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宋代经济,的发展
所属栏目:初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部编版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河北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部编版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河北省省级优课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沙河市第四中学 钟海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
能力目标:通过思考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法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现代都市生活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主要作用。右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发行
于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为什么在我国的宋代会出现纸币呢?纸币代替了原先沉重的金属货币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我们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课堂,一起来学习“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 『新课』: 一、农业的发展
教师:首先我们来探究南方农业的发展。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图片)默读课本第一自然段,探究问题:南方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结合图片和书中内容归纳原因,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出示答案): 1.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政治因素)
2.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经 济因素)
3.自然条件的优越。(自然因素) 4.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政策因素)
出示幻灯片,教师讲解《耕获图》,并引出问题: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书中内容,总结并回答问题。 学生:A从越南引进的新品种──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明间流传“太湖熟,天下足”的言语。主要产地在南方。
B棉花种植,有两广、福建扩展稻了长江流域。
C茶树栽培也很广,江南的丘陵地区,新开辟了许多茶园。 教师补充答案(并展示幻灯片):
①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由越南传人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③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推广。 ④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⑤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⑥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⑦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
过渡: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请看大屏幕,出示问题:南方手工业成就尤为突出的是哪几个方面?学生从书中寻找答案并回答。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完成小组讨论:宋代南方手工业与前代相比有哪些发展?
学生:1、纺织业方面:A、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B、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C、南宋时,棉纺织业发展稻了东南沿海。
2、陶瓷业: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学生回答问题时,幻灯片展示相应的蜀锦、江浙丝绸、景德镇瓷器等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逐一讲解各个方面的知识拓展,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这一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达) 小结:
丝织业: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 棉织业:棉纺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至制瓷业的中心。 造船业: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幻灯片显示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图。
动脑筋:这是一艘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想想看,这种船有什么优点?
学生:这种船的水密舱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御风浪的能力,适应在深海中航行。(教师补充)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教师过渡: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商业的繁荣。宋代商业的繁荣远远超过了前代。请看大屏幕,请同学们自主学习,都市商业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学生:宋代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临安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出示幻灯片:最大的都市是开封和杭州 人口多
出现了早市、夜市和草市 从城市辐射乡村
教师补充并讲解《货郎图》,充分说明城市贸易辐射乡村。 2、请大家对照地图,叙述一下宋代对外贸易概况。
学生:宋代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和泉州使世界闻名的大商港。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海外贸易,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强管理。
教师出示幻灯片:“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学生理解宋高宗说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答案:海外贸易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3、货币的变化,出示幻灯片,情景体验:《商人的苦恼》 北宋时期,一位商人在四川经营着丝绸生意,每天需要带着大量的金属货币穿行在大街小巷,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a.如果你是这位商人,如果不带金属货币,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回答:使用纸币交子
b.使用这种货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什么优点?
学生回答:1、金属货币沉重,不便携带。2、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方便。
教师补充:轻巧、发行成本低、交易方便等
教师:我们学习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回答: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如何完成的?
学生经过思考回答: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教师:结论:“经济重心南移”的含义: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从此南重北轻的经济格局一直延续到今天。
教师:通过学习以上内容,我们一起来总结下本课的重难点。(学生总结,教师补充,并出示幻灯片)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一) 选择题:
宋
代 经 济 的 发 展
原因
表现
战乱较少,相对安宁。
北方人南迁,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
先进的生产技术。 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统治者的重视
农业:水稻,棉花,茶树。 手工业:制瓷,纺织,造船。
商业:城市,贸易,纸币。
1. 我国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清朝
2. 某班历史课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 )
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62.9% ②东京是当时最大的城市,商业繁荣 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 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⑤扬州、临安、广州、成都等城市商业发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3.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B.汉朝时,我国就有了纸币——交子
C.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的南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我国古代统治者大多强调以农为本,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4.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二)学生互动:你问我答(学生问学生回答) 三)知识拓展:
商业贸易的兴盛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好处?
社会生产方面:商业贸易是商品交换的表现形式,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它的兴盛将有利于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推动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从而激活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生活方面:商业贸易使社会上的产品种类更多,生活方式也更加丰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板书设计: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兴盛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教学反思】本课讲述了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讲述了至南宋时期我国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本课知识比较枯燥,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引文及探究内容,跳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对教学的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知识拓展”部分有一定难度,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将历史课的知识与一些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组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