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所属栏目: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_浙江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_浙江省优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教材分析】
人民版·历史·必修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第三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本课分三目:“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一目,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时期,我国在科研方面的政策和成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一目,主要讲述了全国科技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一目,主要讲述了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实施,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本课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而零散,以“中科院70载”为主线,将中科院的历程和现代中国科技的发展成就联系起来,通过时间轴的整合、地图的展示对现代科技成就进行总结并加深印象。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对科研工作者的奋斗及其科研重点的变化加以分析,理解科技成就的背后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科研工作者的奋斗。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的补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讨论、题目等加深知识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人生理想,提升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 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学生较容易掌握,在重点方面只要能够给学生提供框架就可以搭线,在难点处理上可能需要提供有些学生身边的实例才能让学生深刻体会,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来看一标志,有谁知道这是哪个科研机构的标志吗?六个晶体组成一个物质结构图案,象征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六大学科,中间齿轮象征凝聚、派生、推进。能猜出来吗?来谜底揭晓——中科院。今年是中科院成立70周年,它见证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今天让我们走近中国科学院这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从她的70载看新中国科技的发展与成就,看中国科技所呈现出的“中国力量”。
标题:科技领域的“中国力量”——从中科院70载看新中国科技的发展与成就
(设计意图:亮明主线,以“中科院70载”历程为主线,讲述中国科技的发展与成就,感受“中国力量”。) 一、中科院的担当
(师)根据材料我们一起回顾中科院在现代中国不同时期表现出的“担当”:科学起步时的“国家队”,“向科学进军”时的“火车头”,“科学的春天”时的“重量级选手”。
2
中科院的历程与祖国的科技同行,接下去我们来一起罗列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 提供时间轴,让学生根据书本完成“现代中国的一些标志性科技成就”(如下图)。
PPT提供“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取得的科技成果示意图”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人造地球卫星、“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等图片,与欧美国家相比探讨各项科技的意义,感受中国科技的世界水平。
(设计意图:跟着中科院的历程一起回顾现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和成就,用时间轴的形式、地图和图片的展示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激情。) (过渡)这些科技成就背后是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让我们走近中科院人的奋斗。 二、中科院人的奋斗
提供颁奖词,看这些颁奖词“花落谁家”,讲述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展现“各国两弹发射时间差”及播放电影《钱学森》片段,感受科学家的艰苦奋斗。 接着请同学来说说从他们的故事中你能体会到哪些精神? 精神:“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爱国精神,奉献、艰苦奋斗、科学、民主等精神。 (师)当然在现代中国科技发展过程中,像他们(图片展示袁隆平、屠呦呦),不是中科院院士,甚至多次被拒但仍勤勤恳恳地工作,这也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敬业精神。 探讨1:你认为袁隆平有没资格成为中科院院士?请说明你的理由。
理由:有,1973年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近年来袁隆平团队研发“海水稻”。 没有,中科院院士的选拔有流程、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讲述讨论、文字及视频资料的提供让学生感知科技成就背后是科技人员的付出,体会科学家的奋斗)
(过渡)当然时代在前进,中科院也在紧随祖国的步伐,根据时代的变迁做出相应的科研重
3
点调整。
三、中科院的改革
(师)中科院从重点研制“两弹一星”等国家需求的重大项目到致力于改善民生的科技创新,当然其改革调整背后是国家政策的调整,是源于党和政府对当时国内和国际形势的研究和判断。
从图片《人民日报》刊登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上看出中国政府的态度,但为什么还会去研制原子弹呢?再引导学生看书本P93邓小平的话,谈谈“两弹一星”策略的意义(打破美苏对核武器的垄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经济建设营造安定环境)。 来看一道题目:
题目:《“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指出,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 )
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
(师)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也相继提出“863计划”、“火炬计划”等, 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技要面向现代化建设、面向世界,也在进一步强调科技的作用。这也说明了科技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探讨2:你是如何看待“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的?(学生根据书本及相关材料回答)
(反映了时代特点,概括了科技作用,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题目、讨论等形式使学生理解国家政策的调整,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总结)最后我们根据时间轴将“现代中国科技的发展与成就”填完整,注意分阶段、分领域理清成就及意义。 四、中科院的坚持
(PPT展示2018年中国科技的重大成就: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北斗全球组网等),(师)中科院引领中国科技从“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也展现出强大的信心和实力,这股“中国力量”开始重塑这个世界的科技格局,也在进一步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这才让我们有实力说出“厉害了,我的国”,“谈可以,打奉陪,欺妄想”。
(设计意图:通过时政新闻等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家国情怀。)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