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再认识(一)》浙江省级优课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再认识(一)》浙江省级优课

视频标签:分数的再认识

所属栏目:小学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再认识(一)》浙江省级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 教材解读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知识的第一课时,教参中指出: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分数,体会分数的相对性。教材呈现了拿铅笔、看书、画一画三个情境来体验分数的相对性。而实际上,这只是分数相对性的一个方面,其二应是单位“1”不变时,不同分数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也是不同的;其三是具体数量不变时,分率不同,单位“1”也不同。只有把这三个方面都理解了,才算是真正理解了分数的相对性。但是在这三个方面中,是有主次的,本节课的重点是把“单位1不同,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是不同的”,而另外两种情况则是分数相对性的拓展,使知识更系统,认知更完整。但如果再增加分数意义的理解与相对性的拓展,那势必会使学习材料更多,如何用更少的材料让学生体验更多的内容,这是我在教学设计时一直思考的问题。 ※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二次在数学学习上接触分数。在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初步知识,相隔时间比较长,加之本课学习的分数意义范畴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充分地感知。 ※ 教学设计亮点: 
用12个小正方形表示出自己喜欢的分数,形成整节课的学习素材,然后在教学中有机地呈现,分别落实每一个知识点,使学生在自己创作的材料中学习与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同一份素材,引导学生从正逆两个方面体验分数的相对性,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而且在整体到部分这一方面时,从量、物、率三个维度进行泛化,使分数的相对性体验深刻,效果好。 ※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认识分数单位。 
2. 发展学生的数感,比较全面地体会分数的相对性,感知单位“1”与分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比较全面地体会分数的相对性。 ※ 教学过程预设 一、引入新课 
   师:三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今天我们要继续来学习分数。 (揭题:分数的再认识)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为什么还要“再”认识等) 
这堂课我们还要学习分数的什么知识呢?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我们的学习吧!二、 探究新知 
操作,形成学习素材:□□□□□□□□□□□□请你在以上12个正方形中,选择其中的1个或2个或几个,表示一个你喜欢的分数。温馨提醒:(1)先想想你准备选几个,分一分、画一画; (2)再把这个分数写下来。  (一)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学生自由画图写分数,画好后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 2.反馈第一组作品(侧重于分数的意义): 
(1)展示第一幅作品:用1个正方形来表示分数的,如21 
  师: 我们来看第一幅作品,他是怎么表示这个分数的呢? 
(生:他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涂了其中的一份,所以是21
) 
强调:平均分(板书) 
(2)展示第二幅作品: 8个正方形的4
1
的学生作品,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认识分数单位。 
①问:再来看第二位同学的作品,他是怎么表示的?(把8个小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
4
1) 
                    
             
                    
