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拼拼贴贴
所属栏目:小学美术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18.拼拼贴贴-北京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18.拼拼贴贴-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
1.单元教学设计意图
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尝试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构思创作拼贴画、设计制作玩具、装饰彩瓶,表达情感和思想。通过作品的呈现使学生了解美术形式的多样性,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更加关注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学会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不断提高欣赏和评述能力,了解“物以致用”的思想理念,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提高环保意识。
2.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选择密切联系文化与社会生活,关注环境和生态,突出应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本课与本册第8课《撕纸真有趣》、第16课《自己做玩具》、第17课《给瓶子穿彩衣》,均有巧用生活中的废纸、废旧物等媒材进行再创作的学习内容。 虽然在作品的呈现上有玩具、瓶子和拼贴画等多种形式,但都凸显了本单元“关注文化与生活”的课程理念。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内容基础上进行提高,同时也为今后学习拓印、版画的内容奠定基础。
3.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充满着好奇,想象力丰富,创意无限。通过一年级上册和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各种基本形,会用基本形概括的方法表现简单的事物,但对于利用形状的组合表现动植物有一定难度。同时,学生对线条的认知能力有一定提高,但对色彩的搭配掌握还不太熟练。学生已经对某些动植物形象比较熟悉,也具备了判断动植物形象特征的能力和一定的造型能力。已经学过撕纸拼贴画,对拼贴画和拼贴画所使用的材料有一定的认知,也已经学会使用剪刀,但动手操作能力较弱。
4.单元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单元知识与技能
(1)学生学会借助简单的工具,用纸以及其他各种废旧材料,进行撕、剪、拼摆、粘贴、组合的方法。
(2)学生认识拼贴画,知道拼贴画的多种形式及欣赏方法。 2、单元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看看、做做、拼拼、贴贴等方法,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设计和制作活动的乐趣。 3、单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欣赏、创作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1、单元教学重点
(1)学生学会借助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撕、剪、拼摆、粘贴、组合的方法。 (2)学生认识拼贴画,知道拼贴画的多种形式及欣赏方法。 2、单元教学难点
(1)学生对废旧材料的巧妙使用。
(2)学生体会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的拼贴画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5.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可附教学结构图)
学生在本册教材第8课《撕纸真有趣》中,学习了基本工具的使用、色彩的搭配、巧用废纸等,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自己做玩具。又在第16课《自己做玩具》学习基础之上,以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瓶子为创作媒材,来学习第17课《给瓶子穿彩衣》,美化装饰瓶子。在第8课《撕纸真有趣》学习了撕纸的方法,并开始接触拼贴画作品。在此基础上学习第18课《拼拼贴贴》,学习欣赏、评述拼贴画作品并尝试创作拼贴画作品。
第三部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拼拼贴贴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课堂,在明确学生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注意贴近学生的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使之富有情趣和启发性。通过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主动探索和操纵环境的结果。学习是儿童进行发明与发现的过程。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教学中我会不断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并通过一些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借助多媒体采用了体验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实践、实物演示等多种形式和方法。
