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小学四年级语文优质课视频《掌声》_林晓东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掌声》一课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很遗憾,《掌声》是一篇没有改编到位的语文教材。这篇课文有两大硬伤:第一大硬伤,课文第四自然段明明写了两次掌声送给小英,而课文第六自然段小英在来信中却说“永远忘不了那一次掌声”。第二大硬伤,是放大了“掌声”的功效。一个有着严重心理障碍的孩子,居然被一次意外的掌声解决了,无意中渗透了把复杂心理问题简单化处理的思维模式,立竿见影、见奇效的育人思维模式就是这样传递给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师,也难怪当下的人们就是十分相信世上有“药到病除”“包病百治”的神奇药方。
一个人残疾心理的转变,仅靠别人一次外在给予的赞美、鼓励是不够的,比掌声更重要的是她的心中要有一个对自我的正确认识观。分析一下,残疾人小英身处困境的根源,不正是从她周围人异样的眼光里、不一样的眼神里、嘲讽的话语里感受出自己与他人身体上的不同吗?长久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日复一日折射在小英幼小的心里,慢慢地心理也变得“残疾”起来,那就是课文所说的——忧郁、自卑。小英自卑、忧郁的心理是后天形成的,不是与生俱来的,她生活在一个缺少正确看待自我与他人的环境之中,心中自我认同坐标的缺失,不可能为她带来快乐,伴随她童年的自然是忧郁、自卑、不自信,甚至是一生。而小英缺失的对自己身体的正确体认,也正是课文缺失的文字元素。
二、掌声是什么,不是什么
对身处心理困境的小英来说,那次意外的掌声是鼓励的掌声、赞美的掌声。当她犹豫地站起来,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骤然间的掌声给予了她的是鼓励,当她演讲完毕,经久不息的掌声让小英感受到了赞美、赞扬、夸奖的力量。对身处困境的人来说,那掌声不仅仅是掌声,还可能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抚摸、一个拥抱、一份礼物、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电话、一封信、一句赞扬的话语等等。
掌声,不是一次掌声。课文第六自然段借小英之口说是一次掌声,课文第四自然段讲小英演讲前与演讲后分别得到了两次含义不同的掌声。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超越教材的教师,则会稍作停留,进行咬文嚼字的极好训练之地,大马哈、教材为上的教师往往会视而不见、一顺而过。
掌声,不是矫正小英忧郁、自卑残疾心理的决定性因素。那掌声可以让她永远忘不了,但不是转变小英灰暗心理的“特效药”。人的灰暗心理的转变、不好习惯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课文说:“从那次以后,小英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她不再忧郁……”变得快乐起来。这掌声也太神奇了,因此说,夸大了掌声的功效,忽略了小英对自我的认同与接纳,而要实现对自我的认同与接纳,仅靠一次外在的掌声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个看待自我与他人的正确观念。教材编者将人的教育简单化的思想无意中渗透进教材,不仅影响、助推了教师不好的育人方式,还给残疾的学生埋下了“依赖”外在力量的种子。
君不见,当下残疾人士,又有多少靠自强立于社会?他从小生活在被关心、被关怀、被帮助、被扶持的环境之中,长大了不依靠亲人、社区、社会才怪呢?因为我们给这样的一群特殊群体从小埋下了“依赖”的种子,必将影响到他们健全心智的进程。身体残疾不可怕,但心理残疾就可怕了。日本四肢全无著名作家乙武洋匡对残疾身体的正确认识对我们很有启发,他说:“残疾,只不过是人身上的一个特征。世界上有胖人,也有瘦人,有高个头的人,也有矮个头的人,有黑人,也有白人……同理有健全人,也有残疾人。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身体残疾,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有了这样的“身体”认识观,人生怎能不惬意呢?哪里还有心理上的阴霾呢?基于这样的认识,课后习题要求“背诵并抄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记住它莫如记住乙武洋匡的这段话对儿童更有益。有了这样的思想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会有根。人世间会少了许多白眼、异样的眼神,即使身体残疾了,也才不会轻易得上心理疾病。那比口号式地号召“在别人身处困境时,不要吝啬自己的掌声”,更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
我们的语文教材在融入学生品格教育,引导学生“涵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文字上,也要善于选择适切的言语材料。
三、语言实践点的选择
第二课时,在课程内容开发上,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的习惯和改变人称叙述的能力。落实在三点:在品词析句,读读想想说说中,知道:对灰暗心理的小英来说那是(鼓励)、( 赞美 )的掌声;在推敲字句,辩辩悟悟说说中,明白:对身处困境的人说,那掌声是( 微笑 )是( 抚摸 )是( 拥抱 )还是……;在咬文嚼字,读读记记写写中,理解:对世上的每个人来说,仅有掌声是不够的,还要有看待( 自己与他人 )的正确观念。
在教材的处理上,分三步走:质疑——欣赏——完善。即,质疑“一次掌声”,体会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当与严谨;品读课文1至3自然段,欣赏感悟 “解释性”或“补充性”说明文字;完善第6自然段小英的来信,深化对“掌声”内涵的认识,替换最后自然段文字。
在言语实践上,以板书小英前后变化的词语为材料,变化语序概括练说好课文大意。批判阅读第6、7自然,续编文字,渗透“正确看待自我与他人的观念”,由外在的“掌声”鼓励、赞美,走向内在的自我认同,让心灵的上帝主宰自己的命运。理解并记下课文最后自然段的替代文字。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