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马诗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优质课部编版六下10.古诗三首之《马诗01》教学课堂视频_广西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优质课部编版六下10.古诗三首之《马诗01》教学课堂视频_广西
咏马明志,诗意《马诗》树理想
——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之《马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教材编排意图
本单元以“理想和信念”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四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体裁多样,有古诗、回忆录、演讲稿和小说;有的阐述了革命志士共同的理想与信念,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人生自古非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节和民族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本单元安排了两个语文要素。一个是 “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一个是“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两个要素学生都已经学过,这次复现是为了强调对这两个要素的综合运用。 围绕这两个要素,教材设计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四篇课文在编排上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学会借助言行描写、关键语句、查阅资料去了解先烈们的革命事迹,体会人物品质。
2.本课的教材编排解析
《马诗》是咏物言志五言诗,是李贺组诗《马诗二十三首》的第五首,是本课三首咏物诗中的首篇。诗歌通过描写清冷大气的场面,勾勒出静态中马的苍劲有力,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慨叹,流露出了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可以说是写马诗里的压卷之作。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为后面《石灰吟》《竹石》的学习领航。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统编版教材在六年级下册安排的“古诗词诵读”板块,目的是让学生在进一步增强积累的同时,试着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方法来自主疏通诗意,为更高年段的学习作好准备。《语文课程标准》则要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引领和点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本节课教学目标为:
1.自主运用古诗学习方法读懂《马诗》,感知诗文大意。
2.在反复诵读中正确、流利、有目标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在学习过程中借助资料以体会马的形象,感受马的精神,领悟诗人借马表达的情感与志向。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古诗学习方法读懂《马诗》,感知诗歌大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在学习过程中借助资料体会马的形象,感受马的精神,领悟诗人借马表达的情感与志向。
【教学策略解析】
教学思考 教学策略
【教学内容及思路分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学习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合作读诗,情境导入
1. 师生合作诵读写马的诗句,揭示课题,教师书写课题。
师:中国是诗的国度,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诗。每一首我们背过的诗,都会以它独特的画面、声音留在你我心中,成为我们每个人精神的一部分。现在我们一起读读下面的诗句,老师先读出处同学们读诗句。
(课件)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破阵子
师:你能发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之处吗?(诗句都关于马)
2.马是六畜之首,是进取、勇敢、成功的的象征,唐代诗人李贺也很爱马,他写了一组诗《马诗二十三首》,今天我们要学习其中的第五首。(板书)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诵读与“马”相关的诗句,引导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走进文本,开启诗意古诗课堂。
【要素落实】指导朗读,借助关于马的诗句资料了解“马”代表的形象。
二、借助资料,理解诗意。
1.复习诗歌学习方法,根据学生回答将卡片贴做板书。
师:从题目中我们能知道诗写的是?(马)不错,一眼抓住诗题中的诗眼。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学新诗之前,请大家先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生回答贴板书)这些就是我们常用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其中“借助资料,品悟诗情”就是我们这一单元需要掌握的语文要素之一。诗歌之花绽放,希望今天能够和大家一起用以上方法闻到古诗的芬芳。
2.按学习方法逐项解决问题。
师:关于作者,大家了解吗,一起看资料(课件)李贺,有诗鬼之称,历史上的著名大诗人还有什么美称谁知道?(连线复习题)
3.阅读资料,了解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意。
师:李贺在何背景写下这首诗,一起看相关资料。在战争的背景下,这匹马是一匹战马,这首诗是关于战争题材和描写边塞生活的,我们把它叫做边塞诗,著名的边塞诗还有《凉州词》《出塞》等(课件出示)
4.初读感知诗文情感
师:请大家翻开课本自由读诗文,注意读准字音、划出节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学习古诗的方法,温故知新,借助作者时代背景等相关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要素落实】借助相关资料,加深对作者的认识以及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了解边塞诗。
三、 拓展资料,感悟情志
(一)品读“沙如雪”。
1.读一读诗的前两句,结合注释说说看到什么画面。
师:《马诗》是一首五言诗,节奏应为二三停顿,请位同学来给我们读一读诗的前两句,其他同学结合注释说说看到什么画面。
2.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沙如雪”的表达效果。
(二)品读“月似钩”。
1.结合图片想象画面,填词,对比,体会“月似钩”的表达效果。
师:在战火不断的边塞,在清冷的月光下,李贺这样描述大漠——全班齐读(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
追寻李贺的脚步,漫步在雪白的沙漠,抬头望见一轮弯月。这样的画面,如果让一个普通人用一个字来形容,我们会填什么?
