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盘古开天地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8盘古开天地_北京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8盘古开天地_北京市燕山向阳小学
一、 教学分析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知道了解一本新书的方法,能够根据文
本进行大胆想象。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富有挑战的情境中感受中国神话故事想象的神
奇,能够利用猜测,想象的方式走进神话故事。
3) 情感、价值观:学生产生阅读《中国神话故事》的兴趣,从而喜欢阅读;在阅读
中激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有想读书的兴趣,能够根据文本进行想象、猜测。
3.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人教版语文三上第单元第18课《盘古开天地》之后推荐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导读课。本单元的主题是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而中国神话故事恰恰承载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因而教师选择了基于课本的课外延伸阅读。
新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程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而且初步有了阅读课外书的习惯,但是由于现在儿童图书市场纷繁缭乱,同时新的技术手段为学生带来的阅读是不加过滤的,无针对性的信息,很多学
2
生将时间用在了漫画、无目的的碎片化文本的阅读中,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的书是适合自己的,没有选择一本书的方法,因而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
针对本课的教学,我采用了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手机、IPAD、电脑等去查找一些神话故事,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对中国神话故事的兴趣,并且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方式的科学运用。 二、 教学设计思想
1、 教学策略设计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因而,在教授《盘古开天地》之后,教师并没有止步于一个故事,而是以此为契机,搭设全面感受神话故事所带来的神奇世界的桥梁。从而使学生能够树立一种大的学习观,即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还有更广阔的领域。
语文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在本课的课前准备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利用新信息媒体获取信息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课前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使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能够真正得到发展,能够针对自己兴趣点进行课前的研究探索,从而使学生能够有准备的走进课堂。
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巧妙借助文本,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穿插了很多传统文化的内容,从而在呈现中国神话故事的同时又不仅仅局限于此,而是在恰当的节点呈现出更多的传统文化,在润物无声的教学中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茶”文化这一环节的渗透中,就通过让学生记住故事,回家讲给家长听的方式,将这一传统文化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得到发扬。
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
在本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发挥学生的推测能力和想象力。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文中的生僻字展示出来,在被考倒后,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被激起了斗志,这是传统的课堂纸质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同时,为了发展学生想象力,使学生插上思维的翅膀,成为真正的创新性人才,教师利用多媒体巧设悬念,使学生子在读、听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有依据的推测,从而使文字、声音都转化为激发学生能力的媒介,从而使学生语文素养在高度的兴趣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
3、教学媒体的准备及使用环境 多媒体课件
三、 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的教学评价采用的是课堂问题引导中的观察评价,通过学生的举手情况看学生的兴趣度,通过问题的回答情况看学生的能力提升。 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媒体资源 学生活动 策略意图 一、导入 (2分钟)
1、通过《盘古开天地》中的“混沌”引出课题
混沌图片 在兴趣中关注课堂 由课内走向课外,使学生的
