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二轮复习专题,收入与分配
所属栏目: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黑龙江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黑龙江
《二轮复习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以学科内专题复习为主,做到与一轮复习的有机衔接。按专题知识体系构建——基础知识过关——高考方向预测及对应题目训练——练习讲评、纠错、总结及方法指导——适度关注热点思路展开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主旨,注重学法与思维的拓展,渗透新课程教学理念对学科素养的要求,力求做到课堂教学服务学生学习。
二、教材分析:
《收入与分配》是经济生活第三单元,也是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收入分配问题一直牵动着万千百姓的生活,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收入分配公平问题事关社会的稳定和谐,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政府的权威,同时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和核心考点,是二轮复习的重点。
三、学生学情分析:
高三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教材基础知识,但知识整合、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还不足,生活阅历有限,看问题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阶段。因此在教学中结合身边具体事例和当今时政,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贴近学生思想、生活、经验的例子,创造愉悦的教学情境。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基础知识,构建以收入与分配为核心的专题知识体系,并适度迁移与拓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题能力与答题技巧;提高学科素养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党和政府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按劳分配为主体;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难点:模块知识内部整合,区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居民收入的构成。
六、教学方法:通过事例探究、讲授分析、合作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七、教学课时:1个课时
八、教学准备:查找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九、教学过程:
课堂环节一:导入新课:考情透析,明确地位 教师活动:展示五年考情,看2018高考。 学生活动:明确高考目标,展开拓展思考。
设计意图:让学生立足实际,着眼高考,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课堂环节二:课堂教学:要点分析,能力拓展。 (一)构建主干知识网络,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学生展示(略)
设计意图:围绕核心主干,构架知识框架,系统把握知识。
(二)基础回归,盲点扫除。
1. 我们应该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 2.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各种分配方式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4. 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5. 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
6. 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
7. 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8. 在公有制经济中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只能实行非按劳分配。 9. 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调整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10. 按劳分配就是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11. 劳动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方式。
12. 农民转让土地承包使用权获得的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 13.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 14.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15. 要讲效率就会影响公平,要讲公平就会妨碍效率。
16.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要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控制中收入者收入,限制高收入者收入。
17. 收入分配中注重公平就是消除收入差距。
18. 国内生产总值应与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长。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体验探究 。
设计意图:学情诊断,扫清盲点,解读考纲。 (三)真题链接,感悟高考。 (2016·天津文综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实施股权激励方式( B ) 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 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 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2014四川文综)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B ) 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 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人 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014天津文综)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有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 A )① 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③属于按劳分配 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设计意图:总结高考思路,培养学科能力。 (四)核心突破,拓展能力。
1、区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例1] 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6亩地以每年每亩1100元的价格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 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年工资收入30 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 000元。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C ) A.1.55万元 B.1.74万元 C.2.4万元 D.4.85万元
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
事业单位、国有及控股企业、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津
贴;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非
公有制经济)
按劳动要素分
配
私营和外资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按管理要素分配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获得的收入按信息要素分配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出租、出售房屋;土地经营权流转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
储蓄利息、股息红利和股票转让所得、债券利息、私营企业
主税后利润等
★
2、区分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例2】王某是某国有企业工程师,每月的工资、奖金、津贴加起来有8 500元,以技术入股当地的一家民营企业,每月有5 000元的分红收入。对王某的收入判断正确的是( B )
①王某合法的劳动收入是13 500元
② 王某的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
③ 王某的收入构成从某个方面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④ ④王某的收入构成说明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知识整合: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是劳动所得;凭借管理、技术、信息等获得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①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 包括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
②非劳动收入:分为三类,即要素收入、政府转移支付和捐赠。
要素收入是指通过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其中包括分红、利息、租金、出售专利等获得的收入。 3、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例3】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国已有17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平均涨幅l0.4%。其中最高的为上海已上调至2300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从而让低收入者具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一举措
(A )
①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表现,增强劳动者获得感 ②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统筹效率与公平 ③旨在完善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贯彻以人为本
④是国家通过财政再分配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知识整合:
4、区分居民收入的四部分构成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期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对亿万农民来说,这是一颗“定心丸”;同时这又是一粒“活络丹”,能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这有利于 ( D ) 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 ②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权,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③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共同富裕
④使农村土地变为活资本,不断增加财产性收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知识整合:居民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5、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 [例5] “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是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描述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型,旨在确立一项衡量经济政策和行为成功与否的标准。其特点是,在一种变革中,获益者得到的利益足以弥补利益受损失者的损失。它要求一项经济政策能够从长远提高全社会的效率。下列事项中,符合“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是( C )
①国家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政府收入减少,但居民生活有所改善 ②提高再分配中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企业近期利润可能减少,但劳动者收入提高
③国家给予小排量汽车生产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收入有所减少,相关企业因此提高经济效益
④全国各地实施阶梯水价,财政收入有所减少,水资源得以节约和保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知识整合:答题角度:①指导思想;②根本措施;③制度保障;
④初次分配;⑤再分配 ; ⑥分配原则;⑦财政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典例,突破难点,迁移知识,培养思维。 (五)热点关注一:十九大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精准脱贫。
材料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
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脱贫的主要矛盾),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材料二:2018政府工作报告 ,加大精准脱贫力度。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坚持现行脱贫标准,确保进度和质量,让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配套习题:运用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该县的做法对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启示。 (10分)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合作讨论。 教师活动:引导点拨,答案剖析。
热点关注二:播放视频: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 原创习题:分析材料中《意见》内容体现的经济意义?
配套习题: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重视科研人员的原因,并指出如何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14分) 变式训练: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实行上述分配政策对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新动能的激励导向作用。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合作讨论。 教师活动:引导点拨,答案剖析。
设计意图:关注热点,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应试能力;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探求规律。
课堂环节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情感升华,总结提升。 请学生总结本课知识,进一步明确重点,突破难点。 十、板书设计:
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分配制度
个人收入的分配 分配原则
分配方式
十一、教学反思:
1. 利用多媒体教学,便于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有效信息,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增加了同学们对政治课的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理解。
2. 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各种素材的感悟,已理解了分配的知识。
3. 由于穿插许多现实材料,使学生进一步感爱到学习知识的有用性,提高了他们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学生对居民收入的构成的区分理解还不是很透彻。下堂课准备再寻找相关的一些素材来帮学生理解。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