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所属栏目:初中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陕西省 - 西安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从丰富的实例中抽象出几何体,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建立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本节课从“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入手,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从而更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本节课是后续几何学习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学情分析:
在小学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几何体的简单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从学生学情来讲,由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尤其是我们学校积极响应区教育局的高效课堂,在尝试MS-EEPO有效教育的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丰富,课堂上活跃大胆,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与以往相比也均有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我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无论是思想上还是方法上都具备了良好的契机,从而感受到数学课的兴趣所在。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初步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特征;通过大量的实例,经历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操作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现代教学手段:实物模型 多媒体课件 Camtasia Studio。
4.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认识点、线、面、体,初步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难点确定为“认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事实(借助微课视频突破难点,帮助学得慢的学生课后巩固)。
二、教法与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我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小组合作教学法。在学生预习,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启发引导下,引用问题解决法,师生交谈法,课堂讨论法等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在合作中共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指导学生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对于本节课,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他们是:①揭题设问,情境再现,激趣导入;②切入主题,逐层推进,引发思考;③动手实践,小组交流,领悟实质;④举一反三,巩固拓展,触类旁通;⑤小结归纳,概括提升,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揭题设问,情境再现,激趣导入
活动内容:师PPT出示图片,引入情境,教师寻求学生帮助,激起学生的热情和注意力,揭题设问,从而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旨在由生活情境自然引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的几何体,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开课教师通过寻求学生帮助,让学生从心理上体会到自己的作用与价值,“老师也有麻烦的时候”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力和热情。接着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目标教学法”,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可以提高30%的教学效果。
第二环节:切入主题,逐层推进,引发思考
活动内容:这些几何体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请问他们有哪些特征?请同学们认真思考,独立完成学习卡。接着四人组交流,组内讲解,生代表全班展示,生自行纠错。
设计意图:旨在从生活情境中引发思考,从已学知识点出发,循序渐进的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卡,水到渠成,小组交流,组内讲解,在小范围内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生代表全班展示,学生自行纠错,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假听,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第三环节:动手实践,小组合作,领悟实质
活动内容:师动画演示,生独立思考,形成结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紧接着,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用自己的方式解释: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借助微课视频突破难点,帮助学得慢的学生再次理解强化知识点。最后思考:点有无大小,线有无粗细,面有无薄厚,在讨论中再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与区别。
设计意图:旨在通过动画,形象直观地理解知识点,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己的方式解释知识点,形式具有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既照顾了学得慢的和学得快的学生,又照顾了学得有特长的学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此环节注重了动手实践和直观感受,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再此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充分交流认识到点无大小之分,线无粗细之分,面无薄厚之分,让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落实直观想象和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第四环节:举一反三,巩固拓展,触类旁通
活动内容: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卡,同桌两人交互批改,师手势统计正确率。 设计意图:旨在考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通过多种途径深化学生对已学内容的理解,再一次强化知识点,为后续学习展开与折叠做好铺垫。
第五环节:小结归纳,概括提升,布置作业
活动内容:请同学们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根据第四环节得检测统计情况分层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旨在给学生准确、全面表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并培养学生及时总结、归纳知识的好习惯,给学生一个思维升华的机会,再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一个合理的评价;选做题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的平台,注重了学科之间的联系。
四、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
五、教学评价
学生学习的结果评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我采
用及时点
评、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全面考察学生在知识、思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整个评价中,做到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讲解做到及时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反思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应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本课采了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小组合作教学法。在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主动的获取知识和技能。
本节课以生活实例为背景,体现了“生活数学”。以问题为主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全过程,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通过学生的已有知识的积累,课堂展示,教师精讲补讲等环节,让学生口、手、脑并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一次较好的训练。
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去展示、理解相关知识,一切问题由学生自主讨论、回答,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层层深入。课堂开始提出的问题、课中讨论的问题、课后拓展的问题均围绕“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而展开,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从而对数学要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