生:燕山月似 舟 ——悠闲、浪漫的夜晚
燕山月似 蕉 ——想象力丰富
师:作者没有用“月似舟”和“月似蕉”,而用了“月似钩”。一个“钩”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2.体会“借景抒情”这一表现手法的作用,诵读借景抒情的边塞诗句。
师:像这样在写景中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表现手法我们把它叫做——借景抒情。同桌为一小组,一起找找借景抒情的边塞诗句吧。生讨论、交流,诵读相关句子。
(课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在对比中边读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深入品析诗句、理解诗意;同时拓展边塞诗,感受塞外的大气豪迈。
【落实要素】①抓重点词语品读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语文素养②多种形式朗读体味意境,诵读中积累边塞诗。
(三)品读“金络脑”、“踏清秋”。
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如果你是一匹战马,踏沙披月,面对着茫茫大漠,连绵燕山,会想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
2.抓住“金络脑”“快走”“踏”等词语感受马的轻捷、矫健。
联系旧知理解“走”的意思,诵读含有“走”的诗句。
师:读古诗我们可以联系旧知去理解,“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也是“跑”。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走”在古文中多数为跑的意思,例如还有这两句,一起读一读。
(课件)挥鞭快白马,走出黄河凌。——孟郊《羽林行》
停车傍明月,走马入红尘。——王諲《十五夜观灯》
3.抓住“何当”,读出李贺的无奈,体会他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4.看李贺生平视频了解历史背景,感悟作者李贺怀才不遇的悲叹(播放当时时代背景视频)。
5.多种形式朗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6.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诵读托物言志诗《墨梅》《青松》等诗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件)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借梅自喻,表达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青松【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作者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
7.观看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事件视频,感受戍边将士誓死卫国的情怀,背诵全诗,向将士们致敬!
师:“何当”二字,包含了诗人多少精忠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让我们齐读这首诗! (齐读)很棒,铿锵有力!
作者为什么那么渴望为国建功,有所作为?一代又一代戍守边疆的将士,心中都有共同的信念。相信大家了解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事件后会有更深刻的体会。(播放视频)看了视频你能想到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正是因为有了诗人和一代代戍边将士的誓死守卫,才有了老百姓的安宁生活,让我们背诵全诗,向将士们致敬!
【设计意图】在通过抓关键词句边读边想象的同时,联系旧知拓展“走”在古诗文的意思,还借助影像资料了解李贺生平和戍边战士的事迹,拓展托物言志诗的阅读体会其“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来加深对人物“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情志。
【落实要素】①借助资料体会诗人情感②拓展当代戍边英雄事迹感悟战士们的坚守情怀③理解托物言志表达效果④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体味意境,背诵积累。
四、资料延伸,情入诗境。
1.小练笔。
师:李贺借马自喻写下了《马诗》,表达了自己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渴望。同学们,在国泰民安的当下,你看到什么场景、听到什么声音,还会再想起吟诵这首诗呢?请看(出示PPT:火灾、山洪暴发、抢险救灾、军事演习图片)请你写一写
(练习卡)
当我看到 的画面时,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当我听到 的声音时,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谢谢同学们的分享。当这些诗变成画面和声音留在我们心里的时候,这就是古诗的意境。对,孩子们,古诗因为有意境,才有了生命。不同时代,不同场地,打开的是同一个文明的中华精神,
这就是“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PPT生读)的建功立业之志,
这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PPT生读)的精忠报国之情,
这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PPT生读)的忧国忧民之怀。
2.鼓励学生怀揣文化自信,从容前行
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们身边的人和事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而这些诗歌的意境、体现出来的文化以及带来的自信,如血液一般流淌在我们的心中,正如习主席所说(PPT生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3.拓展阅读《马诗二十三首》其他的诗,建议通过借助查阅资料的方式去感受更多的意境。
让我们怀揣文化自信、从容前行,完成每个人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抱负吧。课后希望大家再找一找《马诗二十三首》另外的几首来读一读,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来帮助理解。
【设计意图】诗歌诵读与意境抒写结合,古代将士与现代保家卫国的精神一脉相承,博古通今,在加深诗歌意境的体会中鼓励学生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落实要素】①借助相关资料拓宽古诗阅读范围②读写结合进一步树立“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理想信念。
【板书】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