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西晋的短暂统一
所属栏目:初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统编教材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内迁》辽宁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统编教材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内迁》辽宁省优课
17、《西晋短暂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
况和北方十六国的建立的背景。
过程与方法:了解西晋的治国方略,分析八王之乱的原因;识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影响;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西晋统一全国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
上民族大交融方面的重要地位,认识到历史上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了解,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
教学重点:西晋的统一和衰亡的原因;八王之乱。 教学难点:西晋王朝短暂而亡的原因。 教具学具:挂图,教学PPT,导学案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为主,结合阅读、讨论、师生互动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以猜成语的小活动导入新课,在大屏幕上打上成语的解释,让学生猜,成语包括:乐不思蜀,洛阳纸贵,白首同归,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莼鲈之思,猜完之后教师总结,这些成语都是出自同一时代,就是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但是也出现过短暂的统一,而在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量内迁,与汉族逐鹿中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结束三国鼎立,实现短暂统一的西晋王朝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一篇章 三国尽归司马氏 (一)司马氏势力发展:
1、司马懿夺权:曹丕当政后,司马懿受到重用,曹丕临死前将明帝曹睿托孤给司马懿等人,曹睿在位时,司马懿任大将军,为魏重臣。曹睿临死前将年仅八岁的太子交付到司马懿和曹爽手中,曹爽主政,司马懿掌握军权,在曹爽集团飞扬跋扈之时,司马懿韬光养晦,后发制人,趁曹爽等人拜谒高平陵时司马懿趁曹氏子孙孱弱昏庸的时候,以垂死之年,奋起一击,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曹爽手中政权,司马懿掌握军政大权
2、司马师:司马师继任大将军,曹魏政权继续向司马氏倾斜,司马师废曹芳,改立曹髦 3、司马昭:司马师死后,他的弟弟司马昭继续掌管朝政,他毫不掩饰想要称帝的野心,在他的眼里少帝曹髦不过是个傀儡,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喜爱诗文书画的文弱皇帝,却以他最果决,最悲壮的方式,想司马氏发起了最后的反击,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是曹髦临死前留给世人最著名的一句话,公元260年五月的一天,不想坐等被废黜的曹髦,率领几百名侍卫和奴仆,冲出宫门,亲自讨伐司马昭,以一种最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曹髦之死,意味着曹氏的最后一次反抗也以失败告终,曹氏衰落,但魏国统一天下的雄心,并为停止,没有后顾之忧的司马昭开始实行更大的计划,也为司马氏最后取代曹氏赢得了重要
的政治筹码,他灭掉了三国中的一个国家,哪个国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确定先灭蜀汉,后灭东吴的大战略,来结束三分天下的格局)。 (二)魏灭蜀
比较三个国家人口实力(在此处要强调曹魏推广屯田制,重视水利建设,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力日益强大),得出当时实力最弱的就是蜀国,已经走向了末路,蜀国朝野上下,没有意识到强敌的野心,才能平庸的君主刘禅没有发现此时的蜀国矛盾重重,刘禅则背离了诸葛亮亲贤臣远小人的忠告,宠信宦官黄皓,从容他干政弄权,败乱朝政,蜀汉迅速进入混乱和腐败的时期,蜀国早已失去了与魏国一争天下的雄心,这一切都为司马昭灭蜀提供了良机,而且一旦灭掉了长江上游的蜀汉以后,司马氏的水军顺流而下,那灭孙吴是比较容易的,蜀汉和孙吴之间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因此司马昭确定先灭蜀汉再灭东吴的方针。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率军队18万分道伐蜀,钟会打到汉中,与蜀将姜维相持剑阁,邓艾以奇兵从阴平小道直取成都,此时邓艾人少,钟会大军尚在剑阁,而姜维仍有大军保卫蜀国,但蜀后主刘禅坚持投降,蜀国灭亡。诸葛亮祖孙三代为蜀汉江山肝脑涂地,也灭能阻挡一个平庸皇帝将江山葬送,可以说诸葛亮祖孙三代充分诠释了诸葛亮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教师讲述要尽量简化)
过度:司马昭灭蜀魏最终夺取曹魏政权增加了政治筹码,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逼迫小皇帝曹奂禅位给他宣告就皇帝位改国号为晋这就是历史上的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于是西晋建立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西晋的建立 (三)西晋建立
在学习一个朝代的建立时,我们要掌握三点内容,时间人物和地点,大家阅读课本78页,找一下西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1、时间:266年 2、建立者:司马炎即晋武帝 3、都城洛阳 (四)统一