                             3 
 
②涂了一份是
41,再涂一份是几分之几?这里有几个4
1?(有两个41
) ③那3个41
是多少呢?该怎么涂?(是4
3,再涂一份) 
师:看来,知道了一份表示多少,就能知道这样的2份,3份,在数学上,把这样表示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板书)
414243这三个分数的分数单位都是4
1
。 ④那4个41
是多少呢?(4
4或1) 为什么就是1呢? 
4
4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呢?(也是41) 
3. 小结:(同时指着前两幅作品)刚才有的同学把一个□,把8个□拿来平均分,表示出了自己喜欢的分数,老师还发现有的用了7个,有的用了12个,像这样一个□,几个□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数学上叫做整体“1”,或单位“1”。(板书:单位1)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经历研究与讨论的过程,这是数学课堂教学所必须追求的。在本设计中,笔者创造性地将教材进行重组,用一份素材将以上三个小情境中的意图全都体现出来,并且让学生参与学习素材的建设过程,通过有目的地呈现一些学生作品,分步达成每一个教学目标。在这个环节是在引导学生说具体情境的分数意义基础上对分数的意义进行概括,引出单位“1”与分数单位,简洁高效。】 (二)体验分数的相对性  1.反馈第二组作品:(另外两幅2
1) (1)同时呈现两幅图。 
师:谁能来说说这两位同学是怎么表示的? A、把二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二份,涂了其中的一份。 
B、把12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涂了其中的一份,也是二分之一 2.体验分数的相对性 
(1)(同时呈现三幅作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幅作品,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A:我发现每份的数量不同。  预设B:我发现这三幅图都是2
1。   师:为什么都可以表示
2
1
呢? (因为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二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板书:2
1
) (2)不同点: 
 过渡:这些同学都说得很好,这三幅图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涂了其中的一份,所以表示的都是
2
1。 生:它们的数量不同。  师:你能说得更具体些吗?(生说师板书) 预设:图1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它的
21
是半个正方形;     图2是把2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它的21
是一个正方形; 
    图3是把12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它的2
1
是6个正方形; 
(3)体会:通过对这三幅图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A、由于我们选择的正方形个数的不同,同样的2
1
对应的具体量也不同。 B、单位1不同,同样的2
1
所表示的具体量不同(板书) (4)泛化 
 ①数量的泛化(切换到课件) 
出示:想一想表示单位1的正方形的个数还可以是多少个? 
师: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表示单位1的正方形的个数还可以是多少个? 
预设生1:还可以是50个。   师:如果是50个,它的
21
有多少个呢? 预设生2:还可以是100个。   师:如果是100个,它的2
1
有多少个呢? 
师:还可以更多吗?(生说可以,师加„„) 
师:如果个数变小,10个可以吗?3个呢?它的
21是多少?21个呢?它的2
1就是四分之一个正方形。(太厉害了,这么快就想出来了!)那还可以比2
1
更小吗?
(可以„„) 
师指着板书小结:看来,无论多少个正方形,我们都能表示出它的2
1
。单位1
 
                    
             
                    
                             5 
的数量增加,它的21对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增加,2
1
的具体数量减少,那它的单位
1的量也会减少。 ②对象的泛化: 
出示:除了用□表示单位1外,单位1还可以是什么? 
师:(再请你想一想)除了用□表示单位1外,单位1还可以是什么?(若学生不明白,这里是用正方形来平均分,请你想像一下,还可以把什么平均分呢?) 师:像刚才同学们所讲到的图形啊、苹果、人等物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单位1
不同,那2
1
所表示的具体事物也不同。 
③率的泛化 
出示:是不是只有21
这个分数这么神奇?其他分数有没有这个特性呢? 
师:那是不是只有2
1
这个分数这么神奇呢?其它分数有没有这个特性呢? 
师:从同学举的这个例子中说明了什么?(      ) 
从这位同学举的例子中,我们又发现了:单位1不同,3
1
所代表的数量也是
不同的。 
像他这样你还能举个例子吗? 
3.小结,回顾:刚才同学举了两个分数的例子,如果还有时间,我们还能用这些方法证明其它分数也有这个特性。也就是(单位1不同,相同分数所对应的具体量不同。)这是分数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读一读) 
【设计意图:“单位1不同,相同的分数所表示的具体量不同”这一教学目标
的达成,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利用三幅不同的
2
1
图,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异同点,然后得出了“由于单位1表示的□个数不同,相同的2
1
所表示的具体量不同”
这一结论。然后对这一结论进行了三次泛化:一是数量的泛化,将代表单位1的正方形的个数引向更大的数和更小的数,特别是找单数个与21个□的2
1
,能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
2
1
的意义,体会到无论多少个正方形都可以看作单位1,单位1不同,相同的2
1
所代表的具体量是不同的;二是对象的泛化,从正方形这一特
 
                    
             
