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繁星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小学语文沪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32繁星-上海浦东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小学语文沪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32 繁星-上海浦东
32、繁 星
【教材分析】
《繁星》是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七单元的课文。这篇课文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整篇课文按照“从前”——“三年前”——“如今”的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描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观察细致,情感丰富细腻,借对繁星的描写,抒发他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全文共3小节。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既写眼前的景物,又写由眼前的景物产生的联想。第1节回忆了“我”从前在家乡的夜晚仰望星天的情景和内心感受。第2节写了“我”三年前在南京时欣赏繁星的情景,觉得那些星星好像“就是我的朋友”。第3节则描写了“我”在海上观看繁星情景,并由此而产生的联想。细细品味之下,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在巴金简单朴实的语言之中,蕴含了无限的美!
【教学设计意图】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沉浸文本,与文本、作者、师生对话的过程。《繁星》是巴金在1927年1月赴法国留学途中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讲述了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星天的一些特殊感受,文章短小而优美,给人以美的亭受。根据课文特点,教学时让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入手,探究课文三次描写繁星特征,体会三次描写繁星美景的内在顺序是时间顺序。通过品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三次所见有着不同的感受。理解作者在不同环境下对星空的不同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
教学目标:
1、理解“星群密布、悬着、半明半昧、摇摇欲坠”的意思。积累文中描写星空的词句。
2、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感受,并依此为线索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情感,引发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的好奇,渐生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依据行文线索,归纳主要内容。
2、通过品读词句,感受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经历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 教学难点:
通过信息的采集,让学生学会筛选信息,体会作者语言的魅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巴金的图片以及相关信息。 2、多媒体课件。
明珠小学 朱宝珏
2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1、谁能用“繁”字组词,“繁”多的意思。繁星就是指星星多而密。星星在我们眼中是那样的熟悉,而在文坛巨匠巴金眼里是那样的与众不同,他特喜欢看天上繁星,每每看到它们,作者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他就是——巴金。 3、了解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走进“繁星”
师:这位令人敬佩的语言大师,用了不足400字的文章,向我们展现了对星星的情有独钟,让我们一起慢慢品味这篇美文。
1、课文有三小节,每一小节有一句话直接描写“繁星”,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直线划出。
(1)交流,PPT出示语段
(2)自由轻声读句子,找一找文中哪个词语表示星星多,是繁星的意思。 (3)板书:密密麻麻 星群密布 无数 (4)理解“半明半昧”
“明”是什么?“昧”是什么?你觉得“半明半昧”是什么意思?(时而明亮,时而昏暗)。那么这些半明半昧的星星怎样装点在天空中的呢?作者用了一个词。“悬着”你是怎么理解的? (5)齐读。读出满天繁星的味道。
师:三句都是来描写繁星,这位语言大师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语来表现星星之多,可见大师的语言之丰富。 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课文三处写了繁星,作者在何时、何地看繁星?每一次看繁星的感受又是怎样的?把作者的感受用波浪线划出。 (1)学生默读,圈划有关内容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 (3)学生交流,师板书。
师:我们五年级已经学会了概括课文内容的本领,你们能借助板书用“什么时候,在哪里,看见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小结: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巴金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产生的不同感受。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揭示借景抒情。
师:巴金是个目光很敏锐的作家,天上的繁星,他也能拿来充实自己的写作, 《繁星》这篇课文是巴金非常著名的一篇抒情散文。板书:散文 抒情散文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借景抒情。板书,借景抒情
师:文中三处望繁星时,作者都表达了自己内心感受,让我们一起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读懂他的“内心感受”。
明珠小学 朱宝珏
3
(1)品读在家乡看繁星的感受
出示PPT介绍背景:巴金出身在一个封建地主的家庭。童年和少年的他一直想冲破牢笼。在这封建家庭高高的院墙内,他看到的就头顶那片小小的星空。 师:自家院子,所见的天空有限,当他望着星天,就会忘记一切,忘记„„,忘记„„,忘记„„可唯一没忘的是——母亲。回到母亲的怀抱是„„是„„。 有感情朗读出温馨、甜蜜的感受。 (2)品读南京菜园看繁星的感受
①出示PPT介绍背景: 19岁的巴金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来到上海,后来又考入了南京的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渐渐长大的巴金依然爱看繁星,此时,在南京菜园看繁星,内心感受又是怎样呢? ②体会作者内心感受:
他把什么当作自己的朋友?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一般?“常常”说明两个朋友间话特别多,
③引读:一个19岁的青年学生除了对星星是亲密的、投缘的,在巴金看来“星光在我们的眼里虽然没有阳光„„(夺目、耀眼)没有月光„„(皎洁)然而它的„„(光明无处不在)。 那是时候巴金正在读一些什么书?“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
师:虽然身处黑暗的旧社会,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信心,他向往光明,
追求光明,望着星天就感到光明无处不在。这时,他爱星天的感情比从前更深了。 (3)品读海上舱面看繁星的感受
①出示 PP师讲解写作背景:1927年,24岁的巴金是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为寻求救国真理,他飘洋过海,去法国巴黎求学。巴金在远离祖国的大海上,再次仰望繁星,他的内心如何呢?
②这段文字写得非常精美,用修辞手法来表达内心感受,读一读,找一找,当时作者在海上感觉到什么?
A、海上的夜是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排比) ①视觉、触觉:海上的夜是柔和的„„ ②听觉:海上的夜„„是静寂的 ③幻觉:海上的夜„„梦幻的 B、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出示PPT 把什么比作无数萤火虫?(比喻) 理解:摇摇欲坠
师:还有其它地方写到了幻觉吗?我好像看见无数„„ C、通过比较理解内心感受 PPT出示句子:
【在家乡庭院】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在海上舱面】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1)这里的母亲仅仅是生养了他身体的母亲吗?
(2)“微笑着”的睡是什么感觉?“沉睡着”的睡又是什么感觉?
(3)比较:这两个内心活动,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你觉得相同点是什么?(星星始终很多)不相同的是什么?(看星的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作者的见识不一样了;作者年龄增长了,阅历也增长了,对星空的观察和感受逐步深入了。
4 有感情朗读
师:巴金在海上看星星则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蕴含着作者的童心、童趣,蕴涵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亲近,蕴涵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总结全文
今天这节课,一起走进了巴金的作品《繁星》,领略了在三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的经历看到了不同的景物以及不同的感受。走进了散文,知道抒情散文的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我们要像巴金那样,做一个向往美好,追求美好,展示美好的人,只要努力,你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1、布置课后作业
(1)、积累文中描写繁星的句子。 (2)、写话:
那晚,我在( ),仰望着星空,渐渐地,我仿佛看见( ),仿佛听见( ),觉得( )。 (3)了解巴金,走近巴金。
推荐作品:《寒夜》、《星》、《海上日出》、《静寂的园子》 附板书:
所见 所感
巴金 从前七八月 家乡庭院 密密麻麻 母亲的怀里
32、繁星 三年前 南京菜园 星群密布 朋友、谈话
如今 海上舱面 无数 母亲的怀里
散文 借 景 抒 情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