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伊索寓言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12课伊索寓言-第二届小学青年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伊索寓言-第二届小学青年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2课
伊索寓言
一、教材分析
寓言,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具有世界影响的古希腊伊索寓言是人类文学经典,也是语文教学的宝贵资源。刚刚升入五年级的学生,在低年级时就已经学过《谁的本领大》《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等内容选自伊索寓言的课文。
《伊索寓言》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与以往教学内容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篇“组文”,由三则寓言组成组合而成;它更鲜明地体现了伊索寓言角色语言生动形象、在篇末点明寓意的表达特色;它在所处的单元和年段体系中的序列目标主要是:体会寓言结构、语言的特点,学习感悟和理解寓意的方法。
课文中的三则寓言,平白如话,浅显易懂。学生阅读这样的文本往往只看故事内容,而忽视对文本表达特色的关注。另外,深入体会伊索的言外之意、切身感悟伊索寓言的深刻寓意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针对课文“组文”编排特色和学生思维与语言发展实际,教者尝试运用整合的教学思路,立足学生的语文学习立场,采取联系、比较的阅读策略,删繁就简,优化步骤,积极促进学生的言语生长:从读好角色语言到体会角色心理,从揣摩创作心理到领悟故事寓意,从读懂寓意获得教益到仿照“伊索寓言”的表达特点练习表达,感受伊索寓言生动传神的语言表达和“画龙点睛式”结尾的妙处。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在聚焦角色语言和整体观照课文时,把握伊索寓言的文体特点,在理解内容、感受形象、体悟寓意、学习表达的过程中,丰富寓言阅读经验,提高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达到课文所在单元和学段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寓言,从寓意中获得教益,激发阅读伊索寓言的兴趣。
2.在组文阅读中,品味寓言表达之趣,学用“联系、比较”的方法探寻阅读伊索寓言、领悟深刻寓意的一般策略。
3.感受伊索寓言精炼生动的语言表达和“画龙点睛”式结尾的妙处,学习在相关情境中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4.准确区分生字“谎”与“慌”,发现汉字结构规律,丰富汉字识记经验。
三、教学准备
学生:在第一课时学习基础上,与家长分享三则寓言,了解他们得到的启发。
教师:准备好课堂学习单、多媒体课件。
(附):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联系已知,回顾文体特点。
(二)识记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三)揣摩表达,发现拟题规律。
(四)抓住角色,概括故事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概述,感知“题”趣。
抓住伊索寓言以主要角色拟题的特点,复习概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重温寓言大意,做到“短小故事,概括读”,发现伊索寓言的题目就点明了主要角色,抓住主要角色和情节来概括,是整体把握这类故事主要内容的好办法。
(二)再品对话,探寻“言”趣。
1.一读对话,聚焦语言,读出童趣。
伊索寓言的语言描写寥寥几笔,干脆利落,却非常生动有趣。引导学生自由读一读三则寓言故事中角色说过的话,体会其趣。
2.二读对话,由“言”到“意”,读出角色形象之趣。
俗话说:锣鼓听声,听话听音。这些角色嘴上说这些话时,心里在想什么呢?学生联系故事的前后内容,比较角色的前后表现,默读课文,一边圈划相关词句,一边用心体会。
在课堂互动交流中,引导学生纵向联系上下文,揣摩角色心理,将三个角色谎话与真实想法置换比较,深入感受角色形象,练习朗读。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出《狐狸和葡萄》中狐狸语言中的两层意思:不舍(假话)、气恼(气话)。领会狐狸这句话中藏着不舍、气恼和无望,掩饰的是自己无能为力,吃不到葡萄的事实,进而理解寓意:“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2)继续交流《牧童和狼》中两处“大叫”,牧童心里想的分别是什么?
在互动过程中,相机区分生字“谎”与“慌”,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结构规律,准确地记住并运用在不同语境中。
两处大叫,一处是“谎”,一处是“慌”。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大家是村民,为什么狼真来了,你们不去帮忙?
在学生切身感悟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寓意:“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3)出示《蝉和狐狸》中狐狸的话,继续交流:狐狸嘴上说着这番话,心里想的又是什么呢?你怎么发现的?学生通过朗读,感受狐狸心中藏着的真实想法,懂得越是花言巧语,越要加以留意。
①继续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是蝉,你会下来吗?为什么?
②故事中的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进一步理解寓意:“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③分角色读对话和寓意。
3.三读对话,由“意”到“言”,体会表达智慧之趣。
横向比较三句谎言,发现异同。写文章,讲故事,讲究“言为心声。”伊索口头上讲着这三则寓言故事,心里想的又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推敲寓意表达,体会角色语言描写之智慧,发现伊索嘴上讲的是故事,心里想的却是给人带来生活的启示,智慧的启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读角色语言,练习“有趣故事,形象读”,通过抓住关键文本细节和设身处地的想象体验中,深入理解文本,丰富阅读感受,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精读寓意,探究“意”趣。
横向比较三则寓意,再次思考第一课时未解决的学生质疑:为什么故事的主要角色都是动物?为什么每个故事的后面都写明了道理?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相机出示伊索的补充资料促成进一步的思考与认知,发现伊索寓言的特点恰恰来自于伊索的大智慧,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意识。
【设计意图】问题是激发学生探究、开启有效学习的钥匙。通过引导学生在展开充分思维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深刻寓意和伊索寓言创作表达上的独特。
(四)学用语言,实践悟趣。
1.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公鸡和狐狸》故事中的前后内容,比较角色的前后表现,编一编公鸡会怎么说。学生练笔,想象写话。
(1)交流过程中,启发学生辨析:狐狸和牧童在说谎话,公鸡也在说假话,大家怎么看?相机引导学生懂得当生命受到坏人威胁的时候,善意的假话其实是一种智慧。
(2)引导学生学习伊索寓言结尾会点明寓意的表达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用一句话点明《公鸡和狐狸》的寓意。
2.联系生活中多次爆出过有些商家不断欺骗消费者的“质量门”丑闻的现象,请学生来当伊索,从课文中选个故事开导那些走上歧途的老板,让他们悬崖勒马,改过自新。师生互动。
3.分享家长从三则寓言中获得的多元体会,鼓励学生做个阅读的有心人,从常读常新的伊索寓言中小故事里不断发现藏着的做人大智慧。
4.课后练习:(1)读一读《伊索寓言集》,摘抄一两段令你回味的语言描写或寓意;(2)选一两个你最感兴趣的寓言,讲给家长听。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走进故事之门,学习“经典故事,拓展读”,在创造性表达与运用过程中,将语文学习与生活有效联系起来,整合、拓展、深化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与体验;在与家长的互动分享中拓宽学习空间,丰富对伊索寓言深刻寓意的理解,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板书:
伊索寓言
|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