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唐诗精华,山居秋螟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小学语文沪教课标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唐诗精华-山居秋螟-重庆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小学语文沪教课标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唐诗精华-山居秋螟-重庆市江津区双槐树小学校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初步体会诗中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习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3、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诗中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课前:
师:古诗是文字与画的结合,一行行灵动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幅美妙的画,寥寥数语,却字字珠玑。现在,咱们来玩个古诗“飞花令”的游戏吧,敢接招吗? 师:(ppt出示秋天的诗句“解落三秋叶,?” “湖光秋月两相和,?”“停车坐爱枫林晚,?”“月落乌啼霜满天,?”)
实力不容小觑,再来。看图猜诗题。
好,过关斩将,继续。听古诗,猜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独在异乡为异客…..”
“人闲桂花落….”“红豆生南国…..”)
你们的古诗积累如此丰富,老师都忍不住让为你们感叹“腹有诗书气自华”。孩子们,好样儿的! 教学过程: 一、 初读古诗知大意 (一)、 导入解题
1.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的《山居秋暝》 (ppt出示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从课题,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秋季,你读出了季节。 山间,你知道了地点) 3.“暝”是指…..(日落时分,天色将晚的时候)从哪儿了解到的?
借助注释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请你们连起来说说对题目的理解吧….. 4.那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居住的地方,看看傍晚时的山间秋景吧! (二)、 初读古诗
1.(ppt出示古诗插图)从这幅画卷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2.那作者王维又看到哪些景物呢?我们来读读古诗吧!
(ppt出示阅读要求:1.自由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2.反复读,读通、读顺诗句。) 请你读读阅读要求
听清楚了吗,拿起书页纸尽情地读起来吧!
3.读诗一定要投入,就像你们刚刚这样,很好。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展示一下朗读。(抽生读) (ppt出示整首古诗)
每个字音都读准了,请坐。 谁再读读?…….字字落实,读的真好,请坐。 老师听出来了,你不仅字音读得很准,诗句读得很通,连节奏都读出来了,很好。 (掌声送给他)请坐
4.孩子们,押韵的现象在许多古诗中都能体现,那这首诗中押韵的字落在哪里呢?请你们用圆圈圈出来吧……说说你圈出了那些字….
(ppt出示将韵脚秋,流,舟,留,打上圆圈)
请你们试着读读这几个字……读韵脚时一定要读得延长饱满一点,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古诗正是因为押韵,我们读起来才会朗朗上口,才能读出它的韵律美。再听(ppt出示范读视频)请大家学着他的样子和同桌小声读读
5.我看大家都读得有模有样的,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呢(抽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谁来评评他的朗读(节奏,重音,韵味)
谁再来给大家美美的读一遍 (韵味十足呀,请坐)
二、品读古诗,感受诗中的动静美 (一)、默读古诗找意向
读诗多遍,画面再现。大文豪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那么诗人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描绘这傍晚秋景图的呢?下面请大家默读古诗,想象画面,勾出文中所描写的景物。(空山,新雨,明月,松,清泉,石,竹,浣女,莲,渔舟) (ppt出示将所有景物打上着重符号) 你真会找,一个不漏的全被你找到了 (二)共品古诗,明诗意
1.诗人描绘如此多的美景,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精美的画。 (ppt出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图片诗句)
