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列夫,托尔斯泰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列夫·托尔斯泰》湖北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列夫·托尔斯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追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生活侧面,揭示人生意义。单元导学对这些文章的教学建议是“融入生活体验,感悟思想内涵,了解社会人生,明确文体特征,品味语言含义。”本文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为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描画的一幅“肖像画”, 本文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通过对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描写来表现托尔斯泰深邃的内在精神世界;二是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比较欠缺,理解课文内容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所以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托尔斯泰的材料,增加对这位大文豪的认识,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也能很好的理解作者所揭示的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手法,抓住主要特征进行肖像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2、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写作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从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感知课文对列夫·托尔斯泰外貌的刻画,理解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2、学习本文通过描写外貌特征来表现内在精神世界的独特性艺术手法。 教 法: 启发引导法 点拨讲解法
学 法: 朗读法 浏览法 讨论法 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琵琶半遮终难辨,妙法识人把趣添——识人(屏幕显示)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身似神仙,貌比宋玉,真乃当世高人。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我这里有一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片段,同学们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部作品中的哪个文学形象,你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你能不能通过这个外貌特征说出他的内在精神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逐句呈现竞猜活动,激趣导入,寓学于乐;同时,引出本文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来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
过渡语: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茨威格的一幅肖像画《列夫·托尔斯泰》,看看茨威格是如何抓住托尔斯泰的主要特征来描写的。他又是如何通过描写外貌特征来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的。让我们一起走近托翁,了解托翁吧。 二、众里寻他千百度,初识托翁真面目。——识面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文章主要对托尔斯泰进行了什么描写?总体突出了托尔斯泰的什么特征?(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外貌)(长相平平,但是目光犀利)
师:世间最美的声音是母亲的呼唤,我认为除了母亲的呼唤,最美的还有年少的你们那郎朗的读书声。同学们,读起来吧,让美妙的声音响起来。
(设计意图:读出感情,利用激励的方式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这一环节能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来辐射全篇。使学生在初步了解人物形象,培养语感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过渡语:托尔斯泰是文坛泰斗,大文豪,给我们的感觉,这样的一个大人物,应该是西装革履,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但实际上却是如此的长相平平,甚至丑陋,那么,这样的特征是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呢?
三、平庸与粗鄙并存,慧眼共长翁精神。——识魂
(一)请同学们精读课文1—5段,思考: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外貌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具体描写,文中是怎样凸显这一特征的? 同学们自由分享体验,就自己最欣赏的地方谈自己的理解。
(设计意图:了解人物外貌特征,为进一步分析人物内在精神世界做铺垫,教会学生赏析句子,从而提升学生欣赏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教学重点)
如:
描写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描写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描写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描写鼻子: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总结: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不仅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美的遐想。
过渡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部分少了人物肖像中的哪一点?对,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长相平平,但却有一双异常犀利,能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凝视他的眼睛,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二)请同学们品读6—9段,回答:托尔斯泰的眼睛具有怎样的特点?
(先自由朗读,思考;在小组讨论,派代表交流)
例如:
(1)“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目光犀利深刻,具有准确的洞察力;
(2)“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眼睛里透出丰富的感情;
(3)“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写出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师总结板书:独具慧眼:目光犀利 感情丰富 有魔力
同时学生分享列夫托尔斯泰所处的时代背景,资料助读。
师板书同时进行总结:本文主要有两部分,前一部分写外貌特征,写的是外在,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是整个画面气韵生动,给人以美的遐想;后一部分对眼睛浓墨重彩,高度赞美,通过对眼睛的描写来表现托尔斯泰的内在精神世界,灵魂的高贵,通过外在特征的描写重在表现内在的精神世界。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分析人物形象,同时在分析课文时适时地介绍托尔斯泰的生平资料,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走进他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完整的了解托尔斯泰的形象,突出教学难点)
四、惜别托翁心难平,学以致用展本领。——识文
(一)请学生谈这节课收获:如何通过描写外貌特征来表现内在精神世界 (1)运用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手法,让外貌描写有神韵,让人物鲜活起来; (2)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突出人物的情感和个性。
(二)请同学们运用这节课所学的人物描写的方法,通过描写外貌特征来表现内在精神世界的独特性艺术手法。试着为身边熟悉的人作一幅文字“肖像画”。
(三)学生展示,同学们交流,老师适时点评。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对托尔斯泰的了解,也只是冰山一角,请同学们课后有计划地阅读代表托尔斯泰艺术高峰的三部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进一步了解这位文学泰斗的风采。
(设计意图:课内教学与写作有机结合,进行学法指导,指导并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从而让这节课完美的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外貌特征:长相平平,丑陋,平庸,粗鄙(外在)
人物形象
独具慧眼:目光犀利 感情丰富 有威力(内在)
教学反思:
我对自己的这节课有以下思考:
1、选点小,重点突出
《列夫•托尔斯》这篇课文是茨威格为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描画的一幅“肖像画”,作者不
仅为我们展示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在教授这节课时,能够把握本文的精髓, 本节课把分析人物外貌描写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先精读外貌描写部分,分别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感触最深的一处描写,再畅所欲言,谈个人阅读体验,进行细细品读,赏析,反复把玩。这个环节为认识人物高贵的灵魂做了铺垫。
2、注重学法指导,尤其是如何通过外貌特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反复强调,教学“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使“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古人云“学贵有方”。进行学法指导,最后使学生实现自学。
在本节课学法指导处处可见。在识人环节,通过做游戏,让学生认识到对人物进行描写是应该把握人物的主要特征;在识魂环节,学生精读课文,谈阅读体验,分析人物外貌描写,来指导学生如何赏析人物描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自读完课文后,都能够积极主动的谈自己的阅读体验。尤其是在文章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学习本文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如何通过外貌特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写身边熟悉的人,学以致用,学方法,用方法。学生受益颇多。
3、注重朗读教学,以读贯穿本节课
朗读在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抓住了读,就抓住了整个语文。本节课教师注重朗读训练:“速读—精读—品读”多种朗读方法并用;自由读,个别读和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交替,如:在课堂上,让学生个读第六段,齐读第七段,再次感受托尔斯泰眼睛的犀利和最富有感情的特征。在读中悟,悟中有说,说中有情,情景交融,情感得到升华,心智得到启迪,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得以熏陶,这节语文课把“读”贯穿全程,确保“读”的有目的,有层次,有方法,有效果,而不是泛泛地读。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感悟并将感悟说出来、写下来。在读中生成新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更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4、教学设计巧,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内容由“识人—识面—识魂—识文”四环节组成,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过渡自然,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创作成果展示等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评价语饱含激励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激励性评价”就体现了这一要求。
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个表现,教师或给予肯定,或给予赞美。如学生在分析人物外貌后,老师点评“你分析的如此贴切”“你的表述很清晰”;在展示习作时,老师的点评是“你善于观察生活”“你的描写很细致”“你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强”........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创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
整节课,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尽力追求“学生活动充分、语言积累扎实、情感体验丰富”的教学效果,力求实现语文学习的快乐旅行。
不足之处:
学生对本文托尔斯泰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不够清楚,我虽然设计了资料助读,但背景材料没有做过多的介绍,导致学生对本文列夫托尔斯泰的眼睛特征以及他的精神世界了解的不够透彻,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