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服务社会
所属栏目:初中政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服务社会》辽宁省 - 沈阳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服务社会》辽宁省 - 沈阳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第七课第二框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一、 教学思想(或理念)
坚持“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有探究的“学”,在开放性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构建“感知符号——自主探究——合作互补——充分展示”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借助《感动中国》中的人物事迹为主线,贯穿始终。引导学生自悟,激发学习激情。通过分享时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实践中解决问题。通过“炎黄”“微尘”“屠呦呦”“吴锦泉”的故事,引发思考,让大家体会服务社会对于人生的意义,不断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提升自我成长的能力。运用公益组织的引入,激发学生为奉献意识,担负起历史使命,实现情感升华。在这节课中,视频资料基本都来自于《感动中国》这个经典节目,自成一体,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共鸣。吸引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情感体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分析)
《服务社会》一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本框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积极安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围绕奉献助我成长、奉献社会我践行展开学习。因此,教学目的为让学生知道体味奉献的意义,培养其奉献精神;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了解服务社会的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知道中学生奉献社会的途径。
三、学情及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问题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大多数同学基本认同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正向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但是,有的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以各种理由拒绝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他们恩威参与社会公益,服务和奉献社会都是很美好、很遥远的事情,作为学生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再将来服务和奉献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多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但在实践中表现出为难情绪,缺乏行动力;有的学生以自我保护为由拒绝向深处困境的人提供帮助。基于以上情况,教材设计了“服务社会”的内容,关爱他人是现在公民的基本素养,通过引导学生感悟关爱对他人,社会和自己的意义,培养学生关爱情怀,奉献意识。通过分析服务和奉献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明确服务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努力服务和奉献社会。通过模仿《感动中国》节目,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成为教师在备课中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重难点。所为了贴近社会发展实际,为了激发学生兴趣,特以《感动中国》为主线,搜集了一些典型案
例,课堂教学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主线索,给学生启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和欲望,从而积极参加讨论、探究、生成知识,升华情感。
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奉献的意义,培养奉献精神;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能力目标
结合生活经验说明服务服务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提高搜集、运用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增强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了解服务社会的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知道中学生奉献社会的途径。
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教学资源分析)
本节课上课环境是微格教室,为多媒体资源提供了有效的硬件支持。视频的播放让学生对事例的理解更为直观、形象。使学生浸润其中,感受心灵的震撼。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更直观的掌握知识点。声影并播,呈现出一个立体的课堂。
六、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你已经多久未被感动了?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颗很久没被感动过的心,就像一朵很久没被浇过水的花。今天会有很多的名字,给我们留下深深的感动。他们投身社会,不记个人名利,职位实现崇高的理想;他们淡泊功名,德高望重,用智慧和真诚书写世纪沧桑。他们牢记社会责任,情系祖国、情系人民,服务社会。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感动中国》——服务社会专场,解读榜样力量,践行社会奉献。
老师: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
活动一:看视频,讨论并回答问题
感动中国节目视频——【好心人“炎黄”:张纪清】
问题:”炎黄”的感人事迹引起了社会共鸣,在论坛、微博等网络平台,王敏纷纷点赞。大家被这个平凡的老人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深深感动。
(1)张纪清老人何以感动中国?
因为他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不言代价与回报地承担社会责任,等等。
(2)张纪清老人的行为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自身的价值。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积极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老师:张纪清老人的行为能够影响周围人的原因是因为他不言代价与回报地承担社会责任,他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彰显个人价值。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使学生认同人生价值的实现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老师:有一群人默默的为社会做着贡献,不留名,感动印象: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他自认渺小却塑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活动二:听故事,分享时刻 老师:“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以微尘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青岛的大街小巷。
在茫茫人海里,在大千世界里,“微尘”很小,微不足道,很多时候可以忽略不计。尽管他不显山露水,却又随处可见,无所不在。粒粒“微尘”可以聚拢成一座高山,涓涓滴水可以汇聚成汪洋大海。他们自认为渺小,却塑造了伟大,拔地冲天,耸立起一座爱的精神丰碑,让神州大地为之动容!我们也是社会的一个成员,我们也曾经为社会做过一些奉献,现在请大家为自己而骄傲,分享自己的“伟大“时刻”
分享时刻——我参加过什么服务社会的活动,我的感受是什么?我的收获是?