蜀汉归降,王朝建立,军队士气正盛,西晋挟此余威,顺势攻打东吴,成就统一大业,看起来已如箭在弦上,然而晋武帝却决定暂时搁置,伐吴之事(巩固司马氏的统治,长江是天险,孙吴政权较为稳固没有提供敌军内乱的机会)。按兵不动的西晋是在等待一个时机。此时吴帝孙皓刚刚即位,他抚恤百姓,开仓赈贫,放生珍禽,一派明主风范,然而很快孙皓让吴国的君臣们失望了,孙皓本性的暴露,让东吴朝野上下,笼罩在恐惧的阴云中,在孙皓的命令下,京城建邺大肆修建宫殿,民众服役不胜其苦,正直的大臣上书劝谏,孙皓根本听不进去,孙皓下令,所有大臣家里的女儿到了15,6岁就要任他挑选,选剩下的才准出嫁,此外,皇宫里几乎每天都在进行暗藏杀机的鸿门宴,大臣们的言行举止一有差错都会被记录下来,被孙皓处以种种酷刑,孙皓的暴虐统治激起人们的反抗,甚至发生了近万人参加的暴动,一直打到了建邺城外三十里,还有很多人选择叛逃到晋朝,其中甚至包括吴国的宗室,消息不断传到西晋朝廷,279年,也就是西晋取代曹魏之后的第15年,主张伐吴的声音又高涨起来,为首的是大将军杜预和王濬等人,然而以贾充为首的朝廷重臣却以边陲不安定为由,依旧反对伐吴,一场激辩在晋武帝面前上演,然而这一次,晋武帝站在了主战派一边,面对贾充、荀勖等人的苦苦劝阻,晋武帝勃然大怒,下令举兵讨伐东吴,279年11月,西晋大军兵分六路,水陆并进大举伐吴,晋武帝任命贾充为名义上的大都督,实际统帅军队的则是杜预、王濬等人,浩浩荡荡六路大军,大举伐吴,在晋军强大的攻势下,吴军节节败退,江陵等众镇相继被攻克,各地管理纷纷投降,吴国朝野上下都明白,亡国的命运就要降临了。
过渡:西晋虽然统一了全国,那时的西晋一派富足繁荣的景象,统一之后,晋武帝认为已太平无事,晋武帝泰康年间,社会安定和丰富的物质供给,使西晋呈现出了所谓的泰康盛世,一个纸醉金迷的时代开始了。但是这种繁荣是短暂的,很快西晋社会陷入到内乱当中,短命而亡,为什么西晋短命而亡,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给西晋诊断病情:西晋社会怎么了?
(五)西晋的社会状况
这部分组织学生一组为单位,教师给出材料,让学生探究西晋社会的病因。
材料一:帝既平吴,专事游宴,怠于政事,掖庭殆将万人。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沥地,以引帝车,而(皇)后父杨骏及弟珧、济始用,交通请谒,势倾内外。——《资治通鉴》
作为开国之君,晋武帝似乎没有什么追求,整天游乐宴饮
材料二:武帝每助恺,尝以珊瑚树赐之,高二尺许„世所罕比。恺以示崇,崇便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嫉己之宝,声色方厉。崇曰:“不足多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高三四尺者六七株,条干绝俗,光彩耀目,如恺比者甚众„„ ——《晋书》 世家豪族攀比斗富之风盛行,太傅何增每天的饭食要花掉一万钱,还在感慨没有什么能吸引我下筷子,
材料三: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文章问世后,广为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了“钱”的同义语。
(1)西晋社会的状况同学们铜鼓材料已经有所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一起来诊病:西晋社会得了什么“病”?
(2)我们来治病:你认为西晋应该如何挽救自己? 答:(1)富贵病
(2)从皇帝开始以身作则,戒奢从简,勤于政事,严惩贪官污吏,正本清源
过渡:皇帝荒淫,官场糜烂,整个社会惟利是图,很快把西晋推向了衰落,太平盛世的表象下,各种矛盾都在暗中积累,可以说西晋社会的了很重的病,一种足以亡国的重疾,但是统治阶级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图和巩固西晋统治上,而是放在如何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因此在西晋就发生了一场争夺权力的混战,成为西晋灭亡的祸根,使西晋奄奄一息,这就是八王之乱。
第二篇章 八王叛乱耗国力
标题当中有王,诸侯王,那什么制度下会出现诸侯王? 一、原因
教师:同学们阅读课文79页第一段,找一下,当时的西晋实行了什么制度?为什么? 学生看书找答案:分封制,拱卫西晋王室
教师:在西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制? 学生:西周,东周,汉朝
教师:我们来看一下这些朝代实行分封制的结果:西周——周王室衰微;东周——春秋战国的纷争;汉朝——七国之乱;那我们简单的推理一下,西晋会发生什么呢? 学生:八王之乱
教师:是的,学生们非常的聪明,西晋社会爆发了八王之乱,那大家再思考一下,除了分封制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了八王之乱?大家可以从西晋的社会状况和统治着两方面考虑 学生:西晋糟糕的社会状况和迟钝昏庸的晋惠帝,也是八王之乱发生的原因 教师:教师总结八王之乱爆发的原因:
(1)西晋社会上下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朝政腐败 (2)晋惠帝昏庸无能,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 (晋惠)帝又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晋书》
(3)宗室诸王手握地方军政大权,实力日益强大 二、经过(播放视频)
三、影响(同学看书,找八王之乱对西晋社会产生的影响) 西晋衰落,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
过渡:八王之乱使北方地区广披战火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生灵涂炭,耗竭了西晋的国力,位于北方的周边少数民族趁机起兵,逐鹿中原,并由此开始了中原大规模的胡汉移民狂潮,西晋最终在内外交困中灭亡,西晋是被匈奴所灭。我们都知道匈奴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经过不断的迁徙来到了中原地区,那北方的各少数民族是什么时候开始内迁,内迁之后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接下来我们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第三篇章 北民南迁中华乱
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敕勒歌,以及书上关于少数民族生活的图片,提问:从民歌和图片中我们知道少数民族生活状态?(水草丰茂的草原上放养马、牛、羊等牲畜,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教师:可以说北方游牧民族过着以天为卢,地为家的生活,那是何等的自由,辽阔,但是在与中原汉族的接触中,一些人就发现了汉族人定居生活的好处,体会到了汉族灿烂的文化,因此很多人就产生了要搬家到中原的念头,那这家是搬还是不搬呢?
