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线段中点,角平分线专题训练
所属栏目:初中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线段中点与角平分线专题训练教学》吉林省 - 白山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线段中点与角平分线专题训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线段中点与角平分线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迁移有效沟通知识间的联系,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会进行知识的横向迁移,总结解题规律与经验。
二、教学重点:通过同类型题目的对比,能够在具体的解题中体会线段中点与角平分线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难点:通过类比习题之间的异同,学会进行知识的迁移,并能够总结出解题方法和规律。
四、学法指导:类比迁移、分类讨论、归纳总结思想的综合应用。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引言:在几何图形初步这一章,我们即学习了线段中点又学习了角平分线,在具体的问题中,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线段中点与角平分线专题训练,用心学习,你一定会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我用的是开门见山导入法,以便使学生的思维迅
- 2 -
速定向,投入对新知识的探究。达到一开始就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的效果。
师语: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线段中点的相关知识: (一)线段中点知识点回顾
线段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的点,叫这条线段的中点。
结合图形写出它的符号语言 已知点B是线段AC的中点,
①AB=BC.(相等关系)
②AB=BC=2
1 AC .(二分之一关系) ③AC=2 AB =2 BC .(二倍关系)
反之由之一可得点B是线段AC的中点。
老师让同学们总结:通过①②③你们能总结出线段中点定义在使用中可以写作什么样的形式吗?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为了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小组合作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答案更加完善。
学生代表归纳总结,老师补充
归纳总结:
线段中点的定义在使用中根据解题的需要 (1)可以写作两线段相等的形式;(相等关系)
A
B C
- 3 -
(2)可以写作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两倍的形式(二倍关系) (3)可以写作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一半的形式.(二分之一关系)
老师继续补充,(1)我们可以简单说成(相等关系)(2)
我们可以简单说成(二倍关系)(3)我们可以简单说成(二分之一关系)。其中(2)(3)还可总结为:(倍分关系)
设计意图:口诀的总结,让学生能更轻松的掌握和理解线段中点的定义。
师板书:可以简记为(一)相等关系(二)倍分关系 师语: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角平分线的相关知识,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二)角平分线知识点回顾
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如图,已知OB平分∠AOC.
解①∠AOB=∠BOC,
②那么∠AOC=2∠AOB=2 ∠BOC , ③∠AOB=∠BOC= 2
1∠AOC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定义得到的结论,深刻的体会线段中点
- 4 -
与角平分线的定义高度相似 。
老师让同学们总结:对比线段中点,你们能总结出角平分
线定义在使用中可以写作什么样的形式吗?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
归纳总结:
角平分线的定义在使用中根据解题的需要 (1)可以写作两角相等的形式;(相等关系)
(2)可以写作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两倍的形式;(二倍关系) (3)可以写作一个角是另一个角一半的形式(二分之一关系) 反之由之一可得OB平分∠AOC。
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角平分线定义也可以简记为(一)相等关系(二)倍分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体会,线段中点与角平分线在解题时的书写也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由线段改为角或由角改为线段。高度相似。
(二)习题训练
师语:我们接着探究单中点题型
单中点题型
1、已知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的是( C ) A.AC=BC B. AC= AB C.AC+BC=AB D.2AC=AB
- 5 -
2、长为4.8 cm的线段AB,C为AB的中点,则CB=2.4cm . 3、已知线段AB=12cm,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6 cm,M是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AM的长为 3cm或9cm .
师适当的点评:我们要感谢某某同学的讲解,他教给了我们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以后我们经常会用到。
师语:我们接着探究双中点题型
双中点题题型
4、如图,若线段AB=20 cm,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 (1)求线段MN的长;
(2)根据(1)中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设AB=a,其他条件不变,你能猜出MN的长度吗?请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达你发现的规律;
(师让学生讲解思路,让学生板书,老师深入学生当中点拨指导。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老师必须给予学生适度的激励性的评价。)
解:(1)∵M是线段AC的中点,N是线段BC的中点, ∴MC=2
1AC,∴NC= 2
1BC.
∴MN=MC+NC=2
1 AC+2
1BC=2
1(AC+BC)=2
1 AB
- 6 -
∵AB=20㎝
∴MN=2
1×20=10 cm.
(2) MN=2
1a.规律:线段上任意一点分线段所得的两条线段
中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原线段的一半.
设计意图:单双中点专题设计由浅入深,第3题让学生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第4题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第4题(2)问小组交流体会数学学习的规律方法和诀窍。
单角平分线题型
1.射线OC在∠AOB的内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得出OC是∠AOB的平分线的是( ) A.∠AOC=∠BOC B.∠AOC+∠BOC=∠AOB C.∠AOB=2∠AOC D.∠BOC= 2
1∠AOB
2.已知OC平分∠AOB,∠AOB=80°,则∠AOC=( )° 双角平分线题型
3.如图,射线OC在∠AOB的内部,∠AOB=130°,OE平分∠BOC,OF平分∠AOC. (1)求∠EOF的度数;
(2)根据(1)中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设∠AOB=α,其他条件不变,你能猜出∠EOF的大小吗?请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达你发现的规律;
- 7 -
解:(1)65° (2) 2
1α.
师依旧让学生讲解思路,让学生板书,老师深入学生当中点拨指导。为了继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老师给予学生适度的激励性的评价。)
老师让学生观察黑板上两位同学的板书,对比一下,看看你
们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深刻体会,单双线段中点与单双角平分线在解题时的书写也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由线段改为角或由角改为线段。得到的规律都高度相似。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类比学习的优势。
师语:我们继续往下探究
整合提升训练
4.如图,∠AOB=90°,∠BOC=40°, ON平分∠AOC,OM平分∠BOC,求∠MON的度数.
(2)如果(1)中∠BOC=α,且α<90°,其它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
- 8 -
(3)如果(1)中∠AOB=β(0°<β<90°),其它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
(4)4)如果(1)中∠AOB=β(0°<β<90°),∠BOC=α(α<90°),其它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 (5) 从(1)(2)(3)(4)的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规律?
第(1)问让一名学生上黑板板书,老师深入学生当中点拨指导。第(2)(3)(4)问让学生小组交流。师给予适当的补充点拨。
解:(1)∠MON=45°(2)∠MON=45° (3)∠MON= 2
1 β°(4)∠MON= 2
1β°
(5)∠MON的大小总等于∠AOB大小的一半, 与∠BOC(0°<β<90°)的大小无关。
师语:设计题可比解题更难了,希望同学们加把劲,迈出创造的步伐!
(6)线段的计算与角的计算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的解法可以互相借鉴,请你模仿(1)—(4)设计一道以线
- 9 -
段为背景的计算题,写出其中的规律来。
设计意图:本题的设计层层深入,由特殊的数字到交相替换的字母,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让学生自己设计题来解。使本节课的知识得到了升华。(2)—(6)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这样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个体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达到自我创造,发展和完善的目的。老师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创新活动的导航者。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训练,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师补充:本节课我们用类比的方法,进一步学习研究了线段中点和角平分线,我们发现它们无论是定义还是解题时,都高度相似,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有更多的发现。
设计意图:理顺本节课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课后作业
《课时练》期末测试的第23、24、25、26题.
设计意图:作业达到了对本节课内容的复习,总结和升华。作业留的适量,能让学生完成的更轻松更有效。 (五)板书设计
- 10 -
线段中点与角平分线专题训练
(一)相等关系(二)倍分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书写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工整规范的板书,便于学生对线段中点和角平分线进行类比,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