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声现象,概念复习
所属栏目:初中物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声现象概念复习》湖北省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声现象概念复习》湖北省 - 随州
《声现象概念复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探究体验音调与频率、体验响度与振幅间的关系,展示体会音色概念的内涵;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自信心,更加乐于探究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体验活动中认识概念,紧密联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教学重点: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理解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了解声音可传递信息与能量,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教学难点: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音调、响度的决定因素,减弱噪声的途径。
教法学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教 具:玻璃棒、空瓶、音叉、铁架台、塑料尺。
教材分析:本章通过对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声音有哪些特性、以及人们是怎样利用和控制声音的、声音在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的应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际知识,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本章的教学,很多地方可以通过实验和探究进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初步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以及应用物理规律解释简单现象的能力等。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主预习
1、设置情景,激发学习欲望。声音和眼睛一样,直抵心灵,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里,让我们仔细聆听声音带给我们的美妙感觉吧!观看视频: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主持的节目《朗读者》第一季第一期《遇见》。
2、实验:1、敲打音叉。2、用玻璃棒搅动水。3、用嘴吹空瓶。 引导同学们进行归纳总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我们运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其中所蕴藏的奥秘和规律进行探究。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二、问题导航,合作探究 1、探究声音的传播: 声音能否在液体中传播:
如图:鱼缸中的鱼是否会被说话声吓跑?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的结论。建议学生在课后对其它液体的传声,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设计意图】:在实验中学习到知识,学生可能更有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培养学生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探究精神。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可能的猜想有: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据说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自由交谈,原因就是太空中是“真空?b.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一段距离后便听不到,或许声音在真空中
能传播得更远。
2、思考:老师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们的耳朵中,假如没有空气,我们周围真的是空无一物的“真空”,声音还能传播吗?
3、多媒体展示:真空铃实验。
认真观察“随着钟罩中气体的减少,声音逐渐变小”的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分析推理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验结论。
充分鼓励同学们的建议,引导同学们进行归纳总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传声介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初步认识到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4、生活应用:展示声速表,思考:百米赛跑时,计时员是听到枪声计时还是看到白烟计时?
【设计意图】: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程理念。
三、多方展示,相互交流 1、声音的特性:
让学生欣赏两段音乐,讨论这两段音乐有哪些区别:声音的大小、高低是否相同?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是否相同?
针对学生可能提出疑问,进行讨论后统一认识。
【设计意图】:生活中的探究使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声音是学生常见的物理现象,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切入课题。
2、探究音调与频率实验:把塑料尺放在桌边,伸出一部分,用手拨动它;改变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相同的力度拨动它。
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音调是振动的快慢,与频率有关;响度是声音的大小/强弱,与振幅和离声源远近有关;音色是声音的本质特征,与发声体材料、结构有关。
学生分组讨论:两次声音有何不同?
学生分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当钢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音调低。
【设计意图】: 物理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体验中学到知识。
3、手敲琴演奏:请一位同学表演手敲琴。分别用不同的力度敲同一个键、用相同的力度敲不同键。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的观察加深学生的印象。
4、展示图片:我们随州的曾侯乙编钟曾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堪称“编钟之王”。请同学们思考:分别用同样的力度敲击大钟和小钟,发出的声音有何不同?
【设计意图】:让学生向周围的朋友介绍家乡的编钟、旅游景点、美食、文化等,欢迎大家来观光旅游。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5、思考:夏天到了,我们时常被蚊子骚扰,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概括、实际应用能力。 四、点拨讲解,拓展提升
1、这一章我们学习了有趣的声现象,知道了声的概念非常广,包括我们能听见的声音和听不见的超声和次声,同学们你们知道生在我们生活、生产和现代技术中有哪些应用呢?请例举生活实例。
在生活中我们利用声音获得信息:如听老师讲课,人与人的交流,听广播,根据打雷声判断要下雨了等等,可见声音是我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现象引入,体现生活与物理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2、多媒体展示:击鼓后蜡烛火焰跳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并举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总结:声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五、建构模型,反馈测评
1、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 也会变为噪声。
设置情境,阅读课本,了解噪声的环保学定义。
2、提问:优美的音乐如果出现在了不合时宜的场合(夜深人静,睡意正浓时),你还感觉它很优美吗?
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师生一起归纳总结。
3、讨论:过年燃放鞭炮是我国传统习俗,现在很多地方禁止燃放烟花炮竹,我们居住的镇区也在禁鞭之列,请问为什么要这样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发散思维,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回答下面的问题: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
(3)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去发现噪声控制方法。
师生交流,总结: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1)防止噪声的产生(在声源处减弱)。(2)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4、练一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
的。
六、作 业
广水市一中物理教师程军涛的实验《利用锡纸可记录声音》,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后,受到全国观众的关注,请同学们课后观看这个视频结合本章知识发表看法。
七、欣赏
铅笔是同学们的学习伴侣,但到了有的孩子手里,分分钟变了样,请欣赏视频《铅笔敲出来的音乐》。请同学们跟着节拍一起敲打,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
板书设计: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声音的特性 3、声的利用
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