2.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是在本册第8课《撕纸真有趣》学习拼贴画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评述以马蒂斯的《圣诞夜》为主的一系列拼贴画作品,认识拼贴画这种造型表现方法,初步了解拼贴画的多种形式,并能够评述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的拼贴画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引导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初步尝试拼贴画的制作过程。 教学方式
情景式教学法、直观视觉教学方式、设疑讨论教学方式、体验探究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通过创设情境和小游戏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使学生了解拼贴画的特点和制作方法,体会拼贴画的艺术魅力。通过自主学习探究体验拼贴画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尝试的学习态度。 教具准备
课本、范画、彩纸、剪刀、胶棒、课件、玩偶、多媒体、照相机、录像机。 学具准备
课本、 彩纸、剪刀、胶棒、铅笔、橡皮。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初步了解马蒂斯及他的拼贴画《圣诞夜》。 (2)学生认识拼贴画,知道拼贴画的多种形式及欣赏方法。 (3)学生体会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能从艺术作品的图形、色彩、线条入手,进行简单的表述,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形成欣赏评述的能力。 (2)学生通过构思、制作拼贴画,以及组际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生在观察、思考、评述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制作拼贴画的乐趣。
(3)学生学会运用拼贴画表达自己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生初步了解马蒂斯及他的拼贴画作品《圣诞夜》。 (2)学生认识拼贴画,知道拼贴画的多种形式及欣赏方法。 2.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马蒂斯《圣诞夜》表现出的简单的色彩、抽象的图案。 (2)学生体会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的拼贴画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2、教师出示两张底色不同的小鱼拼贴画,让学生进行对比。
教师小结:所以我们在选择背景纸颜色的时候,尽量要选择与主体物反差大的色彩。 四、其他拼贴画作品欣赏
1、学生拼贴画作品欣赏 教师出示学生作品《长颈鹿》和《鹅妈妈》进行对比。
教师提问:这两幅画都是
拼贴画,但它们的效果完全不一样。你更喜欢哪一种?请把理由告诉大家。
教师小结:《长颈鹿》是撕纸拼贴画,不够精致的撕痕更显学生作品的稚趣可爱。
《鹅妈妈》是运用碎纸拼
出来的,巧妙地创意更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2、欣赏教师拼贴画作品《时间》。
学生通过对比回答:背景深色那张好。
学生欣赏并回答自
己的选择,以及选择的原因。
学生理解各种纸材都能创作拼贴画。
学生理解多种材料与纸材的混合拼贴。
通过欣赏、比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欣赏,学生了解拼贴画中多种材料的应用,
拓宽学生的创
作思路。
这件作品是运用了毛线、布片、捻开的线头等综合材料制作的拼贴画,而且运用了粘贴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所以拼贴画的创作材料非常广泛,不仅仅是剪刀和彩纸。
教师问:通过作品你能想到什么?
教师小结:通过拼贴画表现出了岁月的流逝,时间的无情。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3、其他拼贴画作品欣赏。
学生回答看到两张脸,一张是年轻女人,一
张是老太太。年轻女人可能是女儿,也可能是老太太年轻的时候。 学生理解拼贴画作品还可以表达丰富深刻的内涵。
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拼贴画可以表达的深刻内涵,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艺术实践
学生小实践:争做小小马蒂斯。
教师:约翰·罗素曾经说过:“尽管马蒂斯是一位年迈的重病之人,但他的作品看起来却像是来自春色满园的地方。”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拼贴一幅《春天的花》。
要求:
用深色和浅色、大图形和小图形、丰富的线条创作。
学生小组合作创作
一幅拼贴画《春天的花》。 实际操
作,切实感受
拼贴画的创作特点。
锻炼小组合作的能力。
强化图形大小、色彩深浅、线条多样的意识。
展示评
学生作品展示:小小马蒂
学生用基本完整的
锻炼学生
价 斯巡回作品展。 1.选一选 :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
2.评一评 :图形是不是有大有小?色彩是不是有深有浅?线条是不是丰富多样?
语言,上课所学的简单的美术专业术语评价作品。
的评述能力和
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作品更加完善。
拓展延伸
马蒂斯拼贴画作品的应用。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具有马蒂斯拼贴画风格的服装设计、家装设计、包装设计。
教师播放课件,出示《马蒂斯的剪刀》绘本图片。
教师:又一天晚上,马蒂斯走进他的拼贴花园,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彩虹一般簇拥着这位老艺术家,带着他进入了天堂。我们在夜晚看到的星星,是不是有一些就出自马蒂斯的剪刀?很可能哦。
学生欣赏马蒂斯拼贴画作品的应用。
通过观看设计作品,再次激发学生的热情,拓宽学生的视野。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