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促进民族团结
所属栏目:初中政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促进民族团结》湖南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特点。
2、明白维护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理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懂得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能力目标
1、提高正确看待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的能力;
2、增强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获得新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增强爱国之情、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懂得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3、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4、理解并拥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觉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难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探究一:小组合作找出视频中所出现的民族名称 播放歌曲《中华民族唱起来》 学生分小组探究、展示。
二、民族大家庭
活动一:小知识问答 Ppt展示三张图片
思考:1、你能说出上面图片中的服饰分别属于我国哪个民族吗?(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 2、你知道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哪个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云南省,五十二个少数民族;壮族) 3、你知道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特点吗?(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Ppt图片:中国民族分布图 教师归纳:
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 各民族人口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 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
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 (3) P91相关链接
我国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最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格局。
探究二: 阅读P91—92课文知识与相关链接,归纳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施行哪些民族政策? (2)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教师归纳:
2、我国的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2)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基本原则; (3)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活动二:诵读宪法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思考:宪法的这条规定反映了什么? 学生思考 教师归纳:
民族平等表现: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Ppt展示:材料一: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的全国人大代表
材料二:人民币背面的右上角除了汉字,还有四种少数民族文字,
意思是“中国人民银行100”。这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左上是蒙文,右上是藏文,左下是维文,右下是壮文。
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归纳:政治权利平等 学生归纳:文化权利平等
探究三:民族团结原则 材料一: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各族人民共赴国难,团结御侮,救亡图存,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1903年12月,一支英国侵略军偷越我国边界,占领西藏帕里等地区,又于1904年4月进犯江孜。西藏人民践行“勿让洋人染指我疆土”“纵然男尽女绝,誓不与侵略者共天地”的誓言,在江孜保卫战中浴血奋战,坚持了3个多月。
思考:从历史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故事?
西藏人民抵抗侵略的行为和精神对于中华民族有何意义?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材料二:课本“探究与分享”
思考:面对7.1级玉树地震,为什么面对大灾,各族群众主动参与救援行动?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
1、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2、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探究四:视频《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规划》出台 思考:上述视频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国家出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规划》是国家落实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表现。
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才具有坚实基础。
三、家和万事兴
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措施
(1)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活动三: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自己所了解的国家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
Ppt展示图片:“屋脊”上的通讯、青藏公路、少数民族中小学校、精准扶贫 教师归纳:
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2、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探究五:P95相关链接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教师归纳:(1)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2)why: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3、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探究六: Ppt:视频:《刘三姐歌谣》2006年,壮族歌谣刘三姐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非遗文化进校园
思考:这些文化现象背后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 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2) 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
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4、为什么要加快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社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增进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物质保证。
(2)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3)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4)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探究与分享:
探究七:ppt 学校体育节“民族团结”表演
思考: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①树立维护民族团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③坚决拥护并积极宣传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意义。
④在日常生活中,要与少数民族的同学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等。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等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同心掬得满庭芳”,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四、直击中考
材料一:在祖国的西南有一个彝族山村,过去村民的温饱都成问题,几乎家家住茅草屋。现在危房改造、生态家园建设全覆盖,一栋栋崭新的房屋拨地而起。该村依靠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依托草场优势,靠畜牧业,旅游业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百草坪成为民族风情旅游的好去处。 材料二:新疆的阿克苏苹果不仅誉美全疆,而且闻名全国。在政府的推动下,当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在内地设立直销店,发展“农超对接”平台,而且搭建网络销售平台,推行电商销售新模式。阿克苏苹果种植已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材料三:十八洞村是湖南湘西大山深处的一个苗族聚居村,几年时间里,当地扣紧“精准”二字,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加工;同时精准改善基础设施、精准建设民生事业、精准创新扶贫机制,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样本。 百草坪、阿克苏、十八洞村的发展为其他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哪些成功经验? 活动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推选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并由学生讲解,老师再点评。
教师归纳:
1、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2、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
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4、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5、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大力发展网络经济;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7、保障、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8、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
9、少数民族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五、归纳总结
六、教学反思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加强民族问题的教育异常重要。在本课教学中,既强调了有关民族知识的了解和学习,也强调了对学生的民族态度、方法和责任感的教育。运用身边为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作贡献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减少了学生对民族问题的陌生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