                    
                             6 
殊物体延伸到三角形、圆形等其它图形,再拓宽到苹果、桌子、人、铅笔等物体,让学生明白这些物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单位1不同,相同的2
1
所表示的具体事物也不同;三是率的泛化,就是从
21拓展到31、4
1
等其它分数,在举例说明中让学生体会到,无论哪个分数都具备这个特性。通过这样三次泛化,学生对分数相对性的体验就特别深刻,教学目标高度达成。】 (三)拓展分数的相对性 1.开放体验: 
 师:淘气也用这些□表示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现在他只告诉你他涂了其中的2个,请你猜猜他可能表示什么分数?它的单位1是什么?(课件出示分子是1的,黑板上贴分子是2的) 
预设A、我猜会是
21、31、41
„„之类的。 
预设B、我猜会是22、3
2、42
„„之类的。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单位1是多少?(把4个□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2个)(出示分割线,让学生验证4个□的
2
1
) 2.延伸:如果再多一个,那是几分之几?如果再多一个?如果正方形的个数没有限制,那你能表示多少个分数?那如果更小呢?(2
2
、12) 3.小结:(看课件) 
师:真厉害,同学们想到了那么多分数。如果□的个数没有限制,那你能表示多少个分数?(无数个)大家看,分数就是这么神奇!同样是2个□,相对于不同的单位1,可以表示出不同的分数(课件出示),这也是分数特性的另一个方面。 
【设计意图:目标的厚度决定教学的深度,充分挖掘素材是将教学引向深入的最佳途径之一。对这一节课,一般老师的分数相对性的教学就停留于“单位1不同,相同的分数所表示的具体量不同”这一层面,而实际上,分数的相对性除了这一点外,还有“单位1不同,不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量可能相同”和“单位1相同,不同的分数所表示的具体量一定不同”这两个方面,最后一点学生很好理解,而对于“单位1不同,不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量可以相同”这一点却很抽象,没有实际的例子,学生缺乏依托。于是,我们将这份素材进行再次挖掘,如果说“单位1不同,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量不同”是从整体想到部分,那“单位1不同,不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量可能相同”就是从部分想到整体。通过“淘气也选了一些正方形,涂了其中的两个,请你猜猜他表示的可能是哪个分数?”再次激起了学生的思维高潮。在交流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两个正方形,相对于不同的单位1,可以表示不同的分数。有了这个拓展,学生对分数的相对性的体验就更加深刻与全面。】 三、 课堂总结: 
 学到这里,请同学们静静地思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四、 课堂练习:作业纸 
    师:现在你对这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问题请完成作业纸。(见附件)     反馈:看作业纸,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若哪道有意见,讲哪道。若没意见,反问选择题 五、 应用:  
    为了祝贺大家,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数学故事: 
                水池里有多少桶水? 
从前,有个国王在大臣们的陪同下,来到御花园散步。国王瞧着前面的水池,忽然心血来潮,问身边的大臣:“这水池里共有多少桶水?” 众臣一听,面面相觑,全答不上来。 
大臣们用桶量来量去,怎么也量不出一个确切数据。就在此时,一个小孩走过来,说他知道水池里有多少桶水。国王命令那些大臣带小孩去看水池。小孩却笑道:"不用看了,这个问题太容易了!" 
(师:同学们,有谁知道故事中的小孩是怎么想的吗?接着看故事。) 
 
                    
             
                    
                             

小孩眨了眨眼说:“这要看那是怎样的桶。如果和水池一样大,那池里就是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一半大,那池里就有两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那池里就有三桶水;如果……”“行了,完全正确!”国王重赏了这个小孩。  
师:(国王重赏了这个小孩,我们也把掌声送给刚才这位智慧的同学)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故事里还藏着我们今天学的一个数学知识呢? (课件) 假设我们可以用这个长方形来代表这个水池,看作单位1,因为没有规定用多大的桶,那可以自己创造一个桶,也就是水池里有多少桶水,取决于用多大的桶做单位。 
我们用这个长方形来代表这个水池,看成单位1,如果桶跟水池一样大,那
就是一桶水;如果桶是水池的一半大,那就是两桶水,每桶水是这池水的
2
1
,1里面有2个2
1;如果桶是31水池这么大,那就可以装3桶水,1里面有3个31

如果桶是41
水池这么大,那谁能接着说;如果桶是5
1水池这么大,请接着说„„ 
我们看,2131415
1
„„都是分数单位,分数单位不同,相同的单位1,就可
以分成不同的份数。(指着屏幕说:1里面有2个21;3个31
;4个41,5个5
1)„„
以此类推。 
【设计意图:以故事的形式将分数单位与1的关系进行延伸,这也是分数的再认识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一个知识点,新颖有趣。】 
六、 结束语:故事中的小孩用学到的分数知识解决了连大臣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其实啊,我们今天也只是认识到了分数王国里的一小部分知识,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你去发现呢!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分数的再认识”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再认识(一)》浙江省级优课”,所属分类为“小学数学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再认识(一)》浙江省级优课”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