组织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是否“搬家”及理由?(学生讨论,教师可以进行指导,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确定是否搬家以及理由,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表述)
教师:所以最后这些生活在北部的游牧民族决定内迁到中原地区,接受先进的汉文化,过更好的生活。接下来同学们看书找什么时期开始内迁的?(内迁时期和民族通过大屏幕提问讲解)
学生:时期:东汉、魏晋时期
教师:接下来我们看《西晋内嵌少数民族分布图》找一下都有哪几支少数民族内迁到中原,并且迁到什么地方?
学生:看图做答,答案在书中
教师:那这些内迁的游牧民族在中原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学生:西晋向其收取重税,征兵派役,掠卖人口,也有民族之间的交融 教师:也就是说西晋统治着对这些少数民族是残酷的压迫,所以最终这些少数民族就起兵反晋,最终西晋被匈奴所灭,结束了短暂的历史(结果) 一、内迁各族
时期,民族、生活状况、结果 二、北方政权十六国并立
这一部分学生自学,看书完成大屏幕上的填空 小结
魏
蜀
吴
北方:十六国 (前秦短暂统一北方) 南方:东晋 西晋
人口迁徙
北方民族内迁
中原人民南迁
板书设计: 东魏 北齐 三国 西晋 建立 北魏
统一 西魏 北周 八王之乱 灭亡 评测练习
1.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2.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3.下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这种人口大规模南迁的情况开始于( )
A.西汉 B.东汉末年 C.三国 D.西晋 4.西晋后期,中国古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带来的影响是 A.江南的开发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北方战乱
5.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而北方经济日益落后,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因素是( )
A.江南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北方强 B.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 C.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
D.先秦以来,南方的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6.下列选项中,不是西晋后期北方人民纷纷南迁原因的是:( ) A、东汉末期起,北方社会动荡不安,而南方比较安定 B、北方人民躲避战乱
C、匈奴等西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 D、北方人民志愿到南方参加南方的开发
7.历史课上刘老师给同学们三个提示“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开发”,刘老师将讲述的历史时期是( )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元 D.明清
8.西晋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只存在了三十多年,类似秦朝短命而亡。下列关于西晋短命而亡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西晋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B.西晋地主残酷压迫内迁少数民族 C.统治集团内斗,耗尽国力 D.民族矛盾尖锐,氐族人推翻了西晋 9.人口迁移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古代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 ) A.秦朝末年 B.西晋末年 C.西汉末年 D.东汉末年 10.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不包括( )
A.鲜卑 B.匈奴 C.羌 D.蒙古 11.下列政权中,没有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是
A、曹魏 B、前秦 C、东晋 D、西晋 12.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同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开放的社会
13.我国历史曾出现过几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实现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是( ) A.封建统治者采取促进民族融合政策
B.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C.经济繁荣,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 D.少数民族大量的内迁
14.历史课上刘老师给同学们三个提示“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江南开发”,刘老师将讲述的历史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魏晋时期 C.秦汉时期 D.明清时期 15.魏晋南北朝时期,实现我国北方统一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晋—鲜卑族 B.前秦—氐族 C.北魏—匈奴族 D.西汉—羯族
教学反思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会积极探索,敏锐地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才能具有创造性,所以我在这节课想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有所收获。因此在导入的环节设计课猜成语,技能调动学生兴趣,又能增加学生的认知,但是在成语选择上,尽量选择学生耳熟能详的成语,不要选择太生僻的,否则就无法完成设计的效果。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内容较多,而且这节课的内容很多学生并不了解,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我要进行适当的讲述,但是如果过多的讲述就会成为老师的一言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在此方面我还有所欠缺,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会更好地运用鼓励和引导,让学生们能够积极动脑,积极发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增加了一些史料,这些史料并不难懂,因此我要多让学生自己去翻译,增强他们解读史料的能力,这样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节课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改进这些不足,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