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项脊轩志
所属栏目: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项脊轩志》湖南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项脊轩志》湖南省优课
教学目标
1. 赏析文章的情感,体会课文以清新朴素之笔抒发真挚情感的特色。
2. 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生活细节抒写感情的技巧,并学会书写细节。
2学情分析
1、学生层次不一,要在重视基础的同时,强调重点,突破难点,做到因材施教。
2、要落实知识的三维目标,提高学生“说、读、写”等能力,注意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分析能力,激发写作兴趣。
3、写作细节这一方面,一定要让学生有所收获,鼓励那些平时不爱写作的学生,让他们大胆下笔,给予肯定。
3重点难点
研读课文,品味文章用细节描写来体现亲情的写作特色,并学以致用写好细节语段。
4教学过程
4.1第二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导入:生命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为了不让它在逝去时了无痕迹,我们努力记住那些歌哭欢笑、点滴细节。在时光的洗礼下,正是那些感人细节最能撩动我们的心弦,令人回味无穷。
今天,我们来重温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起品味作者在书阁之中的情感经历和温馨细节。
活动2【讲授】读一读,明感情
齐读课文,用心感受,注意句读,巩固字音。
1、巩固读音:
项脊轩jǐ xuān 渗漉 shèn lù 垣墙 yuán 栏楯 shǔn
异爨 cuàn 先妣 bǐ 呱呱 gū 象笏 hù
扃牖 jiōng yǒu 枇杷 pí pá 逾庖 yú páo 姊妹 zǐ
明感情: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明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师生齐读,教师板书:悲、喜)
问: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全文的文眼。
(过渡语:这就告诉我们第一段是写“喜”,后面段落是写悲,我们先来读读他有哪些高兴的事?( PPT显示:品一品,析情感)
活动3【讲授】品一品,析情感
品一品,析感情:
悟情:作者因何而喜?又为何而悲?
女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同学们分析“因何而喜”。
(师引导:我没看出什么可喜的呀,一间又小、又破、又暗的老屋而已你们看出来了吗?把你看到的读给大家听听,说说你的理解。)
(PPT归纳学生分析所得内容) 修缮前——————修缮后(对比鲜明)
修缮前:狭小、破漏、阴暗————修缮后:明亮、幽雅、宁静==雅致静谧
项脊轩虽是一老屋陋舍,但作者却怡然自得于其中,陶醉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声中;陶醉于“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的静谧庭院中;陶醉于“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的清幽月色之中。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有喜悦的心情才能写出这么美妙的景来,可见作者的确乐在其中。(教师板书:屋陋情怡/屋陋情醉/屋陋神怡等等)
作者为何而悲?
(过度语:在这样的一间书屋里潜心读书,确实可喜,那么,他又为何而悲呢?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下面段落,此处为配乐朗读。)
明确:(学生分析后PPT显示) 悲——整个家庭的衰败离析/分崩离析
挚爱亲人的阴阳两隔
自己仕途的渺茫难料
(过渡语:这些人都在项脊轩生活过,这些事都伴着项脊轩而发生了,但如今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人, “人成各,今非昨,‘阁’如旧,人空瘦。”作者怎能不悲伤呢?他悲伤的原因即——(学生回答)物是人非。
3、同学们读了作者记述的这些事,你们认为这些事有什么共同特点?
