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曹刿论战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阅读21曹刿论战-重庆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阅读21曹刿论战-重庆市广益中学校
教学目标
1.分析曹刿、鲁庄公的人物形象,理解曹刿卓越的政治远见和杰出的军事才能;
2.分析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启示。
3.学习曹刿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
2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在初一初二时积累了较多的文言字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在记叙文阅读的学习中,他们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也十分熟悉。因此,在知识结构方面,学生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具备自主思考、分析的能力。在学习态度方面,学生对语文学习有很大的热情。同时,他们思维活跃,敢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但由于《曹刿论战》一课中,需要学生对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有较深的了解,这对部分学生仍有一定的难度。为此,老师上课的任务主要是为学生搭桥建路,为学生创建充分的讨论、交流、表达的机会和平台。
3重点难点
分析曹刿、鲁庄公的人物形象,理解曹刿卓越的政治远见和杰出的军事才能。
4教学过程
4.1第二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你们能举几个例子吗?
(学生自由发言)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它们也的确带给人们很多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称赞。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的《曹刿论战》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这到底是一场怎样的战役呢?现在让我们穿越到春秋时期,根据当时的史料了解当时双方大战的背景。
(ppt展示背景资料,用新闻的形式呈现,以吸引学生兴趣)
人民日报 鲁庄公十年(前684年)电 齐襄公在位时,昏庸无道,滥杀无辜。为了避难,其弟公子小白逃到莒(jŭ)国,公子纠逃到鲁国。 前686年,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即位,是为齐桓公。继而鲁国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却被齐桓公打败。 今年春,齐桓公因不满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自己夺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
本则新闻为我们讲述了齐鲁两国交战的背景,那两军交战结果谁胜谁负呢?让我们来看看人民日报持续跟进的报道。
(ppt以新闻图片的形式呈现课文)
活动2【讲授】知情节
1.这则新闻正好选入了我们的课本,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21课,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读完之后,告诉老师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回答)
2.如果从时间顺序来看,你能用上“战”字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吗?
3.同学们认为鲁国能够取得胜利,谁是最大的功臣?
活动3【讲授】析人物——曹刿
1.曹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铅笔在文中勾画批注。
(学生默读课文,并在文中勾画批注)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关键词)
学生可能找到的句子如下: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写出了曹刿直言不讳,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也写出了他的自信。对比他与乡人的不同态度,还可以看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2)“何以战?”
——曹刿看问题一针见血,直切要害,面见庄公时没有多余的寒暄。从侧面可见当时军情紧急。
(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知道凭借小恩小惠不能真正赢得民心。寄望于近臣,寄望于神灵,百姓都不可能为君王出生入死,只有君王尽职尽责,体察民情,才是取信于民的不二法门。由此可见曹刿在政治上的深谋远虑,重视民心。
(4)两次“未可”、“可矣”。“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战争刚开始时,齐桓公就想击鼓进军,但被曹刿阻止;鲁国初步取得胜利之后,齐桓公又想马上追击齐军,又被曹刿阻止。曹刿在齐人三鼓之后进军,在观察敌军后才决定追击,可见其在军事上善于把握战机、谋略过人,小心谨慎,从“惧”字可见其虽然自信但不盲目自大,有勇有谋。
2.总结:同学们集思广益,把曹刿的人物形象归纳得十分完整。因为他重视民心在战争中的作用,所以他被后人称为?——伟大的政治家;因为他在指挥作战时从容镇定,善于把握时机,小心谨慎,谋略过人,所以他又被后人称为?——伟大的军事家。
3.同学们已经很好地理解了曹刿在政治上、军事上的远见和才能。那我们来看看古人是如何评价曹刿的。
(出示PPT)
“步步详审持重处,皆成兵机妙用。所谓‘远谋’者,此也。肉食者岂能无汗浃! ——[清]林云铭
如果说这里的“远谋者”指的是曹刿,那么“肉食者”就是指的本文中的?——鲁庄公。
活动4【讲授】析人物——鲁庄公
1.请你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鲁庄公。
明确:鄙。
2.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了庄公之“鄙”?
明确:战前:把希望寄托于近臣和神灵;战中:急躁冒进;战后:不知原因。
3.你认为庄公只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吗?
明确:不是。庄公在战前的紧急关头接见前来进言的平民曹刿,听取建议,可见其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和曹刿交流的过程中,两次遭到曹刿的否定,却毫不动怒,可见其心胸宽广,礼贤下士。在作战过程中,两次遭到曹刿的阻止,完全听从曹刿的安排,可见其用人不疑。在战争胜利后,庄公不知胜利原因,并没有不懂装懂,而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教。
可见庄公是个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心胸宽广、礼贤下士、不耻下问、虚心求教之人。
因此,文中不仅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谋略让我们折服,庄公的积极纳谏、胸怀宽广也让我们肃然起敬。
活动5【活动】谈启示
请同学们联系本文,结合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谈谈影响战争胜利的因素有哪些?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
1.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我们要重视人才、积极纳谏,同时还要取信于民。
2.从人才自身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勇于自荐,积极地为集体的发展贡献智慧。
3.从鲁国战前认真准备的角度来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难题时也应未雨绸缪,做好积极的应对工作。
4.曹刿在作战过程中从容不迫,善于把握时机,因此我们要学会在面对事情时随机应变,抓住机会,冷静沉着地应对。
5.鲁庄公在战后主动向曹刿请教,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主动地反思、总结。
活动6【作业】作业
分角色朗读课文,可适当加上动作、道具,之后在课堂上小组合作表演。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