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庭中有奇树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广西 - 南宁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庭中有奇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关于《庭中有奇树》的文学常识。
2. 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配合朗读理解诗歌大意、情感主旨。 3. 赏析诗歌设计的艺术手法,诗歌结构布局的巧思。
4. 体会文中人物内心悠长细腻真挚的思念之情,深入挖掘诗歌内涵,拓展诗歌中“花”这一意象所表达的主人公对青春逝去的惆怅。 二、教学难点
1.赏析诗歌设计的艺术手法、诗歌结构布局的巧思。
2.体会文中人物内心悠长、细腻、真挚的思念之情与对青春逝去的惆怅。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讲授法 (3)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寻本溯源:《诗经·关雎》引入
师:中华民族是自古是浪漫的民族,是诗歌的民族。千年来我们的祖先都习惯以诗言志、以歌传情,例如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关雎》,而今天让我们一同穿越千年的历史,见证另一段刻骨铭心的相思,学习这首《庭中有奇树》。 (二)初读诗歌,了解背景
1. 全班齐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 介绍《古诗十九首》基本知识
师: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了本诗是否有作者?
明确:本诗选自《古诗十九首》,具体作者不可考证。《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时期编著的《文选》,是一组五言古体诗,作者不详,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被称为“千古五言之祖”。保留了民歌的质朴自然的风格,又开始有意识的对语言进行精心雕琢。 (三)自读诗歌,梳理诗意
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梳理诗意 明确:本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四)研读诗歌,尝试读出情感 1. 小组合作,设计朗读方案
2. 教师指导:如何通过朗读表现情感 明确:(1)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2)运用恰当的朗读技巧表现情感:语速缓急、语调高低、语气轻重、节奏停连…… 3. 小组展示,教师补充
明确:尊重朗读个性的同时引导学生用轻柔缓慢的语气表现女主人公含蓄婉转的思念惆怅,用停顿的方式表现情感的的深刻;留意女主人公的语气变化,做到抑扬顿挫。 (五)品读诗歌,探究诗情
1. 小组合作探究分享:若将如果把《庭中有奇树》从8句改成4句,你会如何取舍?提示:可以从是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表达、主旨的揭示、诗歌艺术手法角度去思考。
设计意图:从取舍中让学生理解每句诗在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表达、主旨的揭示的作用,从学生的取舍入手赏析每句诗歌的艺术特点。 明确: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起到起兴铺垫作用。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刻画人物,思妇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
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花
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落,那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此处是诗歌的情感转折。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而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
的主题。人生苦短,女人也如手中的鲜花,经不起时间的等待,更经受不起风吹雨打。 总结: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内容上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情感上触景生情、因人感物、由物写人、千回百转,委婉含蓄。 (六)悟读诗歌,拓展延伸
1. 学生思考:诗中女主人公折花相寄,除了以“花”来慰藉相思之外,你是否还能从“折花”中读出了主人公的其他情感?
2. 教师提示指导:“花”所代表的含义去思考。
举例: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红楼梦·葬花吟》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明确:花在此处也是青春的象征。青春不长,红颜易老。人生苦短,青春也如娇艳的鲜花,经不起时间的等待。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落,那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 3. 再读诗歌,升华情感
(七)课后作业:请选择《庭中有奇树》中最触动你的两句诗歌,改写成一个100字左右的语段,还原诗歌所塑造的情境。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