小结:服务社会的过程也是学习知识和锻炼能力的过程。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学习社会这本书,这本书中有我们在课堂中所不能体验的经历和收获,而这也是我们将来不如社会所需要的体验和技能。
老师:服务社会可以促进我们全面成长,如视野的拓展、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升、道德境界的提高。利人利己,所以我们要积极投身服务社会的队伍,做力所能及的奉献。在这方面,吴锦泉老人用实际行动感动了所有中华儿女。吴锦泉尽管已到耄耋之年,仅靠磨刀为生,生活非常清苦,他却乐善好施,将磨刀得来的微博收入用于慈善公益。年复一年,老人共捐出了4万多元。
活动三:看视频,谈感受,做策划案
感动中国节目视频——【热心公益,磨刀老人吴锦泉】 吴锦泉,年过八旬,仅以磨刀为生。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他捐出1000元;雅安地震,他将两年磨刀挣的1966.2元捐出。他住三间破旧瓦房,但为村里修桥补路,看望孤儿。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他累计捐款37000多元。“锦泉一元爱心社”、“磨刀老人”微基金,在吴锦泉的慈善精神感召下,周围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慈善事业。
问题:
(1)吴锦泉老人何以感动中国?
吴锦泉老人不以换取物质回报为目的向社会捐赠财物,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2)吴锦泉老人的行为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服务和贡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知识能活动。强调捐赠,即不以换取物质回报为目的,更多的是一种奉献和服务精神的传递。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很多,包括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
老师介绍“公益活动”
微公益虽小,却意义重大。请以小组为单位,制订一份微公益策划方案示例:
活动主题:去敬老院为老人送欢乐。
活动目的:通过宣传“微公益”活动,弘扬奉献精神,号召全体师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我们的微小行为便是公益事业的大力量。希望此次活动能在校园中营造和谐、有爱的氛围,将文明之灯照亮整个校园。
活动要求:全体人员要服从安排,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活动内容:打扫卫生、为老人修剪指甲和梳头、唱歌跳舞、陪老人聊天等。
小结:我们可以结合个人实际,如时间、精力等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重点关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带来的实际效果。而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服务社会的践行方式更贴近我们实际,与我们日日相守,时时相伴,那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屠呦呦在个人的工作岗位上,攻坚克难,为人类健康带来了福音。
活动四:感动中国节目视频——【屠呦呦 春草鹿呦呦】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 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1)屠呦呦老人何以感动中国?
热爱自己的岗位,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尽职尽责,攻坚克难,胜利完成任务,造福人类。
(2)屠呦呦老人的行为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服务社会我们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也是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具体表现。
作为学生,本职工作就是学习,通过学习掌握必备知识和技能,为以后服务社会和贡献社会奠定基础;
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在劳动中培养其敬业意识,发扬工匠精神。
老师总结:我们在感动中知道,服务社会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实现人生价值,我们要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在2018年,谁又有这种力量继续感动着中国,感动着你我。也许下一个就是你,请大家把自己对“服务社会”的想法写在便签上,贴在黑板上。
满满的收获,预示着满满的期待。在大家的奉献中,我们的世界必将充满爱。
七、思考题:
1、我们能够在服务社会的活动中获得什么收获? 2、践行服务社会的方式有哪些?
八、作业 在生活中,做一些服务社会的尝试,体验在奉献和服务社会过程中获得的美好情感。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了视频播放、分享时刻、策划方案等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在生活中知识得到建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情感得到培养,各种智能得到发展,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并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
1、要善于挖掘身边的有效教学资源。有效的教学资源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视频、图片等等。
2、要努力做到“以参与求体验”的教学目标。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鲜活的背景中感悟生活,提升情感。通过分享、策划、展示等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唤醒学生在课堂上的个性意识,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提问、质疑与讨论中,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与感悟,顺利达成“三维目标”。 欠缺:在录播教室上课,学生略有紧张,与预期效果有差别。 九、板书设计
简笔画——飞翔的爱心(上面有粘贴)见视频,略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