学习具有连续向和延展性
二、初步走进《中国神话故事》
(11分钟)
1、回忆:要快速了解一本书,可以可以看什
么? Ppt示书封面 思考,回答 指导了解一本
书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选择新书的方法
2、师指导了解本书的目录、后记
目录、后记图片 思考问题并通过多媒体课件观看重要信息 指导学生了解主要内容的途径
3、师激趣指导学生读封面,了解本书的作者、插图、版本
封面图片、作者信息 提取封面信息和自己的知识储备,完成对书的初步了解
指导学生学会了解作者和版本信息的方法 三、走近人物,感受神话人物想象的神奇 (16分钟)
1、在对话中感受人物混沌,通过文本想象混沌的样子 Ppt显示倏和忽的对话
在角色朗读中了解故事,交流自己想象的混沌 走进文本,使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展开大大的想象 2、对比图画,感受想象的差异
Ppt显示三幅不同的混沌图像
对比图片 想象是因人而
异的,因而本环节采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接纳想象的差异性,使自己的想象也能够更加丰富
3、依据文本和题目,推测人物命运 Ppt显示文字和故事的题目
读故事,推测人物接下来的故事 想象并非是天马行空,而是有依据的,本
环节的设置就是让学生基于文本对人物接
4
下来的命运进行推测
4基于人物神农,引导学生感受神话中人物的奇特 Ppt显示神农文字 学生阅读文本,猜想神农肚子的用途
先人用赋予人特殊能力的方式来帮助人们度过灾厄,本环节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是学生进行了合理的猜想 5,挑战激趣,通过使用文字、声音使学生对文本进行合理的猜想
Ppt显示文字、播放音频 学生根据文本、声音进行猜想 本环节通过视听的多方式调动学生阅读文本的积极性,同时,文本与生活经验相联系,音频则挑战了学生基于文本的概括能力。
6.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概括题目
Ppt展示文本 学生概括
在为学生呈现了几个分开的文本后,用概括题目的方式使学生将几个独立的故事串联起来,使学生形成整体观。
四、走进故事,感受故事情节的神奇 (11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十二生肖相关知识 Ppt相机出现十二生肖内容 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关于十
二生肖的知识 本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将知识和生活相联,生肖邮票的引入使学生对神话故事更有亲切感。 2、鸡啄蜈蚣图片激趣后出示文字,引导学生阅读一部分公鸡和蜈蚣的故事后对故事的情节进行推测。
Ppt示鸡啄蜈蚣图片 学生依据文本推测 以传统文化剪纸作引,依据文本使学生对故事情节继续推测,从而再一次展开合理的想象,同时,结尾设置悬
5
念,激发学生走进这套书。
板书 设计
走进《中国神话故事》
看 封面 人物
目录 想象神奇
简介 故事
七、教学反思
一、依托文本,让想象飞扬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其总目标中提出,要“激发想象力”由此可见,要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得到提高。本课是由语文课本中《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而开展的《中国神话故事》的导读课,而神话的特点恰恰正是充满神奇的想象。因而本课在设计时紧紧抓住“想象神奇”这一特点,深入挖掘文本,选取适合本年级段学生特点的内容并进行创新性设计,从而呈现出这样的一节课堂。由于每一个环节都在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因而课堂效果显著,学生兴趣高涨,而且每个学生都在调动自己的想象。
6
在关于混沌的形象的环节,由于时间限制,没有让学生自己先画一画自己依据文本想象的混沌,也是录课时的一大遗憾,如果有这样的环节,学生将自己的和别人的进行对比,展示,将会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同时也将引导学生将想象根植于文本的基础之上。
二、巧借多媒体,促进兴趣盎然
兴趣是最好的动机。本课属于在学生没有阅读前提下的导读课,学生特别容易出现没有兴趣而课堂无效的情况。因而,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呈现文字、图像、声音的多方式优势,始终从不同的激趣点来持续点燃学生一探究竟的兴趣和乐趣,从而促进了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动机。
在关于版本的介绍时,教师没有只是枯燥的讲解,而是利用ppt将文本中的生僻字展现出来让学生挑战,这样“事实胜于雄辩”,学生自然而然就对教师选择的版本了然于心,而且也激发了他们去认识这些生字,了解这些生字背后所蕴含的神话故事的兴趣。关于混沌的形象,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在头脑中想象,然后再展示出三幅不同的人描绘的混沌的形象,这样的视觉对比使学生立刻就将思维调动起来,这是没有多媒体手段的教学所不能比拟的巨大优势。而在进行《神农尝百草》的猜植物环节,文字和声音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就使挑战呈现出不同的关注点,但殊途同归的是,学生在不断的想象,推测中,对这本书的兴趣愈加浓烈,去找到这本书读一读就成为必然。 三、打通课内外,浸润传统文化
《盘古开天地》所在单元本单元属于传统文化范畴,《中国神话故事》恰恰承载了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因而从本课的教学理念来讲,就是一次传统文化的探寻之旅。在课程设计时,多次联系传统文化内容。比如在涉及到“茶”这种植物时,自然而然的就带孩子领略了中国的茶文化,而在十二生肖环节,既渗透了邮票这种承载传统文化的形式,又为孩子们呈现了剪纸这一传统文化形式,从而课堂中处处有传统文化,时时激发学生去了解、研究传统文化的兴趣,这样的浸润方式要比一次次直接的说教更为有效。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