当你看到明月,松林,清泉,岩石(ppt圈出景物)这样的景物时,你们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2.通过你生动的描述,这美景在我们脑海中更清晰更深刻了!是呀,明月在松林间若隐若现,朗朗的月光洒在山间,光影斑驳。一汪清亮的泉水从石头上欢快地流淌而过。你们听,美吗?带着你们的感受读读它的画面美(抽生读)
3.为什么要用“照”字来形容月光穿过松林间呢?我们写文章时,经常写“月光如水”,月光如水是何意?(月光像水一般流泻下来) (ppt出示“照”变红)
你们看,诗人用了一个“照”字,让月光像水一样动了来,这句诗里面还有一个字让清泉也动了起来。哪个字?(ppt出示“流”变红) (板书:动) 一个“照”,一个“流”让整个画面瞬间也动了起来。想象着这流动的月光,这淙淙的水声,在这雨后的空山里,在这傍晚的秋色里。男生读,
(ppt出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图片)女生….. 4.小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切都那么清幽,那么寂静,。 (板书:静)
一轮月光照,一汪清泉流。把前句中雨后之秋的清幽寂静打破了。前面静景,后面动景,这是诗人王维田园诗的一大特点。我们把这样的写作手法叫做:动静结合 (板书:结合)
让我们边读边想画面,读出它的动静美。(空山……起)
5.这样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的描写,诗中还有哪一句?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4人为一小组,合作交流,想象诗人接下来描绘的画面。 我们小组通过学习“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知道了: 景物 看到的画面
给我的感受 例:明月
明月穿过松间
清幽 寂静
松
1.在你们交流的时候老师发现你们不但会说,而且还很会倾听。这是我们学习的一个好习惯。哪一小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指导学生把把话说具体,说完整)
好一幅祥和,惬意的画面呀!请你读读……..请你带着你们小组一起读读吧! (ppt出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其他小组呢,再把你们的学习成果向全班交流交流吧…… 请你读读……请再
邀请一组和你们组一起读读吧….
3.谢谢你们又一次为我们呈现了这幅美景。通过你们的描述,我们仿佛看到了在皎洁的月光下,勤劳的洗衣女子笑语喧哗地穿过竹林深处,远处莲叶轻轻摆动,透过那顺江而下的渔舟,美哉美哉!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句诗,走进这幅画吧!竹喧…….
三、再读古诗,悟诗情
1.整首诗如此多的美景,人物,还有那悦耳的声音。作者为何说它是“空山”呢?
(同桌可以讨论一下)
王维在鹿柴中也到过这样的景象。(ppt出示《鹿柴》)请你们小声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给你怎样的感觉?(安静,宁静,幽静….)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是呀,用人说话地声音衬托出山的安静。 2.同样,诗人王维还在鸟鸣涧中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ppt出示《鸟鸣涧》)用桂花落的声音衬托出山中的幽静。在本诗中也有许多动景,你们找一找……用清泉,竹喧,浣女,莲动的声音衬托出山的空旷幽静。我们把这种表现手法叫做“以动衬静”。
(板书:衬)
此类以动衬静的诗句还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ppt出示《入若耶溪》《竹里馆》)请你们读读…
3.让我们伴着淙淙的流水声和浣衣女欢乐的嬉笑声,一起走进这美景中吧!。 (ppt播放背景音乐)
4.小结:空灵的音乐加上你们身临其境地朗读,把诗中的一幅幅画展现在我们面前。置身于如此美景中,你们愿意离去吗? 王维呢? 也不
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面对如此美景,忍不住感叹道…….
任凭春天的美景已经消歇,但眼前的秋景却足以让我留下来,王维感叹地写道……. 5.小王维,你为什么想要留下来呢? 小诗人,你又为何想留下? 6.仅仅是因为这如画的美景么? (ppt出示诗歌背景资料)
现在明白了吗,诗人为什么想要留下来?(喜欢美景,想要隐居在此…..)
7.小结:是的,作者描写了那么美丽恬然的山中景色,所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山水的留恋,对隐居生活的渴望以及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这种通过写景来表达感情的方法,我们叫做:借景抒情 (板书:借景抒情)
四,吟诵古诗,传唱经典
诗人仅仅用了40个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动静相间,有声有色的秋景图,也把自己对山水的留恋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让我们跟着这动听的旋律吟诵古诗,感受这空山新雨后的美好秋景吧! (配乐吟诵)
一首《山居秋瞑》将傍晚时分的山间秋景描绘得美轮美奂,一景一物,一静一动,无不让我们深受其间,回味无穷!四时景物皆成趣,请同学们课下仔细读,细细品,慢慢悟!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