明确:琐碎平淡(板书:琐碎平淡/细微平淡等等)
(过渡语:那么这些琐碎平淡背后会蕴含着哪些感人的细微之处呢?请大家找出你认为蕴含了作者情感的细微之处,并用自己的话评点。)
活动4【活动】评一评,言细节
评一评,言细节。
1、学生读书品评,圈点勾画。要求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明确:(学生分析后教师随着分析而板书)
书阁——多置门墙——离析衰败(亲情淡薄)
母亲——扣扉问食——温婉慈爱(扣、问)
祖母——至轩过余——怜爱期望(过、持)
阖门持笏
妻子——凭几学书——恩爱情深(学、述)(或相濡以沫)
述诸妹语
树——亭亭如盖——睹物思人(思念之深)
教师朗读最后两段并小结:
(过渡语:同学们的分析独到而又精彩,于平淡细微之处慢慢地触摸到了作者的灵魂。你们的独特分析和投入也感染了老师,我也想把作者思念妻子的感受读出来。
A、教师有感情地诵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忧伤而沉静地读,学生认真体会。)
B、小结: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今已亭亭如盖矣”似一声长叹,穿越古今,至今还时时撞击着我们的心扉。感谢归有光给我们留下这么优美的文字,让我们知道琐碎平淡背后的深情。现在,让我们带上“真情”,伴着音乐,追溯记忆库中的美好点滴,写一个细节片段,80字左右。(转至下一张PPT)
活动5【练习】写一写,悟细节
写一写,悟细节。
1、能力提升一:体会细节之妙(看微课,即细节描写知识的系统回顾)。
2、能力提升二:书写生活细节。
A、学生静心写3—5分钟,然后分享评点作品。
B、教师习作示例,再次品味细节的魅力。
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球拍,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有神的眼睛,淡然一笑:“发球吧!”只见对手握紧了拍子,轻轻地把球往空中一抛,快速把球运了过来,她毫不示弱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只见球斜蹦而来,一声脆响之后,球以闪电的速度,砸在了对方的球台边缘,“嚓”地滑了下去……
写一写,悟细节。
1、能力提升一:体会细节之妙(看微课,即细节描写知识的系统回顾)。
2、能力提升二:书写生活细节。
A、学生静心写3—5分钟,然后在展台上分享评点学生作品。
B、教师习作示例,再次品味细节的魅力。
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球拍,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有神的眼睛,淡然一笑:“发球吧!”只见对手握紧了拍子,轻轻地把球往空中一抛,快速把球运了过来,她毫不示弱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只见球斜蹦而来,一声脆响之后,球以闪电的速度,砸在了对方的球台边缘,“嚓”地滑了下去……
活动6【活动】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只要我们用心贴近生活,我们就能透过琐碎平淡进入美丽的人生境界,我们的生活就处处充满感动;只要你有一双敏锐观察的眼睛,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个人的作文都会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让阅读者为之动容。
活动7【活动】教学反思
《项脊轩志》教学反思
《项脊轩志》是一篇融叙事、抒情、写景为一体的优美散文,作者“借一阁寄三世之遗迹”, 文章以忆三代故人为核,言喜写悲叹志。它通过记述“百年老屋”的几经兴衰,回忆家庭琐事,表现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厚感情。我在“咬文嚼字”的第一课时后,开展了与学生共同交流鉴赏《项脊轩志》情感和细节的第二课时。并以此大胆晒课,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得到更多同仁的指教,以求进步。现对自己的教学加以反思:
一、从导语到结束语均紧扣教学重点。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一篇叙写亲人琐事、抒发内心悲情而又艺术价值极高的浓情散文,我是如此设计导语的:生命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为了不让它在逝去时了无痕迹,我们努力记住那些歌哭欢笑、点滴细节。在时光的洗礼下,正是那些感人细节最能撩动我们的心弦,令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来重温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起品味作者在书阁之中的情感经历和温馨细节。在导语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教学情境。而在文中的分析中我们得知归有光 8岁丧母,15岁读书,16岁祖母去世,18岁写作此文,23岁结婚,29岁丧妻。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到60岁才中进士,一生郁郁不得志。人生三大不幸他遭遇两大!再加上中道大家庭颓败、衰落,家人老死不相往来;自己功名未遂,辜负了祖母的殷切期望。接二连三的悲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在如此痛楚的遭际中,亲情是他的精神支柱,埋头苦读、振兴归家是他唯一的方向!整个课堂贯穿情感,专注细节,突出文以显情。而结束语应该要有总结整节课教学目标和升华主旨的功能,我是如此设计结束语的:只要我们用心贴近生活,我们就能透过琐碎平淡进入美丽的人生境界,我们的生活就处处充满感动;只要你有一双敏锐观察的眼睛,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个人的作文都会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这既是对学生的激励,又是对文章的总结。
二、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畅所欲言。
