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寡人之于国也
所属栏目: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湖北省 - 武汉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教学目标
1.研读文本,勾画出谈及“民不加多”的语句,理清文脉,理解孟子的“王道”主张。
2.合作探究,深刻体会,分析人物的观点和情感,赏析孟子逻辑严谨、气势酣畅的论辩艺术,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2学情分析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一篇,如何知道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是实现教师“授之以渔”、学生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掌握文言学习方法的关键。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根据班级学生特点,本教学设计主要采用诵读法和分析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古文,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
3重点难点
1.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的哲学思辨,站在现代思想与智慧经典的契合点上理解孟子思想。
2.批文入情,反复诵读,感知文本的内容、节奏、美感和理趣,感受语言的魅力,丰富语文素养。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寡人之于国也
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它的作者是孟子,有没有哪位同学说说你所了解的孟子?
活动2【讲授】课文探究
1.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
①在提出“民不加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其具体做法是什么?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②孟子哪些话是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活动3【讲授】课外延伸
1.理解梁惠王心中的“民”
讨论一:如果你是当时的“民”,你会依附于梁惠王吗?为什么?
明确:不会。因为:第一,“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意味着人民生活不安定。第二,“王好战”,意味着社会动荡不安。第三,“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意味着社会不解困济贫,人民忧患不安。
讨论二:梁惠王喜欢的“民”一般属于哪一年龄层次?为什么?
明确:梁惠王喜欢的是青壮年,因为他“好战”。“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两句话值得我们思考:“河内”闹饥荒,把“民”移到“河东”,为什么还要把一些粮食移到“河内”呢?这说明“河内”还有一部分人需要粮食吃,他们会是哪一部分人呢?“王好战”,梁惠王看中的自然是青壮年。青壮年需要移到粮食充足的地方,留在饥荒之地的只可能是老人和孩子。朱熹说:“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之不能移者。”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心中装的只是适合作战的“民”,他保的也只是适合行军的壮“民”。显然,梁惠王心中“民”的范围是有限的,概念是模糊的,是“小民”“寡民”。
2.理解孟子心中的“民”
思考一:如果你是当时的“民”,你能找到可以依附的人吗?谁可以招致天下之民呢?
明确:可以,孟子。孟子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思考二:孟子心中的“民”与梁惠王心中的“民”的内涵是一样的吗?
明确:不一样。孟子心中的“民”要比梁惠王心中的“民”的范围广、概念清。孟子明确提出“五十者”“七十者”以及“黎民”等概念,具体而明确。在孟子心中,“民”涵盖了所有的老百姓,是“黎民”“全民”。正是因为二者对“民”的理解不一样,才有不同的行为主张。
思考三:孟子言下的“民”对梁惠王有何益处呢?
明确:孟子所言之民,指天下百姓,包括老人、小孩以及青壮年。老人和小孩是青壮年的牵挂,青壮年是老人、小孩的依靠。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如果需要青壮年服兵役,最起码应该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这样他们才肯在战场上为君王卖力、效忠。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我们都可以发现孟子的“全民”思想才真正有利于国家的稳固与长治久安。
四 二读课文,析“道”理(体会孟子的“经世济民”思想)
探讨一:孟子的哪些构想是你希望看到的?
明确:首先,“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资源,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物质生产。它解决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保证了老百姓的生存权。其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实际上是要不断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要让百姓也享受到富贵人家所能享受的“帛”和“肉”,这实际上就是身份平等权。第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是说在物质的基础上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百姓的精神文明水平,这保证了老百姓的受教育权。孟子的这些构想可以让百姓不仅活下去,而且还能活得好,活得有意义、有品位。他能让百姓不仅享有生存权,而且享有身份平等权、受教育权。这些都是“民”应该拥有的权利,同时也是梁惠王推行“王道”的重要办法。
探讨二:孟子的“王道”思想是什么?
明确:孟子的“王道”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王道之始”与“王道之成”。“王道之始”的标志是“养生丧死无憾”,这意味着活着的人与死去的人都有归属感。“王道之成”的标志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意味着通过社会教育,百姓特别是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幸福指数增高了。
探讨三:“王道”与“民本”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孟子虽然提出了“王道”的思想,但落脚点却是“民本”思想。只不过他是要借助“王道”达到“经世济民”的目的。“王道”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拥有天下,而是有利于百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孟子那颗匡世济民热血沸腾的心。他心忧天下,胸怀博大。在这一点上,他穿越千年历史,照亮夜空,悬在我们头顶的永远是那伟大的灵魂。
让学生读课文第四段“不违农时”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要读出气势,让人感受到圣人的那份巨大的感召力。
品评一:孟子为什么要用“战喻”来讲出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
明确:孟子听了梁惠王的言论,了解到梁惠王的困惑与顾虑,明白了梁惠王的政治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梁惠王尽心于民的目的无外乎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在这一点上,他与其他各国君主是一样的。孟子同时又意识到在当时战乱频繁的时代,每个诸侯国都逃不出争霸角逐的格局。战争是当时君王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孟子自然也不能离开战争这个话题而言其他。拿战争打比方说事再妥当不过了,能激发梁惠王的兴趣。这是其一。其二,“战喻”可以直抵问题的实质。
品评二:“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中的“此”指代什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此”指代的是“五十步笑百步”。在这里,为什么不是“零步笑五十步”而是“五十步笑百步”呢?逃五十步者和逃百步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而逃零步者与逃五十步者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一个逃了,一个没有逃。如果跟“移民”政策对应着比较,很容易看出,邻国也曾有“移民”政策。可见,当时诸侯各国基本上都采用相同的应对灾荒策略。因此可以更进一步看出,当时各个诸侯国都以武力争霸作为强国方针。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诸侯王如果只认识到武力争夺这一点,要想战胜邻国基本上是无望的。这就需要谋求新的道路,那就是孟子的“王道”思想,因此要在“民”上下工夫。首先应该认识到“民”的丰富内涵,从而形成“民本”思想,在这个基础上,先养民,再教民,从而构筑和谐的社会。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政论家的风采:在宣扬自己政治思想主张的过程中,步步深入,层层逼近,让人心悦诚服。
孟子对孔子的思想有哪些继承和发扬?
继承:孔孟二人都反对武力征伐(和、安),提出富国安民的治国思想,主要教化。
发扬:孔子的“德政”重“修文德”(统治者),以此作为“使远人来”的手段,而孟子的“仁政”重“养民”,以此使“天下之民至”。其进步之处在于更了解民众疾苦,承认民众的力量(民本思想)。
孟子实行王道的最终落脚点是民本思想,最终达到经世济民的目的,王道的根本目的不是拥有天下,而是有利于百姓(治理国家,富足百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的天下。在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当代中国,远在2300多年前的孟子的王道思想仍然熠熠生辉。最后齐读课文,再次感受孟子仁政思想的伟大。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