (二)新课教学
1.课前导入:播放自制视频《一座城墙,一座宫殿》,用明代建筑的雄伟庄严渲染气氛,引起
兴趣。约1分钟。
2.新课教学
(1) 学生自主预习,完成导学案——故事《小徐的一生》
(2) 将科技、建筑与文学三方面加以串联,内容分为人生4部曲:一家人的喜怒哀乐+一
个人的求知旅途 + 一家人的生死别离 +一个人的诗和远方。
[以拍摄4集电视剧《小徐的一生》为由,将学生按角色分为4组:小徐、老徐、徐夫人与
监制(主要负责纠错)。教师则为导演,即只发挥主导作用]
3.第一集 :一家人的喜怒哀乐
小徐的忧愁——生病——《本草纲目》——药物插图 母亲的忧愁——衣服——《天工开物》——花机插图 父亲的忧愁——地租——《农政全书》——种植棉花 学生分角色分组填空: 科技巨著
4.第二集:一个人的求知旅途
#长城足迹# 父子相争 —— 长城终点——临洮 or 嘉峪关 ,后亲自实践检验。 采用3张图片展示明长城风采,并讲述小徐的所见所闻,将长城起始点,修建目的与意义等内容涵盖其中。
小徐与父亲分角色填写争辩结果,完成家书:区别秦长城与明长城
#梦游故宫# 梦游故宫—— 紫禁城——北京城——醒后绘图 播放纪录片《故宫100》第1集《至大无外》,还原梦境,约2分钟。
作 品
时 代 作 者
类 别
影 响
明 朝
药物学著作
明 朝
手工业与农业著作
明 朝
农业科学巨著
秦 长 城
明 长 城
目 的 起 止 材 料
作 用 象 征
展示故宫与北京城的平面图,讲解建筑特点:中轴对称、“凸”字型、核心建筑等。 小徐一组总结: 北 京 城
5.第三集:一家人的生死别离
#小说# 父亲病危—— 途中无眠——三大名著
(由于学生极为熟悉,故不多讲,只强调古代四大名著,明代即有三,可见其文学灿烂) #戏剧# 母亲未哭—— 戏班演唱——《牡丹亭》——汤显祖 6.第四集:一个人的诗和远方
守孝三年——诗和远方——《徐霞客游记》 (知识拓展) (三)知识总结
问:请用一种动物来描述明朝科技、建筑与文学的成就 答:牛
[古为今用,再创辉煌] 外国拍摄三大名著,游故宫长城——创意产业 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中医被世界认可 【板书设计】
1.由于内容庞杂,时间有限,故教师的主板书较少。
2.由于学生容易在书名、人名与地名上书写错误,学生可在副板作答,如:嘉峪关 【教学反思】
1.课后练习:练一练 +选一选+改一改 (与考试题型相结合)
2.本课属于课前备课,准备充分,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富有趣味性,不足的请批评指教。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