本堂课设计的两个重点都是在于学生的参与,一个是对情感的把握和分析,二是对细节的鉴赏和写作,这些都是需要学生来完成的,我始终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的分析比较全面而独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学生在讲到夫妻情深时,分析妻子“述诸小妹语”这一情节是这样讲的:原来小妹们对阁子感兴趣是因为姐姐对阁子感兴趣,而姐姐对阁子感兴趣是因为对阁中人感兴趣,爱屋及乌中就间接表明了夫妻感情甚笃。在学生的分析中让我觉得他们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师生朗读,有感染力。
《项脊轩志》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要求学生反复读,对于课文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学生的配乐朗读和老师的即兴朗读,都感染了学生,让语文课的“听说读写”之“读”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巧用诗文点评,拓宽了学生视野。
在这堂课里,我多次引用经典诗文名句,恰到好处地或点评或概括或点拨。如:学生赏析了文尾“庭有琵琶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我如此点评:树在人非,作者睹物思人,情何以堪!崔护曾言:“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处不也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枇杷依旧笑春风”吗?这令我想起苏轼的悼亡诗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我们不难从苏轼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中想象归有光的泪流满面、情难自已.。“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枇杷树”,这亭亭的枇杷树,怎一个愁字了得?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此段点评化用了崔护、苏轼、李清照等人的名句,收到了言简意赅的作用,诗化了语言,阐明了意境,拓宽了视野,升华了主旨,感染了课堂!如:学生在分析完“作者为何而悲”之后,我说道:这些人都在项脊轩生活过,这些事都伴着项脊轩而发生了,但如今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人, “人成各,今非昨,‘阁’如旧,人空瘦。”作者怎能不悲伤呢?他伤的是“物是人非”之痛。老师在信手拈来,之中用实力和魅力征服了学生,让学生无形中就喜欢上了语文课,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洞悉学情,为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导航。
首先把握作者写作思路:本文作者“围绕一间书屋,抒发两种感情,感怀三位亲人。”请问是哪两种感情?哪三位亲人?两种情感(多可喜,多可悲),三个女人(先妣、大母、吾妻),“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承上启下,学生通过思考这个问题就能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并明确本文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散文,项脊轩引发文中的“喜”和“悲”两种感情,为下一步鉴赏指出了方向。
然后研习课文内容 具体说说“喜”和“悲”表现在哪些地方。即分析作者“喜从何来”、“悲在何处”。
其次讨论:《项脊轩志》对我们的写作有哪些借鉴意义?借鉴之处:质朴语言书写生活琐事,典型细节饱含真情实感。
最后突出“这篇文章对我们的写作有何启示?你会写了吗”这一问题,让学生明白:原来写文章不必写惊天动地的大事,对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只要你用心感受,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就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平平淡淡即是最真。通过对文本的品鉴,以上难点得到了较好的突破,从后面的书写细节中得到了见证,可见课堂教学效果还不错。
六、巧设微课和音频,丰富了课堂容量。
配乐朗读,感染了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品读能力;微课的插入,让学生明白了细节的妙处,使他们在后面的写作中深受启发,紧紧三分钟时间,就写出了很多彰显细节的优美语段。
七、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同行即良师。
借这个机会,我衷心感谢语文组的同胞们对我这堂课的支持,他们给了我灵气与活力,给了我勇气和智慧,给了我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课后我们深有感触:合作共赢!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教学中还存在诸多不足:
一、课堂教学用语比较中规中矩。当我看到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充满教学机智和幽默时,不得不感叹到自己文化底蕴还要要不断积累和丰厚,教师的语言和思想本身就是知识和智慧的体现,自己在这方面还可以加强学习。
二、教学环节还可以更合理。一是开始时,初读课文的环节可以删去,因为这是第二课时,不是起始课,如果删去这一环节,把省下来的时间用到后面的写作鉴赏上,无疑会为鉴赏赢得时间,从而把课堂推向高潮。二是如果将课堂的质疑和鉴赏融为一体,会不会更好呢?质疑的过程难道不是在鉴赏么?鉴赏也可能包含质疑。
三、教师的语言可以更为精炼,学生所讲内容不必重复言之。
四、本文第一段的“喜”,它与下文的“悲”之间关系怎样,本堂课没有涉及到。
总之,这堂课反映了自身很多问题,敬请各位专家与同行指正。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懈努力,让自己进步不已。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